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要求官媒看齊 震動效應在官場漫延

人氣 11034

【大紀元2016年0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謝東延報導)自從2月19日,習近平視察三大官媒和召開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要求官媒「忠誠」和「看齊」後,震動效應在大陸官場漫延,連日來全國各省市、部委紛紛開會學習表態。

2月19日上午,習近平分別視察了中共三大官媒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下午還主持召開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並發表講話,要求官媒要維護中央權威和團結,要增強看齊意識,與中央保持一致。

之後,各部委、省市紛紛召開媒體座談會或專題會學習貫徹習近平在媒體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

2月20日,至少有三省馬上開始學習,湖北、浙江兩省的省委書記都作出批示。2月21日,主管宣傳口的政治局常委劉雲山也參加中央宣傳文化單位領導幹部的學習專題會議。2月22日,公安部部長郭聲琨到公安部新聞中心和部直屬新聞出版影視單位調研,期間也表態學習習近平的講話。

2月23日,中央政法委由副秘書長徐顯明主持召開中央政法媒體座談會。2月23日,王岐山出席2016年中央第一輪巡視工作的動員部署會議並講話,而中宣部位列第一批接受巡視32家單位的名單首位。

2月24日,中宣部馬上向各地黨委宣傳部和中央各主要新聞單位發出學習習近平對媒體的講話精神通知,同日,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出席由中央有關部門和主要新聞單位負責人,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宣傳部參加的電視電話會議並發表講話。

從陸媒報導各地學習習近平的講話報導中可以看到,有些省市、部門反映迅速,有些一把手馬上作批示或出席會議以表重視,也有些地方只是由宣傳部門負責人出面組織學習。江派官員上海市書記韓正、江蘇省省委書記羅志軍、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未見有報導他們出席相關會議。

各地表態學習習近平對媒體座談會講話不完全統計
時間
省市/部門
事件
2月20日 河南省 宣傳部召開專題會議
2月20日 浙江省 在杭州召開專題座談會,省委書記夏寶龍作出批示
2月20日 湖北省 省委書記李鴻忠指示,要求全省迅速掀起學習熱潮
2月21日 劉雲山 中央宣傳文化單位領導幹部學習專題會議
2月21日 福建省 省委書記尤權批示,要求全省各級黨委特別是宣傳系統認真學習領會
2月22日 公安部 公安部長郭聲琨到公安部新聞中心和部直屬新聞出版影視單位調研
2月22日 天津市 天津宣傳部、新聞媒體和宣傳系統有關單位召開專題會議
2月22日 河北省 召開中央駐冀和省直新聞單位負責人座談會,省委書記趙克志講話。
2月22日 上海 上海新聞輿論戰線各單位表態學習
2月22日 廣東省 省網信辦召開專題會
2月22日 雲南省 網信辦組織全體工作人員學習,傳達雲南省委書記李紀恒的指示要求。
2月23日 中央政法委 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徐顯明召開中央政法媒體座談會
2月23日 河北省 網信辦在石家莊組織全省網路媒體座談會
2月24日 國家藥監局 在北京召開新聞媒體座談會
2月24日 中宣部 給各地黨委宣傳部和中央各主要新聞單位發學習通知
2月24日 中宣部 中央有關部門和主要新聞單位,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宣傳部電視電話會議,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出席會議並講話。
2月24日 貴州省 省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省委書記陳敏爾主持會議並講話。
2月24日 內蒙古 宣傳部組織自治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有關單位人員集中學習,宣傳部部長烏蘭出席會議並講話。
2月24日 江蘇 省委宣傳部召開全省新聞輿論戰線專題會議,省委書記羅志軍作出批示。
2月24日 黑龍江 黑龍江新聞界掀起學習熱潮

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中國問題專家李天笑先生分析認為,中共過往的歷史都是看重「槍桿子」和「筆桿子」。習近平軍隊改革基本落實,在軍權穩固的情況下,開始向中宣動手。釋放出信號,他才是「核心」。

一月中旬,習近平參加中紀委六次全會並發表講話,表示「反腐壓倒性勝利態勢正在形成」後,大陸至少有17省市黨委書記和部委、軍隊將領喊出擁護「習核心」。然後,2月中國傳統新年後,習近平就視察三大官媒和要求媒體「忠誠」和「看齊」。

之前,李天笑曾分析,2016年是習近平抓捕江澤民的關鍵年,並作了各種安排,其中包括,通過軍隊改革強加對軍隊控制,清洗軍中江派勢力;布局今年實施新《條例》,以違反「政治規矩」來查處江派;將周永康等人的政變集團半公開化,並將查處周永康等人上升到是「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要求所有官員「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必須有很強的看齊意識」。

李天笑還說,習近平召開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是一個重大決策和工作部署。去掉習在講話中黨的話語後,可以看到習近平強調的就是要向他「看齊」。這是為今後公開抓捕江澤民作的布局。#

責任編輯:蔡致信

相關新聞
習近平強勢推司法改革 政法官場出現變動
分析:王岐山2016兩大部署很有針對性
習密集要求官員「看齊」 分析:山雨欲來
兩省委書記喊「習核心」慢半拍 背後有原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