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

佛家音樂故事──經師支曇籥

魏晉 天宮樂伎。(公有領域)

支曇籥,原本是月支(古西域國名)人, 後來遷居建業(今南京市)。年輕時就出家當和尚,住在蘇州的虎丘山,以吃野菜維生,生活相當清苦。晉朝孝武帝司馬昌明親下詔令請他到建業擔任建初寺住持。之後孝武帝拜他為師,遵守佛門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五項戒律,對支曇籥備極禮數,分外敬重。

支曇籥為孝武帝唸經、吟唱佛樂,他的聲音抑揚頓挫,妙不可言。他擅長以特定的曲調來誦讀佛經,因他曾經夢見天神來傳授佛樂的發聲法,醒來後依天神之法為基礎創造了新的讀法,他唱讀佛經的聲音清脆響亮令人陶醉,其音四處飛揚,千折百轉,奧妙無窮。此方法雖然源自東阿陳思王曹植,再經康僧會發揚,其聲迴旋婉轉餘音繞樑,但遠不如支曇籥的聲音美妙。後世的法師在唱誦佛經上無不遵循他的方法。支曇籥創立的六言梵唄之法,今日的僧侶仍在歌詠,支曇籥直到離開人世都一直住在建初寺,終年八十一歲。

【原文】

南朝梁 慧皎《高僧傳》卷十三

支曇籥,本月支人,寓居建業,少出家清苦蔬食憩吳虎丘山。晉孝武初敕請出都止建初寺,孝武從受五戒敬以師禮,籥特稟妙聲善於轉讀,嘗夢天神授其聲法,覺因裁制新聲,梵向清靡四飛卻轉,反折還喉疊哢,雖複東阿先變,康會後造。始終循環未有如籥之妙,後進傳寫莫匪其法,所制六言梵唄傳響於今。後終於所住,年八十一。@*#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