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頓的勸告值得聽聽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11日訊】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果然是個可以把樹上的雀鳥也哄下來的老練政客。他昨天在「財富全球論壇」上的發言不僅提出了很多偉大的遠景,讓出席會議者各取所需,更說了不少捧主人家場的說話,例如讚揚香港是自由市場政策的典範、例如中美兩國加強對話及合作等。不過除了漂亮的門面話外,克林頓也的確如經濟學人雜誌所言,是個政治趨勢的敏銳觀察者,像他對中美關係的基本格局的看法,就很值得中美兩國政府特別是美國新政府聽聽的。

不應必然對抗

首先克林頓說,不應把中美兩國關係鎖在必然對抗的狀態(inherentlyadversarial)就是很及時的勸告。打自喬治布殊政府上台以來,整個對中國的政策來了個急速的轉變,不單把中國從戰略夥伴改成為戰略上的競爭者,國防部的官員更不諱言將要推動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
(NationalMissileDefence)以中國為主要針對的對象。換言之,一種新冷戰的思維正在醞釀,而中國則成為這場新冷戰中美國的主要對手。這樣的格局一旦形成,中美雙邊關係將難有寧日,連帶亞太區也難有安穩的環境。因此,克林頓昨天的勸告實在是很及時的。當然,克林頓不是唯一持這種看法的美國政界人物。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就一再指出中美從地緣政治上看並沒有根本的矛盾,也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因此不需要成為拚個你死我活的敵人。若果有更多美國朝野人士了解中美並非處於必然對抗的關係,那往後雙方關係的波折將可減少。此外,克林頓以籃球賽、籃球隊比喻全球合作也是很傳神的看法。克林頓說,解決國際事務就像籃球賽一樣,講求團隊合作、互相配合,不可能由個別國家包辦完成,即使強如美國也不可以;就像米高佐敦雖然是獨步NBA的「皇者」,入球能力高,彈跳力特強,但他也不可能單憑個人之力取得NBA的總冠軍,必得靠其他隊員的支持配合。相對於愛採取單方面行動(Unilateralmove)的美國新政府來看,克林頓的看法不是更容易讓其他國家感到安心、讓其他國家更容易接受嗎?

盼更務實溫和

只可惜,在美國的黨派政治下,克林頓這位民主黨的前總統影響力非常有限,不能左右布殊政府的政策。能期望的是有更多其他美國政界人士能採取像克林頓那樣務實及溫和觀點,從而減少冷戰思維的影響力,防止「新冷戰」的出現。

──原載《蘋果日報 》 社論二00一年五月十一日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改善中美關係考驗雙方智慧 (5/11/2001)    
  • 中美紛爭已解決﹖兩國財長各說各話 (5/11/2001)    
  • 江澤民的恐慌:中國內部問題凌駕中美關係 (5/10/2001)    
  • 車隊上空突現神秘直升機 江夫人虛驚一場 (5/9/2001)    
  • 美專家呼籲 中美簽第四聯合公報 (5/8/2001)    
  • 布殊上任鷹派抬頭 華府醞釀重整中美關係 (5/8/2001)    
  • 江澤民將秘密會晤克林頓 (5/7/2001)    
  • 中美關係緊張 波音倒霉 空中巴士揀便宜 (5/7/2001)    
  • 美軍不要中國小扁帽 中國不買波音大客機 (5/7/2001)    
  • 美副防長談中美關係緊張: 江澤民急於任內統一 (5/7/2001)    
  • 白宮:柯林頓香港行 無政治目的 (5/7/2001)    
  • 劉天:既聯合又爭鬥的中美關係 (5/7/2001)    
  • 李怡:中美磨擦 (5/6/2001)    
  • 美國新戰略四面圍堵 中共急忙變陣應對 (5/6/2001)    
  • 江澤民急於任內統一導致中美關係緊張 (5/6/2001)    
  • 中國聯通擔憂與美資合作易惹麻煩 (5/6/2001)    
  • 賴斯談中美關係:並非一切如常 (5/6/2001)    
  • 布殊失言並非政策轉向中美關係仍有調整空間 (5/5/2001)    
  • 中美政治關係趨冷 商貿往來日熱 (5/3/2001)    
  • 中美交惡 中國今年入世貿﹖難 (5/3/2001)
  • 相關新聞
    中美交惡 中國今年入世貿﹖難
    中美政治關係趨冷 商貿往來日熱
    布殊失言並非政策轉向中美關係仍有調整空間
    賴斯談中美關係:並非一切如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