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奎德 :波蘭團結工會運動(2)

《共產主義的興衰》

陳奎德

人氣 3
標籤:

1981年來臨了。波蘭的史無前例的局面引起莫斯科深刻的危机感。華沙條約蘇俄指揮官共 5 次抵達華沙施加壓力。

2月11日,雅魯澤爾斯基將軍被任命為總理。
波蘭全國就象走鋼絲,處于一种缺乏制度保障的、危險的平衡中。

9月,團結工會慶祝一周歲生日,但卻無法象一個在法治社會的公開的、合法的反對党一樣發揮作用。全球都在緊張注視著瓦文薩。他也小心翼翼地不去過分触怒當局。不使情勢走向攤牌。

10月16日,波共九屆四中全會上強硬派占了上風,通過了禁止罷工的決議,任命了雅魯澤爾斯基為党的第一書記。這位將軍終于集党政軍大權于一身了。

而在工會一方,激進的工人最后衝破了瓦文薩的限制,對政府越來越強硬的方針采取了全面對抗的策略。12月12日在格但斯克召開主席團會議,正式向波蘭政府提出,要求就“是否信任共產党政府”進行公民投票。這無异是最后通牒。

攤牌終于不可避免。

1981年12月12日,波共突然逮捕了几乎所有的工會領導人,并宣布了軍事戒嚴。

  全世界的譴責、抗議、制裁蜂擁而至。但這個制度用一塊“不許干涉內政”的盾牌對抗輿論壓力。

  雅魯澤爾斯基暫時獲得了胜利。他要向世界表明,軍隊和警察力量完全可以抗拒民主力量。但也應承認,戒嚴令也使波蘭免除了蘇軍入侵的命運。

歷史也是需要休息的。團結工會被迫轉入地下。雖然當局天天聲稱“穩定壓倒一切。穩定是波蘭最高利益”。然而,軍事管制既沒有使波蘭的經濟惡化停止,反而進一步加深。而且當局又無法獲得社會的支持,共產主義已經完全聲譽掃地了。戒嚴的波蘭似乎象兩個國家,人們不理睬當局,秘密組織,秘密出版。政府与人民已經完全疏离了。

1983年10月,緩過勁來的歷史突然宣布,波蘭工人的象征瓦文薩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盡管波蘭政府抗議,瓦文薩的妻子還是于12月9日去挪威領取了她丈夫的諾貝爾和平獎金。

 這時,离1981年12月13日波蘭軍管剛剛兩年。

在國際方面,雖然波蘭經濟一蹶不振,但由于政府對人民的嚴厲鎮壓,它得不到國際社會的幫助与同情。這种狀況,直到1985年之后才稍有改變。

1985年,蘇聯政府改由戈巴喬夫執政,他提倡“新思維”,實行“公開化”政治改革,這一系列改變影響到了華沙,使波蘭社會与當局的緊張有所緩和。

 終于,在1989年4月,歷史又以他那沉著的聲音宣布:波蘭政府与瓦文薩會談,討論關于恢复團結工會合法地位的問題。

波蘭由此迅速進入政治變革過程。作為政治多元化的第一步,1989年6月在波蘭舉行了真正的自由選舉,團結工會取得了壓倒性的胜利。不久,新的國會誕生了。這是自1939年二戰爆發以來波蘭的第一個真正的國會。

1989年8月,團結工會宣布支持聯合政府,同時戈巴喬夫也通知波蘭的頑固派,聯合政府將被公正地選出。9月,由團結工會主導的聯合政府和1945年以來第一位非共產党的總理在波蘭誕生。

接下來發生的,就是共產主義多米諾骨牌倒塌的連鎖效應。而波蘭,作為第一塊骨牌,已經深深地烙刻在了人類歷史上。

(原載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
    

  • 陳奎德 :波蘭團結工會運動(1) (2/13/2001)    
  • 波蘭執政聯盟主席日前宣布辭職 (12/3/2000)    
  • 波蘭團結工會創始人瓦文薩將退出政壇 (10/16/2000)

        相關文章
        

  • 陳奎德 :波蘭團結工會運動(1) (2/13/2001)    
  • 波蘭執政聯盟主席日前宣布辭職 (12/3/2000)
  • 相關新聞
    陳奎德 :波蘭團結工會運動(1)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人物真相】楊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犧牲品?
    馮睎乾:彭定康仗義執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