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共與文化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11月08日訊】中共斥巨資打造文化大國形象,然而文化影響無法通過金錢獲得,在空洞的文化符號之下,其實是要對內加強社會控制。民眾通過「借債」公開聲援艾未未,表明人心向背,將為所欲為的專制制度釘在恥辱樁上。

德國之聲引用《世界報》11月7日社論報導,「每當中共從事文化革新,就不僅給有歷史感的中國人敲響警鐘。他們想到毛的文化鬥爭,1957 年的『百花齊放』以55萬知識份子和藝術家被勞改告終,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讓這個國家陷入動亂。文化舞台甚至在毛死後也不得安寧,從1983年的『反精神污染』到天安門大屠殺都是例證。中共總是主張對中國文化進行意識形態清洗。」

該報寫道,「中國想通過文化出口的跳板獲得全球影響,這個雄心前所未有。4500萬海外華人被當作『天然的愛國』盟友,北京當局投資巨額外匯開展形象攻勢,在外國電視台插入廣告短片或者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播映。國務院從2005年起用巨額資金扶持孔子學院,至今已在150個國家成立360家孔子學院和數百個孔子班。這些孔子學院和孔子班本來只是教授語言,然而它們正在發展成為擴大中國文化影響的機構。中國媒體『走向全球』的戰略也耗資數十億,在外國設分部以打破西方的輿論和信息權威。……」

深恐失去社會控制

評論指出,「在爭奪文化和公共輿論的世界棋盤上,北京以為現在可以將軍了。然而,文化影響是無法購買的,如果這個宏偉訴求對內空洞無物,就更無法獲得。「中共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一次介紹建設中國文化強國計劃的講話中說,這份中央文件的參與者討論了6個月,甚至不能對所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究竟是甚麼達成一致。」荒謬的是,黨在這個方案中自詡從1921年起就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之最忠實的守護者和傳播者」。

「在大張旗鼓地宣告文化革新的背後,事實再次與表象相反。2月份在阿拉伯革命的震動之下,黨發明了社會管理方式,這是試圖再給社會編織一張密集的監視大網的代名詞。眼下在高舉文化的旗號下,寫在日程上的是監控和灌輸。微博網站被指散佈謠言、受到審查,黨的道德衛士將他們認為粗俗的電視娛樂演出予以限制。

「離2012年底最高層大換班還有一年的時間,這顯示出黨內的不穩定,也表明黨深恐失去對日益多元化社會的控制。」

「制度被釘上恥辱樁」

德媒紛紛報導人們通過大量捐款支持艾未未的消息。《世界報》(11月7日)認為,這是「第一次大規模自發的、本土化的聲援這位受迫害藝術家的行動。」「針對國家和稅務當局的為所欲為,公民通過微博表達自己的不滿。」

該報說,「對於艾未未來說,這是一個晚到的補償。當他被強制拘留81天期間,折磨他的人一再對他說,要指控他不過是一個卑鄙逃稅者讓他『丟盡臉面』。現在是他們自己站在公眾輿論的被告席上。……」

《圖片報》認為,「政府想讓這位著名中國藝術家作為逃稅者而被封口的企圖顯然落了空。」

為艾未未捐款,「通過成千上萬人的支持,公開被釘在恥辱樁上的不再是他(艾未未),而是這個制度。」

(責任編輯: 高靜)

相關新聞
吳惠林:中共黨文化--了解它、解體它、唾棄它
李天笑:從三方面剖析中共黨文化
清除中共對修煉界和修煉文化進行造謠污蔑的黨文化
【唐子教室】解體中共從解體黨文化開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