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容:唐太宗和康熙帝的用人不疑(一)

人氣 56
標籤: ,

【大紀元2015年05月13日訊】在中國古代,凡聖賢明君用人都恪守「用人不疑」的原則。因為用人妥當與否,關係到吏治民風和社稷安危,因此唐太宗李世民曾對魏徵說:「用得正人,為善者皆勤;誤用惡人,不善者竟進」。用人正德不僅利於經濟安民,也裨益社稷清平。唐太宗重用魏徵、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使得社稷上下政通人和,開創了天朝盛世的「貞觀之治」;而康熙帝選官用人則以百姓公心為基準,為國為民辨識忠奸,捨棄奸佞,因此國風自然康泰清廉,百姓也自然安居樂業。康熙帝的用人不疑,重用公允的清廉官吏,也為大清奠下了「康乾盛世」的偉大基業。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看似簡單,但是含義深刻。傳統文化中,也有很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精彩典故。三國時期,劉備因「弘毅寬厚,知人善任」,從不懷疑忠心耿耿的部下,因此劉、關、張、趙、諸葛等人一起譜寫了三分天下的精彩傳奇,傳誦至今。因為劉備的不疑,關羽可以放棄一切厚祿,過五關、斬六將,歷盡艱辛回到劉備的麾下;張飛一介莽夫,也可以武夫之猛先打下一塊小地盤,不矢其志的等著劉備來做主;趙雲,可以冒生命危險,搶救劉備夫人和兒子;諸葛亮,受劉備臨終重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的不疑,在征伐頻頻的三國時代,卻也能在亂世之中,對部下滿心不疑的信義,保得一國鼎立。

唐朝時,唐太宗作為史上以誠以信治理國政的一代明君,為了大唐的長治久安,主張君臣上下同心同德,開誠佈公。唐太宗鑒於隋煬帝因猜忌群臣,導致國家滅亡的悲劇,因此要求自己以誠心不疑,善待臣民。唐太宗的用人不疑,使得官員能知恩圖報、為國效力。

《貞觀政要》卷五《論誠信》當中講到:貞觀初年,有人上書請求斥退皇帝身邊的奸佞小人。並建議,請太宗假裝發怒,以此試探群臣的正直和佞邪。於是太宗對封德彝說:「流水的清濁與否,關鍵在於源頭。君王就是施政的源頭,而臣民就像水流。君主自行欺詐,卻要下臣行為端正,就好比是水源渾濁,而希望水流清澈,這道理講不通。」太宗因曹操為人奸詐多疑,所以鄙視他,如果自己也行詭詐,所行和曹操沒有甚麼區別。因此太宗對上書的人說:「朕欲使大信行於天下,不欲以詐道訓俗,卿言雖善,朕所不取也。」

貞觀十年,魏徵上疏曰:「臣聞為國之基,必資於德禮,君之所保,惟在於誠信。誠信立則下無二心,德禮形則遠人斯格。然則德禮誠信,國之大綱,在於君臣父子,不可斯須而廢也。」魏徵聽說國家的基礎在於德和禮。國君的保障在於誠信。有了誠信,則下臣就不會產生二心。暢行德和禮,即使邊遠的百姓也會順從。因此可見,德、禮、誠、信是國家的綱領,貫穿著君臣、父子的關係,一刻也不能偏廢。

魏徵接著說到,若使君王尊禮、臣下盡忠,就必須內外無私,君臣互信,因為信是治國之道的首要。昔日,齊桓公問管仲:「我若使酒壞在杯中,肉爛在鍋裡,這樣對治國無害吧?」管仲說,國君這樣做既不好,對治國也無大害。危害國家的是:不能知人有損霸業;知人而不能任,有損霸業;用人又不肯信任,也同樣有損霸業。

晉國的中行穆伯攻打一個叫「鼓」的地方,一直都攻克不下。饋間倫說,我有辦法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就攻下「鼓」。不過穆伯沒有理會他,因此左右官員都很好奇,穆伯解釋說:「饋間倫的為人,奸詐不仁。如果他奪下了『鼓』地,我能不賞他嗎?如果賞他,不是賞賜了奸佞小人嗎!如果小人得志,那就是讓晉國之人放棄仁義,而宣揚奸佞。即便得到了鼓地,又有何用?」穆伯是戰國時的大夫;管仲是霸主的得力助手,他們尚且能夠謹慎的對待信任,疏遠小人,何況陛下是德冠千古的聖主明君,可使巍巍善德鼎盛,又何以離間君臣之信呢?唐太宗看完魏徵的上疏後,感歎的說:「若不遇公,何由得聞此語!」

唐朝百官對太宗的忠懇和誠義,就是源於太宗仁政的清源,促進了大唐的政通人和。《管子•乘馬》中說:「非誠賈不得食於賈,非誠工不得食於工,非誠農不得食於農,非信士不得立於朝。」可見不疑不欺的至信至誠,是開創國家百業興盛的源泉,也是促成百業興旺的根本。

責任編輯:朱穎

相關新聞
盛世明君唐太宗之書法逸事
唐太宗承認執法中出錯 責任在皇帝
唐太宗以仁為本 立法遵法
天命!唐太宗也逃避不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