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共2010年開始至少殺死12名CIA線人

《紐約時報》:引用前、現任CIA相關人士的報導

人氣 265

【大紀元2017年05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金浩英韓國報導)《紐約時報》於當地時間20日的文章指,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中國內部的20餘名線人均遭到中共的暗殺或是拘捕。

《紐約時報》引用了CIA相關人士的話說,「這次肅清CIA線人的行動是過去10年來最糟糕的事態之一,中共於2010年開始暗殺或是逮捕了20多名在中國內部活動的CIA線人(Source)。」

據悉,該事件從2010年12月的最後一週開始,一直延續到2012年年底。當時受到中共政權指使的公安機關與情報機關至少殺死了12名CIA的線人。其中一人甚至是在進入政府大門時當著同事的面被槍殺的。前任CIA相關人士說:「這是中共政權對本國內活動的CIA線人的警告。」

事件的徵兆從2010年CIA於中共政權內部網羅負責招引人才的中共高層幹部的過程中就已經體現出來了。CIA也是在那時從「中共幹部是腐敗的」這樣的迷幻中清醒過來。在2010年即將結束之際,CIA能得到的有關中共內部的諜報便開始減少。2011年初,安插在中共內部的最重要的一名線人也宣告失蹤。

從那時起,聯邦調查局FBI、CIA的最強反諜報特工們便展開了共同搜查,共同搜查隊在位於維吉尼亞州北部的秘密事務所裡,開始分析從中共內部獲取的情報減少的原因。共同搜查隊的行動代號為「蜜獾(Honey Badger)」。

雖然「蜜獾」小隊已經開展了對中共內部線人的問題的搜查與分析,但消失的線人數目仍舊在不斷增加。CIA內部也進入了警戒狀態。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當地CIA辦公室)也開始了針對CIA線人全員的情況調查。

調查初期,「蜜獾」小隊中一部分成員提出了「中共政權破譯並切斷了CIA與線人間的密碼通信」這樣的假設;另一方面,也有人提出了「CIA內部出現了叛徒」這樣的假說。但是CIA與FBI並没有接受這兩種觀點。

這一爭議在收到來自奧巴馬政府的「為什麼沒有報導中國方面的諜報」的一通可怕的電話之後告一段落。尋找諜報的洩漏源就擺在了調查的最優先位置。之後,「蜜獾」小隊中的反諜報負責人找出了一名被懷疑是叛徒的線人,但因為證據不足後被釋放。

據《紐約時報》報導,因為此次事件,當時美國的政府機關與司法機關都受到很大的衝擊,內部中也引起了相當激烈的爭論。當時,一部分人主張「CIA內部存在中共的間諜」;另一部分人則表示,「受中共指使的外國駭客竊取了CIA內部的祕密特工名單」。

隨著中國內部大部分線人的失聯,CIA的對中諜報網也幾近摧毀。因沒有找出問題的原因所在,又凸顯出了所謂「責任論」,也就是說主張CIA內部存在叛徒。該主張以美國國家安保局的諜報洩漏的主謀曾是在臺灣情報機關工作的中共間諜的這一事例為證,具有相當的說服力。但是,這等於是對CIA特工們的忠誠度的懷疑,所以這個主張沒有被接受。

FBI中一部分意見認為,中國內部的CIA線人們不具備間諜的素質,所以才會被中國公安機關識破。

他們認為,CIA的線人們總是走同一條路,總是在同一個地方與CIA特工接頭,這一類無視(小看)中共反諜報機關的粗心大意的行動乃是問題所在。他們批評CIA線人,在部分中國飯店中設有竊聽裝置,服務員中也隱藏著特工的情況下,CIA線人在說機密時也不注意言行等。

《紐約時報》指出:「但毫無疑問的是,這次事件使得美國的諜報網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文章同時說道:「雖然CIA將與中國有關的諜報放在很優先的位置上,但西方的情報機構卻很難在中國內部網羅線人,用來打造自己的諜報網,以致不能採取相應的行動。」一名 CIA前幹部指出。

《紐約時報》指出:「反過來,中共情報機構從2011與2012年開始在美國國內網羅線人,至今,此類活動更為頻繁,更為細致了。」

據《紐約時報》報導,從這時開始,與CIA合作或是在CIA工作一段時間後離職的美籍華人的人數與以往相比開始有所增加。其中的一部分人在亞洲工作之後拒絕返回CIA總部,而表示要在當地與家人一起做生意並生活。有人懷疑他們實際上是和中共情報機關合作。

而且,在2013年,一名CIA特工因中共情報機關而失去效用,使得FBI和CIA蒙受了損失。儘管如此,他們也未說明「這名特工是如何失去效用的」。

2016年,FBI曾指出,美國國務院職員坎迪斯·瑪麗·克萊本(Candace Marie Claiborne)在數年間將敏感技術情報與國務院情報交付給中共情報機構,並以此獲取海外旅行待遇或接受iPhone、筆記型電腦、現金等報酬等。該事實被檢舉後,這名職員也被羈押。

責任編輯:蘇漾

相關新聞
阿威視窗(22):間諜事 罪業深 勸君三思慎此行
震驚中南海 國安部「間諜門」內幕曝光
前FBI官員揭秘美國最大中共間諜案
CIA解密首曝六四參與清場的軍隊曾發生內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