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素:中國小民說「中國經濟完了」

辛素

人氣 7

【大紀元2011年11月11日訊】一個中國的蝦米小民竟敢說「中國經濟完了」,有點大逆不道的感覺,中國人一直有「家醜不外揚」的觀念,據說是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筆者雖不甚贊同「家醜不外揚」,但是這種觀念根深蒂固,今日被蝦米小民打破,可見身在中國,感受至深,小民們說的話不得不信。

筆者被小民告知,那裏牛肉28元一斤,高鐵、鐵路、高速公路全部停建,上海的房子每平方米跌了5千,國企海外投資賠個精光,政府把錢都給了別的國家,據說非洲撈到不少好處等等,最後小民得出結論「中國經濟完了」。這個結論恰好和香港中文大學財務學講座教授郎咸平10月22日在瀋陽一次關於中國經濟演講時給出的結論相同。不過,郎教授說「中國經濟完了」是因為美國的陰謀論,筆者對此有不同看法,在此和大家討論。

近十年來,世界學界對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現狀主要有兩種觀點。

一種認為中國經濟快速騰飛,將超過美國,在未來二十年將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並成為世界政治新格局的領頭羊;這種看法的人認為中國將是世界經濟衰退的救世主,期待著中國通過購買美國和歐洲的債務,幫助這些國家渡過難關。

另一種看法恰恰相反,比如中國的經濟學家何清漣女士,也是《中國的陷阱》一書的作者。她認為中國經濟從來都沒有起飛過。針對有的學者對中國經濟泡沫破裂後,將會「硬著陸」還是「軟著陸」的討論,何女士說:「中國經濟從來都沒有起飛過,何來『著陸』之說?」那麼,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自然認為中國經濟自身都難保,何來救世界之說?

了解中國的人都知道,中國的事包括經濟領域的一些現象,都不能用常規理論來分析,以正常羅輯導出的結果通常是不准確的。

舉例說,上世紀80年代上海剛開始進行公司內部股權交易的時候,凡是懂經濟的人都沒有賺大錢,倒是盲從、無知膽大的人撈到了滿桶金子。說來大家當笑話聽,當時的經濟學者根據西方經濟理論和西方股市交易歷史,分析股權交易價不會上漲超過50倍,結果超了,還繼續漲,於是,經濟學者又分析說,絕對不會超過100倍,因為世界範圍內沒有先例,結果又漲超了。所以,誰按照正常思維去想中國的事,誰就離倒霉不太遠了。

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泰銖與美元脫鉤,實行浮動匯率制,當日泰銖匯率狂跌20%,和泰國具有相同經濟情況的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國迅速受到泰銖貶值的衝擊。中國內地當時還很封閉,受到的影響小些,但是作為自由貿易港和亞洲貨幣金融中心的香港出現了擠兌潮。1997年7月1日中國剛剛恢復對香港的主權,這個節骨眼上,出於政治形象,北京政府捨了命力保香港。動用國有銀行的所有財力,將現金源源不斷運送到香港,當時國有銀行中只有中國銀行在香港設立了分支機構。就這樣,保住了香港市民對銀行業的信心,渡過了這次金融風暴。中國銀行還出手救了香港的發鈔行——匯豐銀行。為了保香港,對於國內局部地區出現擠兌的現象,則強制實行限提。

如上面的例子,因為在中國,可以集合國家之財力和中共集權統治之鐵腕,做到了一些西方民主社會不容易實現的事。一些學者以此為依據,用傳統的理論分析這些現象,從而得出有的時候集權比民主更好,中國經濟將領跑世界經濟的結論。

理論分析往往基於統計數據,如果筆者告訴你,一個連雞都養不起的村子,為了完成全國下達的保8任務,它上報的產值是20萬元人民幣。這還是十年前的數據,當時通過膨脹不嚴重,資金盤子也沒有現在這麼大。省、市統計局在匯總報表的時候總是超過8%,於是人為的拍拍腦瓜減掉幾個百分點,客觀上是擠掉些水分;全國匯總的時候,再擠掉點水分,即使這樣,也不能正確反映中國經濟的真實水平。因為保8是政治任務,中國人都知道如何去完成這種任務,總理也知道都是假的,但是中國社會就是這麼畸形,總理發脾氣也改變不了狀況。外國人不懂,雖然學者們也懷疑中國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在分析的時候會適當去除些水分,正如中國的各級統計局所做的,但是,這種擠水分的做法是無法把經濟數據完全規正的。中國經濟真實的數據到底是什麼?這是經濟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沒有人知道,中國大小企業、大小村寨報上來的所有原始數據都是信手寫出來的。如果當時中央要20%的增長率也不是難事,現在的情況也沒有變化。

2010年12月21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了通過後門並購、借殼在美國上市的350多家中國公司,大多投資回報率低,涉嫌財務造假,審計混亂等違規現象。2011年6月,又有加拿大18家中國概念股公司被停牌。中國股從如日中天到停牌,有一些中國學者類似郎咸平教授一樣,將責任歸罪於華爾街陰謀論,說實話,拋開「家醜不外揚」這種觀念,沒有中國人、中國經濟學者傻到相信中國企業的會計數據是真的。國人買股票,大都是進行套利炒作,不是為了分企業的紅利,是一種寄希望於將別人口袋中的錢掏到自己口袋中的行為。看不明白中國和中國企業的是美國和加拿大本地的股民,真正上當賠錢的是他們,國人該高興了吧。真正糊塗的還有西方經濟學者和政客們,看看G20戛納峰會,一些歐洲國家還指望著中國救他們於水火嗎?

中共之所以可以在中國製造出十年的虛假繁榮景象,很大程度依賴於國民在中共60多年來搞的政治運動中,對高壓和不公鍛練出了極高的耐受度;再就是中國實行的高度信息封鎖造成國民的偏信、愚昧和盲從。

但是情況在不斷變化,受中共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80年代後出生的獨生子逐漸替代了60年代前出生的人,成了社會生產力的中堅力量。這些曾被稱為「小皇帝」的80後,其忍耐力和自控能力偏低。網絡的迅猛發展,導致了信息共享時代的到來,旅遊的互通讓國人看到了中國外的世界,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抱怨中國物價高、勞工工作環境惡劣、社會道德敗壞等。這個時候,為了維持中國經濟繁榮的假象,全國大小城市不斷上馬新的基建項目,高樓大廈林立,沿海地區不用說了,就連一個中原內地的太原市也讓多倫多這樣的國際都市汗顏。對於中國經濟,外國人怎麼能夠看得懂呢?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和穿梭的高鐵、高速公路讓他們看得發暈。倒是郎鹹平教授說對了一句話,這些混凝土建設可以產生GDP,但是沒有產能,換句通俗的話說,就是一些不會生蛋的鐵公雞,到了沒有飯吃的時候,它們都是廢物一堆。但是建設本身引發的征地不公和強拆,卻讓國民走上了公開抗爭的路。

中國號稱是世界工廠。那麼,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肯定是要賣出去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是出口型經濟。但是中國產品的主要進口國是歐洲和美國,那裏經濟不景氣,那裏的人開始勒緊褲腰帶。怎麼辦呢?產品生產出來出口不出去,工廠就要倒閉。拉動內需繼續投錢搞基建的話,就會通貨膨脹,物價飛漲,民怨沸騰。實行緊縮貨幣政策吧,就會在全國範圍內帶來類似溫州工廠倒閉、老闆跑人的狀況;緊縮造成的房地產價格下降更要命,如果讓原本盲從的國人對中國經濟看明白了,就像文章前面提到的蝦米小民一樣,一旦他們失去了信心,中共對中國人民統治所依賴的國民忍耐力和國民盲從兩大支柱就倒了,中共也就完蛋了。

為什麼中共要力保中國經濟的虛假繁榮現象,吹大這個很危險的泡沫呢?說到底,是懶鳥不搭窩,得過且過。不吹是死,吹破了也是死。在這分秒必爭的嚴峻時刻,大家應該明白大陸為什麼盛行裸體做官和大陸千萬富豪們集體移民海外了吧。◇

相關新聞
【新紀元】謝田:中國經濟的數據需要保密嗎
【熱點互動】談中國經濟的怪獸「央企」
伍凡: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中國經濟危機
中國模式 中國經濟發展之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