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遊赤崁樓 看盡台灣近代史

作者﹕賴友容 撰文、攝影

人氣 244
標籤:

台南地區是台灣的發源地、台灣最早開發的地方,也是台灣文化、政治的濫觴之地;台南府城歷年來結合了不同時代的文化,形成多元化風情的台灣歷史古都。它擁有全台最多的名勝古蹟,不論是安平古堡、赤崁樓、孔廟、億載金城等,皆為民眾耳熟能詳的一級古蹟。

赤崁樓可說是台南府城最著名的古蹟與精神象徵,這座建築遺址層層積累了荷、鄭、明、清、日據以迄國民政府的歷史遺存,赤崁樓在每一時代各有不同的風貌,一座赤崁樓古蹟幾乎是一部台灣史的具體縮影,可說是台南古都最具代表性的觀光景點。

中國大陸觀光客想要體會台灣的原汁原味,走一趟台南市,絕對不虛此行。

赤崁樓滄桑史
17世紀初葉,荷蘭人由安平登陸,在一鯤身建造熱蘭遮城,在商務逐漸繁多後,加上當地水源缺乏,乃內遷「赤崁社」一帶,另建造普羅民遮城(Provintia),成為繁華的市街,這便是赤崁樓的前身,便成為荷蘭人商業及政務的中心。那時城堡高約10.5公尺,海浪可直達城下。

當時赤崁樓的城樓,背山面海,與數里外的熱蘭遮城遙相對望,互為犄角,控制台江內海。延平郡王鄭成功於1661年攻下赤崁樓,經短暫居住便移居熱蘭遮城,赤崁樓從此淪為火藥、軍械的貯存所近200年。清康熙年間朱一貴之亂時,城樓遭到嚴重破壞,甚至門額鐵字也被取下來鑄造武器,接著經地震數次的肆虐,城樓坍塌,景色更是淒涼,遂日漸傾圮。


蓬壺書院僅剩的門廳。


清同治初年,在城樓上建造大士殿。光緒12年台灣知縣沈受謙為振興文教,乃拆大士殿,在高臺上建文昌閣,奉祀文昌帝君與魁星,同時興建五子祠,供學生參拜,另在赤嵌樓北側建造蓬壺書院的門廳與講堂等主體建築。而沈葆楨奏建的海神廟也在此時完成。

中法戰爭結束,人民又要求恢復大士殿,從此的赤崁樓,已成廟、院、閣、祠、殿等5種不同建築雜陳的展示場。

整修美化 再現景觀風華
日據時期,赤崁樓則充當陸軍衛戍醫院,此時的蓬壺書院因地震多半倒塌,五子祠也因颱風侵襲而損毀。日本人在1918年整修赤崁樓,做為台灣總督府日語學校台南分校,更於1935年進行整修僅剩的海神廟、文昌閣與蓬壺書院門廳,除拆毀大士殿外,開始挖掘荷式城堡遺蹟。


赤崁樓南側新大門。

1965年,赤嵌樓再度整修,把原有的木結構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同時開闢海神廟南側的庭園,西側的主要入口也改在南側。1983年赤嵌樓被列為台灣1級古績後,於1992年展開修建工程,以恢復現存建築的原有風貌、改善庭園景觀。現在的赤嵌樓,種植許多花草樹木,充滿朝氣,是個有趣又好玩的地方。

當年荷蘭人建在海邊的那座城堡,現今僅剩下城堡的西面門、東北側稜堡的斷垣殘壁,其餘的已隨台江內海消逝,供遊客憑弔想像。


普羅民遮城東北側稜堡的斷垣殘壁。

赤嵌樓是座戶外博物館

赤嵌樓是一座風雅優美、層次豐富的建築,散佈庭園中的各式碑碣、石馬、石駝、技勇石,以及滿漢文並列的9座贔屭御碑,猶如一座戶外博物館。


一字排開的御龜碑。


整個赤崁樓大致上由庭園、銅像、御龜碑、碑林區、海神廟、文昌閣、荷蘭古城堡遺跡、紅毛井、和蓬壺書院等細部景觀所組合而成。

遊客進入庭園草坪處,左邊林立著赤鬚低垂的老樹,是老人閒話家常的地方,右邊則是「鄭成功受降」銅像,及圈圈的花壇,夾雜有假山、涼亭,一排雄偉壯觀的石龜,還有涓涓細走的流水,水面上有搖曳生姿的睡蓮,及悠遊的錦鯉魚,營造水榭樓台之意,悠悠古情油然而生。


小女孩在拱橋上餵食錦鯉魚。

「月門」是進入赤崁樓的必經之道。


走過御龜碑旁的小拱橋、穿過月門後,走道左方有技勇石及石駝等十多件石器,閒躺在草坪上;右方可看到立於文昌閣與海神廟臺基的牆身上,大大小小的碑石共20餘塊,規模僅次於南門碑林的「小碑林」,還有石馬後方的普羅民遮城堡門。

赤嵌樓充滿古色古香
由月門旁拾階而上台基,基座上的右側是海神廟、文昌閣位於左側,海神廟目前懸上「赤崁樓」門匾,內部當作赤崁樓展示館,海神廟東面的花瓶形門洞,取為「平安」之意造型。


海神廟東面的花瓶形門洞。

文昌閣仍懸有沈受謙所題的文昌閣匾,一樓展示用,二樓所祀的魁星,保佑文運昌隆、金榜題名,其右手握硃筆,左手拿墨斗,一足踏鱉首,一腳踢星斗,象徵了獨占鰲頭意象,南牆面則開書卷形的窗戶。府城自古以來文風鼎盛,書院教化居功厥偉,文昌閣展現出赤崁樓在文教上的重要貢獻。


文昌閣南牆面開書卷形的窗戶。

文昌閣2樓南面門。


二座樓閣中間有半月形的石砌古井,傳說有密道可通往熱蘭遮城,真假與否,秘道的浪漫傳奇則繼續流傳不歇。整座高起基座的周圍,砌以磚造欄杆,西面欄杆上立有可愛小石獅。

海神廟、文昌閣建築外觀盡是華麗的「歇山重簷頂」,屋頂簷角極長,向外的起翹弧度相當優美,尾端「鯉魚翻躍」的藻飾,口吐水波,捲捲外湧,構成一幅生動活潑的圖像外,還有噴水防火、保護平安之意。而屋頂兩側的簷獅造型奇特,據傳具避邪功能。


赤崁樓「歇山重簷頂」,極長的簷角向外起翹,尾端「鯉魚翻躍」藻飾,構成生動活潑的圖像。

安平古堡是台灣最古老的城堡

據文獻史料可考證的台灣最古老建築物,是1624年建於台南一鯤身沙洲的熱蘭遮城(Zeelandia),即當今的安平古堡,今天仍可看到一堵高大厚實長磚牆的「台灣城殘蹟」,訴說著300餘年的歷史滄桑,及供遊客發思古之幽情。

荷蘭人在1623年於安平建立一座簡單的砦城,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隔年,荷人從澎湖撤退來台灣,在原來的舊城址上,以「三合土」重新興建規模宏大的城堡「奧倫治城」,又稱為「熱蘭遮城」。這座城堡成為荷蘭人統治台灣全島和對外貿易的總樞紐。

延平王鄭成功於1661年驅荷復台,3代駐居此城,籌策反清復明大業,故又叫「王城」,又因安平一地原稱為大員,也稱為台灣城。入清後,設軍裝局於此,政治重心移至府城內,城堡重要性日減,致牆垣多傾圯失修。據說,當時居民修築房舍、清廷築「億載金城」,都來此掘取城垣的磚石為材料。

日據時期,為了建造安平海關宿舍,台灣城殘蹟被夷為平地,並在其上重建方形台階式的磚砌高台,高台上蓋起拱券式的洋樓建築,又建安平燈塔,才成為今日安平古堡全貌。古堡前一堵高高的台灣城垣,爬滿了古榕蒼勁的根脈,斑駁中仍見剛毅,是先民奮鬥的鐵證。


安平古堡舊名「熱蘭遮城」,荷據時期建物,如今只剩一堵殘牆。

安平古堡。



右下方圓形古井,據說與赤崁樓的古井相通連。

長居在安平古堡樹林中的喜鵲。

新聞辭典—何謂三合土
荷蘭人興建熱蘭遮城與普羅民遮城時缺少石灰,因此以台灣盛產的糖加水後,搗和糯米汁、牡蠣灰成為三合土,用來固定磚瓦。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1000步的繽紛台灣】高雄五星級度假酒店
【1000步的繽紛台灣】台中超質感森林住宿
單車漫遊:淡水河金色水岸自行車道
【飛向歐洲】意大利威尼斯—建在海面上的城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