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 再迎大平穩時代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8日報導】(中央社台北8日電)彭博報導,全球經濟正準備回到未來。

大蕭條以來最嚴重金融動盪與經濟衰退才過去5年,美國與其他先進國家目前展現的產出成長與就業穩定,就足以媲美危機爆發前20年被稱作「大平穩」(Great Moderation)的時代。這段平靜期意味著,全世界經濟擴張持久度將勝過多數時期。

根據彭博依國際貨幣基金(IMF)數據的計算結果,主要工業國的經濟成長波動率處在2007年以來最低點,只有1987年起20年波動率的一半。投資人也變得淡定,1項用選擇權預測股票、外匯、商品和債券波動的風險指數,盤旋在將近7年來最弱水平。

倫敦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 Chase & Co.)外匯與國際利率策略負責人諾曼德(John Normand)表示:「這就是為什麼我稱之為『大平穩2.0』。無論看起來、聽起來、感覺起來,都像極了上回我們有理由用這個標籤的時期。」

如此平靜局面,終於為股票力壓債券提供支撐,並讓企業與消費者得到追尋已久的支出明確感。但這不代表衰退的傷疤已完全癒合:經濟成長仍不及格,投資人會重蹈過度涉險使景氣由盛轉衰覆轍的威脅也存在。

根據彭博衡量滾動4年期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標準差的計算結果,IMF最新預測暗示,今年七大工業國集團(G7)產出波動率將降至0.4%,相較之下,2010年接近3%,2007年結束的20年均值為0.8%。

勞動市場計算顯示,今年就業成長變異性也已降至0.1%;本數據2009年翻兩倍至1.7%。

交易熱度已下降: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的市場風險指數2日收在負1.14,創2007年6月以來新低。根據摩根大通的全球外匯波動率指數,每日規模5.3兆美元的匯市波動也處在約7年來最低點。(譯者:中央社尹俊傑)

相關新聞
烏克蘭危機 恐衝擊全球經濟
OECD:新興體推累全球復甦 美聯儲應慎減QE
全球經濟苦哈哈 小丑也難當
IMF拉加德:全球經濟有數年增長遲緩風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