苇葭

苇葭 : 闲话汉武帝
觉得刘彻小时候特别可爱。通常人的感性和聪明很难兼得。有些擅长抽象思维,头脑敏锐,思路严密,外表却是枯燥乏味,面目可憎;有些则诗人气质,动辄激情澎湃,对形象事物敏感善察,对抽象事物的思考却常常混乱不堪。刘彻在很小的年龄就显示出兼备这两方面的长处。七岁就有个 “金屋藏娇”的故事。长公主将他抱在膝上问:“儿欲得妇不?”刘彻答:“欲得妇。”长公主又问:“阿娇好不?”刘彻笑说:“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十四岁那年,有个臣子杀了继母,因为继母杀了他的父亲。于是大家都为难,替父亲报仇值得嘉许,弑母却犯下违悖伦常的死罪。这时刘彻解释说:“继母本不是生母,只是因为父亲娶了她,才会有这母子关系。但是现在她杀了父亲,和父亲的夫妻关系就不存在了。因此就不再是他的继母,母恩既绝,他杀的就只是个杀父仇人,并非有逆人伦。”大臣们听了无不称奇,一个孩子居然有这样周密的思路。

标签: 苇葭

相关话题:蔡萱

庄周无梦–漫谈自由主义的局限与出路
】(一) 关于自由主义的局限性最近翻阅了《古代人的自由主义和现代人的自由主义》这本书, 对自由主义的本质和出路产生了些想法,并打算记录下来。素来对任何主义的定义都很不感兴趣,那些强行对某事物占具话语权的人们笔下的僵硬词条,在我看来常常与该事物的本质相去万里。不过呢,本来对这个话题的思考时间就不长,所要记录的是自行的理解甚至只是一种顿悟,而自由主义的历史又是那么漫长,所以,流览一下它的发展过程和众多定义,还是挺有好处的。

标签: 苇葭

泛民主运动与法轮功宗旨的结合
前言(一)处于低谷的中国民主运动与本世纪初法轮功的兴起(二)民主运动面临的两大问题――局限于知识阶层和缺乏终极关怀(三)法轮功所代表的阶层,法轮功的道德意义和宇宙观――终极人性关怀(四)法轮功和民主运动的相容性――法轮功成为民主运动的中坚力量;并非介入政治,而是提供政治本身所不具备的道德指标(五)九评和退党之后,中国往何处去?民主化是中国社会的唯一政治出路,真善忍则成为中国人民的现实道德准则

标签: 苇葭

相关话题:蔡萱

苇葭 : 米兰•昆德拉作品浅析之一
】(一) 灵与肉为什么要分开?一对情侣开车去渡假,忽然兴起,玩了一个游戏。在加油站加完油后,姑娘扮演顺路搭车的陌生女子重新上车,于是两人的关系变得复杂微妙起来,姑娘模仿那些曾经和恋人偷情过的轻佻女子,而姑娘自身的灵魂又不断跳出来交叉出现在恋人面前。这是米兰ܮ昆德拉的短篇小说《搭车游戏》里讲述的故事。姑娘的本我代表着为恋人所爱的灵魂,而模仿的却是恋人偷情时肉体上的满足。而最终,矛盾和猜疑使游戏者并为达到他们所期待的灵与肉的一致──姑娘得到了从未有过的肉体上的快感,却失去了在恋人心中的诗情位置。在昆德拉的长篇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有一段关于诗情记忆的描写:“人脑中看样子具有一块我们可以称为诗情记忆的区域。那里记下来诱人而动人的一切,使我们的生命具有美感。从他遇到特丽莎起,再没有女人有权利在他大脑的那一区域中留下一丝印痕。”

标签: 苇葭

相关话题:蔡萱

苇葭 : “红颜”与“祸水”之辨
传说中越王勾践灭吴之后,功臣范蠡是带着西施一同隐匿的。从小就觉得这个故事非常浪漫。西施还是古代最著名的美女。才子美女乘一叶扁舟浮于东海,简直美到让人羡慕。

标签: 苇葭

相关话题:蔡萱

苇葭 : 一腔热血善珍重
对张林的印象,始于互联网上。博讯的张林文集中,那一篇篇针砭时弊之檄文,对独裁政府的批判一针见血;对时局时事的分析条理分明;对苦难中的中国下层劳动人民,则给予了极大的同情。读来真是令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记得有一篇《苦难的中国人》,文中忆叙了作者在某个寒冷的冬夜里,目睹菜民们艰难的为生计奔波的情景。作者的视线绕过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霓虹流彩的繁华大街,在这个虚假,浮夸,覆盖锦绣的社会里,把爱与同情独寄那些挣扎在贫困线下的百姓。由此,作者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富有人道精神的作家。而在《曾经有个梦》这篇文章中,张林挥之不去的梦景,成于某个小小岛屿之上的,绝不是所谓隐者弃世藏身的桃花源,也并非知识分子成就虚拟理想的乌托邦世界。张林的梦想是在小岛上建造人类的庇护地,给流离失所的人们一个重建的家园。他所关注的,永远是世俗的苦难。他的向世之心,他的人本的精神,都使人感到,他所传播的思想及理念是以捍卫人类生存和人性自由为最高目的。

标签: 苇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