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鎔基之子朱雲來一語驚曝中國經濟騙局

人氣 808

【大紀元2013年07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綜合報導)日前,朱鎔基之子朱雲來在中共央視財經金融晨會上驚曝:中國經濟保持穩步增長,但中國居民實際收入增長10年來一直在下降。

據香港媒體《明報》報導,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首席執行官朱雲來在中共央視財經金融晨會上表示:中國經濟保持穩步增長,但中國居民實際收入增長10年來一直在下降。他表示,個人儲蓄只佔國家儲蓄的10%,這不利於通過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只有儘快提高收入,才能發揮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日前,《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保羅•克魯格曼發表評論文章,直言「中國的『低消費高投資』經濟就是一種龐氏騙局。中國經濟就像一架自行車,不前行就會倒下,現在這中國龐氏自行車正衝向一堵牆。」克魯格曼文章中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的「低消費高投資」經濟就是一種龐氏騙局。

前中共總理朱鎔基之子朱雲來1957年出生。2012年7月,美國《財富》雜誌評選出「亞洲最具影響力25位商界領袖」,朱雲來排名第15位。1994年,朱雲來獲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博士學位後轉向商業,在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的芝加哥分店任會計師。1994年畢業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修讀大氣科學。現任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權貴利益集團挾持中國經濟

在6月24日,大陸股市暴跌,其中銀行股跌勢凶猛,個股跌停。最終滬指收盤報1963.24點,下跌109.86點跌幅5.3%,25日再破1,900點下探至1,814點。有分析稱,這些很有可能就有利益集團在背後操作,四大行錢荒也有部份是因為利益集團在搞鬼,倒逼央行放水。

據大陸媒體《創業者說》報導,在內部制度動力以及外部市場環境同時消失的情況下,要想維持中國經濟奇蹟的玫瑰顏色,就只有加槓桿一途了。在社會融資總額不斷創出歷史記錄時,GDP增速則一路下滑。實際上,早在幾年之前,眼見中國的貨幣越發越多,槓桿越加越重,就曾推論,貨幣及信貸拉動經濟增長的邊際效果將會逐漸遞減。

報導認為,中國正在進入流動性陷阱。「水正在不斷升溫,而青蛙仍在一如往昔地游弋。這是一場靜悄悄的危機,但卻是一場足以引發歷史巨變的危機。」

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表示,中國大部份資金都是掌握在中共權貴利益集團手中,是最有權勢的70萬高幹家庭在擁有的。資金被中共利益集團控 制的國企用較低的成本從國有銀行獲得,他們轉手進行委託貸款,以各種方式套利;他們可以通過房地產牟取暴利,也可以通過影子銀行甚至地下銀行、地下錢莊,來攫取利潤。

中國貧富分化日益嚴重

據《北京晚報》報導,瑞士銀行集團名為《價格與收入》的報告顯示,北京居民需要工作34分鐘才能購得一個漢堡,而東京居民僅需工作9分鐘就能購得一個漢堡,為全球最快。紐約、香港並列第二為10分鐘。報告顯示,要購買一部16GB版的iPhone 4S,北京居民需要工作184個小時,紐約居民僅需工作27.5小時。想擁有一部同樣的手機,北京居民需要工作的時間差不多是紐約居民的6.7倍。

中國央行和一所大學聯合進行的一項調查數據說,中國10%的家庭佔有中國所有家庭收入的57%。德先生研究所陝西成員張鑒康表示,中國貧富分化嚴重實際上是政治權利嚴重不平等造成的,官員成為利益集團的最大主體,把持著中國的巨額財富。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美國民意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去年底發表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人對官員腐敗、貧富差距、高物價、食品安全的擔憂程度日益增長,81%的受訪者「完全認同」或「基本認同」中國正在變得「富人更富、窮人更窮」。

(责任编辑:肖笙)

相關新聞
牛刀:華爾街已拉槍栓 中國經濟騙局面臨崩盤
紐約時報:中國經濟模式遇上大麻煩
中共喉舌發文透底 中共當局經濟增長底線是6.9%
利益集團有動力對抗李克強 外媒:李面臨三大難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