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故事:求那跋摩

作者:木木
font print 人氣: 428
【字號】    
   標籤: tags: , ,

《高僧傳》卷三記載,求那跋摩是剎利種姓,世代在罽賓國為王。求那跋摩十四歲時見解即已超凡,而且崇德務善,懂得仁愛。

一次,其母忽然想吃野味,讓跋摩去辦。跋摩十分為難,說道:「有性命的東西,無不貪生,為一時之樂而害其命不是仁人所為。」其母非常生氣,說:「如果招來罪過,我將替你承擔。」但跋摩仍舊沒有去。

他日,跋摩煮油誤澆在了指頭上,因此對母親說:「請您代我承擔罪過。」母親說:「痛在你的身上,我怎麼能代替你呢?」跋摩說:「眼前的痛苦尚且不能代替,何況是火、血、刀三途之苦呢?」母親想起了前幾天的事情,終於悔悟,乃終身斷殺。

跋摩十八歲時,有一相面的人對他說:「君年至三十當臨大國。如果不喜世間榮華富貴,當獲得聖果。」跋摩二十歲時,出家受戒。他刻苦修煉,誦經百餘萬言,洞曉禪機,時人稱他為「三藏法師」。

跋摩三十歲時,罽賓王去世,死後無嗣。眾人商議說:「跋摩是帝王的後代,又才明德重,可以讓他還俗繼承王位。」數百群臣再三請求,跋摩都加以拒絕。為了躲避是非,他辭別師父,來到山林中隱居。

在山林中修行若干年後,跋摩前往各國弘法。一日,跋摩來到了闍婆國。在他到來的前一日,該國國王的母親夢見一僧人乘著飛舶入國。次日,跋摩到來,王母待之以聖禮,又接受了五戒。王母復勸國王:「我們因為前世的因緣今生得為母子。我已經受戒而你卻不相信,恐怕今生與來世的因緣就要中斷。」由此,國王也受了戒,其後也開始逐漸虔誠起來。

過了一段時間,鄰國的軍隊犯境。闍婆國國王詢問跋摩該怎麼辦,因為打仗雙方必有傷亡,但若不迎戰國家就可能滅亡。跋摩說:「暴寇相攻,當然應該抵禦。但應心懷慈悲,不要起害人的念頭。」於是國王親自領兵迎敵人。剛開始交鋒,敵人就退卻了,但國王也被流箭傷了腳。跋摩用咒水讓其洗腳,一夜傷口就癒合了。

闍婆國國王信佛的心更加強烈,想出家修道。群臣都跪拜勸阻他。國王最後提出了三個不出家的條件,即:一、百姓都要相信佛法;二、國內斷絕一切殺生行為;三、所有積蓄財物都賑濟貧病之人。於是一國人等都受了戒,國王還為跋摩造了精舍,跋摩的名聲遠近知曉。

跋摩見闍婆國教化完畢,決心遠遊。他先去了廣州,後在南朝宋文帝的邀請下準備前往京城。路經始興(今浙江杭縣)時,停留了一年。始興有虎市山,孤峰高聳,跋摩說其與佛祖說法時的耆闍山十分相似,因此改名為靈鷲山。

跋摩在山寺之外另建了禪室。禪室離山寺有幾里路,但每當擊磬時,跋摩都能準時到達,而且在雨中行路渾身衣服不濕,在泥中行走毫無沾染。寺中有寶月殿,跋摩在殿北牆壁上畫佛像,像成之後每天晚上都放光。

此外,虎市山原本多虎災,自從跋摩居住在這個地方後,虎災就不見了。偶爾跋摩在路上見到老虎,只要用錫杖按一下虎頭,老虎就馬上離開了,於是山旅遊客來去沒有阻礙。

跋摩到了京城後,南宋文帝親自接見並詢問佛法。跋摩告訴他:「道法在心不在外表,在於自己不在於他人。帝王與匹夫修行方法本來就不一樣。匹夫身賤名劣,言令不威。若不克己苦行,還有什麼可做的呢?而帝王以四海為家,萬民為子,出一善言,人們都會非常高興;實施一項善政,則人神和睦。施刑罰不殘忍,驅使勞力而不過分,就能使風雨適時,寒暖應節,百穀滋繁,桑麻郁茂。這樣持齋,齋才算大;這樣不殺,德也大也。哪裡在乎少吃半天肉,保存一隻鳥的性命呢?」文帝深以為然,乃賜祇洹寺讓跋摩居住,供給十分豐厚。

跋摩開始在南宋國內講法、翻譯佛經,很多人都來向他求教。後來,跋摩在定林下寺安居,當時有信徒用花布為跋摩做坐席,只有跋摩所坐之處色彩最為鮮艷。

南宋文帝元嘉八年九月二十八日,跋摩未吃完中飯,就起身起還閣,隨後圓寂,相貌如常,好像在入定,香氣芬烈,世壽六十有五。在臨終之前,預先寫了遺囑,稱與宋地的因緣已盡。

眾僧將其遺體灌上香油火化,當火燃起時,五色光焰沖天,非常壯美。人們在其焚化之地建起了一座白塔。

──轉自《正見網》(有刪節)

責任編輯:芬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阿育王是印度歷史上一位偉大的帝王,他的偉大在於他是遵循佛法並將佛教傳遍世界的一個帝王。

    阿育王的前後半生黑白分明。在他的前半生,阿育王為了奪取王位謀殺了他99個兄弟姐妹,奪取王位之後,阿育王開始向外擴張,在征服富裕、強大的羯陵伽王國的過程中,被其殺死的人有10萬之眾。但也正是這場戰爭成為阿育王一生的轉折點,戰爭的殘酷以及給百姓帶來的深重苦難深深震撼了阿育王,令其非常悔恨,從此停止征戰、棄惡從善、皈依佛教、開始弘揚佛法。

  • 一天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阿難以登山為例,說明修煉人如何能做到最終的無欲無求…
  • 老翁回答說:弟子是海神,很愛聽佛法所以特意來此。釋道英便替眾生請求海神下雨以救世人。
  • 婆羅門教是古印度的一種很古老的宗教,存在的年代已經很久遠了。
  • 從春天到夏天,麥子吃掉了很多。後來每天只磨出兩斗。但所存的麥子總也磨不完。
  • 長昭公主出家後也曾有兩次回京探望皇兄。
  • 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便以他心通的神通,觀察在座的每一位,發現了那位犯戒比丘。
  • 阿闍世王立刻五體投地的大聲叫喊道:最勝自在的佛陀!請您慈悲,施給我們寂靜的尊者!三界明燈的尊者!請您回來吧!
  • 懷空法師,明代河陽人,在本州廣福院出家,禮大明禪師為師,大明禪師知道他是有大乘根器的人,受具戒後,鼓勵他去參遊四方,他到京師各地參方,頗有獲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