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疑的高評 (中國一級作家是如何誕生的?)

胡發云

人氣 47
標籤:

“作家高級職稱”既是評審,有人通過,有人通不過,本是很一樁正常的事,但了解了一點評審過程之后,便不得不對這种評審生出了一些疑惑。

作家以作品安身立命,是一個簡單的常識,古今中外皆然。猶如蛋之于雞,如果不管蛋如何,很隨意地給誰挂上“國家一級雞”“國家二級雞”的牌牌,當是一樁很無聊的事。便是那雞,如果不是特別虛榮,特別不省事,也會覺得尷尬,平白多招一些關注,多惹一些非議。但是,挂了牌牌之后會多得几把谷糠几條虫虫,大約許多雞都愿意挂的。眼下,中國体制內的作家,便常常面臨這樣的誘惑。

七月流火。酷熱中去參加首屆湖北文學獎頒獎大會,從踏進賓館大門到步入會議大廳,一路上許多相遇的朋友師長神情都有點怪异,握手祝賀之后,便是欲言又止,終于說了:“一喜一憂啊。”,我知道,他們說的一喜,當然是指獲獎,一憂呢,大約是說評高級職稱被淘汰。然后便是惋惜,同情,疑惑甚至義憤——原來大家都知道了兩天前的高級職稱評定結果。沒想到一樁极隱秘的事這么快就流布四方。打那天之后,關心這件事的朋友師長越來越多,其中包括一些參与者和知內情者。忝列二級已經八、九年了,但從來不清楚這評審是如何操作的,這次才多少清楚了一些。

本來,寫作是一种非常個人化的事,無須、也很難排個座次出來。如果硬要比較個优劣,那是要靠讀者和時間來評判的。可眼下要為体制內的作家(當然,也包括其他所有的藝術行當——畫家、演員、編劇、導演、作曲家、指揮家……)按照体制的模式定出級別來,便把許多各自勞作或不勞作的人扯到一根根標竿下比試高低了,因而又生出許多作為与是非——宛如女人,本來各自養豬飼雞或撫琴作畫,相安無事自得其樂,一旦成為大老婆二老婆小老婆,便會生出計較与齟齬。想想也是非常無聊的。但這种比試之后,給你的不光是一個頭銜,同時還是一張資源分配券求求每月多上百元工資,分房多几十個平方,看病多一個紅本本,重病時說不定還可以住進高干病房……人們便很難無視它了。

作為一個作家,如果你多少想寫一點像文學的東西,那么你就不要期望得到太多,你就要准備拒絕或放棄。俗話說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什么都占著,一樣不落下是很難的。所以,當年初單位通知我評職稱時,我已准備放棄。一來,近些年來一批又一批的“國家一級作家”“國家二級作家”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使我對這神圣的頭銜多少失去了一些興趣——又是國家,又是一級,這樣的作家,該是頂了尖的大師級人物,可這類人物在我們這個巴掌大的文壇上已有數十個,比俄羅斯文學鼎盛時期的全部巨匠加起來還多。其中許多人領了這一頂桂冠之后,便只剩“一級”而不見“作家”了——在此我絲毫沒有与誰過不去的意思,寫不寫東西、寫什么東西,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他自己的事情——我只是疑惑這評審的意義何在?二來我當時正忙于搬家,昏天黑地的,所有的資料都裝箱打包無處找尋,也害怕填寫那几本厚厚的表格。后來單位管人事的女士再三催促,并說先替我報名及墊上300元評審費。于是忙亂中履行了一應手續。此后便再沒有過問這件事了。

7月的一天晚上,一位朋友來電話說,后天要進行職稱評定,你看是不是給有關評委打個招呼,大多都要這樣做的。說完告訴了我這次的評委名單。我說我不習慣這樣做。我宁愿相信評委的公正性。這位朋友有些惘然,停了一下說,我反正已經跟你說了,你自己決定。我謝了他的好意,接著便說了几句不合時宜的話,我說這些評委的資格是如何确定的?他們中的一些人有沒有能力來評審他們要評審的人?

評審結束后,有人告訴我,我沒有通過。(這當然是私下通風,評審活動從頭至尾都是非常保密的,直到現在,我也沒有得到任何正式的通知。)前面說到的那位朋友也抱怨說,讓你打個電話,你不打……

既是評審,有人通過,有人通不過,本是很一樁正常的事,但了解了一點評審過程之后,便不得不對這种評審生出了一些疑惑。

第一,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那個問題,誰有資格來當評委?有沒有一個產生高評委的合法程序?据說評委們大多是投票前一兩天或三五天由某單位臨時通知的,連那一紙聘書也是評審當日現發的。當評委唯一的硬性指標便是具有正高職稱。評委的組成也不公開,神神秘秘地聚攏來完事后又無影無蹤地散開去。他們事先也不知道要評誰審誰,這樣無備的狀態這樣短促的時間,且不說他們有無評審的學養、識見、操守及文學藝術感受能力,便是讀一讀上十位評審對象數百万字的作品都是不可能的。因此,許多評委只是在很短的時間里听知情人作一些介紹,看一看表格中填寫的資料目錄——發表過哪些作品,獲過哪些獎項,最多臨時翻翻一些主要作品附件,有些長篇小說,也只來得及瀏覽几頁。然后,憑自己的感覺、印象或別的什么便開始工作了。

第二,評審程序的合法性來源于何處?除了上面說到的評委組成,評多少、如何評?多少票算通過,誰有資格參評?与歷次評審相比,有沒有較為恒定的標准?似乎都很隨意,听說有些標准是評審開始之后,某某廳打來電話定下的,而被評人中,還有几乎与文學無涉、据說近似于騙子的人,拿來一些与文學無甚關聯的材料,其中還有自刻公章自任評委的“全國文學大獎”的獲獎証書……因其是某某廳硬塞進來的而引起一些爭議,將本來就极稀少的一天時間又占去了許多。說起來那么嚴格的一層層參評資格審查,又是如何一層層順利通過的?

第三,評審有無制衡机制?對這樣一种專業性、學術性很強的評審,每一個評委都應該拿出很負責任的、專業性的、可以經受檢驗的評審意見,你評誰不評誰,都應該有一個合乎評委身份的說法。但据說不是這樣,大家東東西西談了一些感覺印象之后(据說連記錄都沒有),便是無記名投票,因為是無記名,便可以對投票的結果不負任何責任,成為永遠的匿名者。于是便誕生了許多領到一頂“國家一級作家”“國家二級作家”的桂冠之后,多少年再見不到什么作品的作家。而當初授予其桂冠的人們也不見了。据說此次便有一位評委從頭到尾只投一個無甚作為的人,等于投了一張廢票——這位評委忙乎了一天,自己把自己用紅牌罰下。一位評委事后說,如果要求每一位評委都要寫下自己的評審意見,那他晚上不睡覺也要多少讀一讀作品的,并拿出說得過去的文字意見來。另一位評委說,如果要求每一位評委說出為什么評誰為什么不評誰,那么他想幫誰的忙也會收斂一些。也有評委說,可以寫一本《評委心理學》了……

看起來評委們行使了一次民主權利,但這种無須言明理由也無須承擔責任的民主,實在是一种“暴力民主”,這种“暴力民主”在數十年中已做下了許許多多的坏事惡事蠢事,從土改時眾人一呼將台上的地主富農拖去槍斃了,到文革中代表們手一舉,永遠開除劉少奇党籍,從集体決定上馬一個爛污工程,到槍斃遇羅克張志新林昭……在這一類“暴力民主”的掩護下,每一個個人都可以遁影藏形,所以至今我們只能看見歷史上的這些事件,而看不見決定這些事件并對它們負責的個人。

第四,參評者有沒有知情權?歌手大獎賽,評委的打分是亮在自己的電視圖像上的,歌手看得見,觀眾也看得見。足球比賽,主裁邊裁要舉旗亮牌做手勢,球員看得見,球迷也看得見,還有電視重放的慢鏡頭。連學生高考,還可以查卷,上面除了判分依据,還有閱卷老師的代碼,這等于給了被評審者的知情權的同時,也給了觀眾、球迷、學生家長以監督權。由于高評委是臨時組合的,評委們是匿名的,所以每次職稱評定都是偷偷摸摸開始,悄沒聲息結束,參評者也懵懵懂懂申報,糊里糊涂了結。如果你不去打听或沒人給你通風,是沒有誰給你一個正式通知的,更不會給你一個為什么評上為什么評不上的說法。有時候想一想,交了几百元評審費,也沒听見人家怎么對你評,也沒听見人家怎么對你審,找個瞎子算算命,他還要身前身后給你說上半天,想想真是怪不划算的。

第五,對評審有沒有告申复議机制?我問一個知內情的朋友,法庭判案,經過公開的庭審調查辯論舉証,判決后不服還可以上訴一下。如果評委或被評者對評審結果有疑議,或出現了前邊說到的某評委自罰紅牌的非常事件,有沒有什么應對辦法?那位朋友說,評委都是臨時招來的,一次性的,一天下來,吃了喝了拿上600元評審費,投下一份与己無關痛痒的選票,誰把它太當一回事?因為這种暗箱机制,被評的人什么都不可能知道求求即便道听途說一些,也無法舉証,多少年來如此。后來,有評委告訴我,即便評委有意見,也沒有權力改變什么求求沒有給評委告申复議權。況且你是人家請來的,下一次是不是你還得人家說了算。于是,在這种最文明的地方,我們也看到了一种不受制約的權力。

當然,和眼下許多事相比,這是一樁小到無聊的事件,只是作為當代文壇現象一种,錄下聊以備考。但我還是愿意听到評委們的意見求求不管什么樣的意見,听听總歸有好處的。所以,我把他們的名單公布于下,作家寫完作品得署上名,享受榮譽也承擔批評,還得經受數十年后被翻揀出來的考驗。作為生產中國最高級別作家的高評委,是否也該為自己的作品署個命呢?我想,我們的評委只有對自己那神圣的一票負責,才能建立真正的評委的權威。我也希望听到他們對目前這种評審制度的意見和建議,以使它更完善准确合理。
  附評委名單:
  涂怀章:湖北大學中文系 教授
  周百義:長江文藝出版社 社長
  劉益善:長江文藝雜志社 社長 主編
  馬曉玲:湖北省社科院文學所 研究員
  樊 星:華中師大中文系 教授
  王先霈:華中師大中文系 教授
  於可訓:武漢大學中文系 教授
  陳美蘭:武漢大學中文系 教授
  方 方:湖北省作協 國家一級作家
  葉明山:湖北省作協 國家一級作家
  董宏猷:武漢市文聯 國家一級作家
  池 莉:武漢市文聯 國家一級作家
  召集主持人:韋啟文,朱莎麗 省作協党組

(附注:听說我在寫這么一篇文章,一位我敬重的長者給我打來電話,望我一不要往心里去,二不要把關系搞僵。我笑問他是不是受人之托,他說是。我對這位長者說,一,我不會往心里去,文章寫完也就完了。二,不存在把關系搞僵,我只是對已發生的事說說我的看法而已。而且,在眼下這种做法得不到改變之前,我將再不會參加此類游戲了。)

(轉自凱迪网絡)


    相關文章
    

  • 原住民批「台灣論」扭曲史實 (3/2/2001)    
  • 台灣原住民控「台灣論」背离事實 (3/1/2001)    
  • 好萊塢罷工總動員 (2/28/2001)    
  • 都是“鏈接”惹的禍 新浪搜狐成被告 (2/24/2001)    
  • 中國作家指責网站侵犯版權 (2/24/2001)    
  • 新浪搜狐涉嫌侵犯著作權,雙雙惹上官司 (2/24/2001)    
  • 【紀元專欄】夏愛蘇:我看靈山(一)高行健君之謎 (2/21/2001)    
  • 大陸名作家莫言第一部話劇「霸王別姬」一鳴惊人 (2/20/2001)    
  • “新京派文學”你說我說 (2/20/2001)    
  • 非洲最高冰峰20年內融化 (2/19/2001)    
  • 大陸作家稱溥儀是同性戀 (2/16/2001)    
  • 大陸文豪變富豪 一舉成名百万來 (2/15/2001)    
  • 著名專欄作家惊世預言:湖人將無緣總決賽 (2/14/2001)    
  • 愛德蒙頓太陽報:和善的法輪功被禁者在流亡中 (2/14/2001)    
  • NBA三大“絕對隱私”傳聞 (2/13/2001)    
  • 美小說「中共進攻」預測共軍本月內攻台 (2/13/2001)    
  • 楊芳芳:高行健背后沉默的女人 (2/12/2001)    
  • 大陸官方批高行健作品「靈山」可怕 (2/12/2001)    
  • 三毛身后是非知多少 (2/12/2001)    
  • 肖恩-康納利精心打造《心靈訪客》 (2/12/2001)
  • 相關新聞
    肖恩-康納利精心打造《心靈訪客》
    三毛身后是非知多少
    大陸官方批高行健作品「靈山」可怕
    NBA三大“絕對隱私”傳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