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容:唐太宗和康熙帝的用人不疑(一)

人气 56
标签: ,

【大纪元2015年05月13日讯】在中国古代,凡圣贤明君用人都恪守“用人不疑”的原则。因为用人妥当与否,关系到吏治民风和社稷安危,因此唐太宗李世民曾对魏徵说:“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勤;误用恶人,不善者竟进”。用人正德不仅利于经济安民,也裨益社稷清平。唐太宗重用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使得社稷上下政通人和,开创了天朝盛世的“贞观之治”;而康熙帝选官用人则以百姓公心为基准,为国为民辨识忠奸,舍弃奸佞,因此国风自然康泰清廉,百姓也自然安居乐业。康熙帝的用人不疑,重用公允的清廉官吏,也为大清奠下了“康乾盛世”的伟大基业。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看似简单,但是含义深刻。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精彩典故。三国时期,刘备因“弘毅宽厚,知人善任”,从不怀疑忠心耿耿的部下,因此刘、关、张、赵、诸葛等人一起谱写了三分天下的精彩传奇,传诵至今。因为刘备的不疑,关羽可以放弃一切厚禄,过五关、斩六将,历尽艰辛回到刘备的麾下;张飞一介莽夫,也可以武夫之猛先打下一块小地盘,不矢其志的等着刘备来做主;赵云,可以冒生命危险,抢救刘备夫人和儿子;诸葛亮,受刘备临终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的不疑,在征伐频频的三国时代,却也能在乱世之中,对部下满心不疑的信义,保得一国鼎立。

唐朝时,唐太宗作为史上以诚以信治理国政的一代明君,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主张君臣上下同心同德,开诚布公。唐太宗鉴于隋炀帝因猜忌群臣,导致国家灭亡的悲剧,因此要求自己以诚心不疑,善待臣民。唐太宗的用人不疑,使得官员能知恩图报、为国效力。

《贞观政要》卷五《论诚信》当中讲到:贞观初年,有人上书请求斥退皇帝身边的奸佞小人。并建议,请太宗假装发怒,以此试探群臣的正直和佞邪。于是太宗对封德彝说:“流水的清浊与否,关键在于源头。君王就是施政的源头,而臣民就像水流。君主自行欺诈,却要下臣行为端正,就好比是水源浑浊,而希望水流清澈,这道理讲不通。”太宗因曹操为人奸诈多疑,所以鄙视他,如果自己也行诡诈,所行和曹操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太宗对上书的人说:“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贞观十年,魏徵上疏曰:“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德礼形则远人斯格。然则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须而废也。”魏徵听说国家的基础在于德和礼。国君的保障在于诚信。有了诚信,则下臣就不会产生二心。畅行德和礼,即使边远的百姓也会顺从。因此可见,德、礼、诚、信是国家的纲领,贯穿着君臣、父子的关系,一刻也不能偏废。

魏徵接着说到,若使君王尊礼、臣下尽忠,就必须内外无私,君臣互信,因为信是治国之道的首要。昔日,齐桓公问管仲:“我若使酒坏在杯中,肉烂在锅里,这样对治国无害吧?”管仲说,国君这样做既不好,对治国也无大害。危害国家的是:不能知人有损霸业;知人而不能任,有损霸业;用人又不肯信任,也同样有损霸业。

晋国的中行穆伯攻打一个叫“鼓”的地方,一直都攻克不下。馈间伦说,我有办法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攻下“鼓”。不过穆伯没有理会他,因此左右官员都很好奇,穆伯解释说:“馈间伦的为人,奸诈不仁。如果他夺下了‘鼓’地,我能不赏他吗?如果赏他,不是赏赐了奸佞小人吗!如果小人得志,那就是让晋国之人放弃仁义,而宣扬奸佞。即便得到了鼓地,又有何用?”穆伯是战国时的大夫;管仲是霸主的得力助手,他们尚且能够谨慎的对待信任,疏远小人,何况陛下是德冠千古的圣主明君,可使巍巍善德鼎盛,又何以离间君臣之信呢?唐太宗看完魏徵的上疏后,感叹的说:“若不遇公,何由得闻此语!”

唐朝百官对太宗的忠恳和诚义,就是源于太宗仁政的清源,促进了大唐的政通人和。《管子•乘马》中说:“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可见不疑不欺的至信至诚,是开创国家百业兴盛的源泉,也是促成百业兴旺的根本。

责任编辑:朱颖

相关新闻
盛世明君唐太宗之书法逸事
唐太宗承认执法中出错 责任在皇帝
唐太宗以仁为本 立法遵法
天命!唐太宗也逃避不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