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東終點又回到起點

人氣 5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22日訊】 從中文之星到Richwin,從四通利方到新浪网,再到此番突然离場,不斷朝前走的王志東鬼使神差般地,仿佛又回到了起點。

據互聯网周刊報道﹐從中文之星到Richwin,從四通利方到新浪网,再到此番突然离場
,不斷朝前走的王志東鬼使神差般地,仿佛又回到了起點。

离開王志東的新浪以及中國IT界,眼下還依舊太平。但一些嗅覺靈敏的業內人士,已經從中察覺到了大并購即將來臨的某种征兆。

2001年的网絡界依然紛繁而熱鬧。一面是.com企業在一片楚歌聲中紛紛開展“生產自救”:轉型的轉型,轉型不成的則甘于無聲無臭地消失;另一面,傳言已久的海外門戶与國內門戶的購并大戲,也在一片叫好或叫罵聲中拉開了序幕。

一語成讖—所謂今年將是网站購并之年、生死之年的預言不無尷尬地應驗了。

自打三大門戶在Nasdaq的漫漫熊途中一蹶不振后,所謂“新三大門戶”的說法冒了出來。集ICP、ISP、IDC三大法寶于一身的263,挾和記黃埔’以令諸侯’的TOM,以及頻頻与AOL等外資門戶接触的FM365,皆欲取老三大門戶而代之。5月25日,有消息稱AOL与聯想的合作已基本落實,FM365將剝离聯想,AOL出技術出錢(占股30%),聯想出人,雙方組成合資公司。FM365一門心思要做中國的AOL,据說這個新成立的公司還將控股网易。

而“老三戶”也不甘就此退出歷史舞台,紛紛想轍:前有北大青鳥對搜狐的注資,后有网易与Lycos、有線寬頻通訊公司的親密接触—据最新消息,网易已被香港上市公司九龍倉麾下有線寬頻通訊公司收購。据知情權威人士透露,持有淨現金約15.3億港元的有線將收購网易股東超過51%的持股,按現在网易手中持有的超過8000万美元(約6.2億港元)現金估算,收購价可能超過1億美元(約7.8億港元)。

進退之間

牌局已徹底打亂。在重新洗牌的過程中,人們開始猜測新浪的未來走向:以其目前持有的7000万美元現金新浪還能撐多久?AOL和聯想合力打造的FM365,与港資合作的网易,以及与北大青鳥合作的搜狐,將對一向居于第一門戶地位的新浪构成怎樣的沖擊?

然而不日即有消息傳來,新浪CEO王志東已于6月4日晨,就是新浪上市一周年之際突然离開新浪,一舉辭去了包括新浪网CEO、總裁、董事會董事在內的3個重要職位,并且“這項辭職已經生效”。王志東离職后,新浪网董事會指派了現任COO茅道林接任CEO一職,汪延則被提升為新浪网總裁。据上海新聞晨報引述消息靈通人士的說法指出,王的去職与中華网和新浪的合作有關;該報道并稱,王志東以及其它15名被解雇的員工已同意將他們所有的主導性股權出售給中華网。在王志東的職業生涯中,离職并不是第一次—在与人合辦新天地電子信息研究所時,王就曾因与投資方發生矛盾而黯然去職,走時連“中文之星”的源代碼都交了。后來王志東創辦四通利方,成功從國際上引入了一系列風險投資。1998年12月,四通利方与美國華淵資訊网公司合并,誕生了現在的新浪网。

在去年新浪上市時,同樣的“宮廷政變”再次上演。正是在這次政變中,王志東走馬上任,成了新任CEO兼公司總裁。

王沒有想到的是,時隔一年之后,正當他雄心勃勃要再造新浪,并且剛剛寫就《新浪會選擇什么樣的購并對象》一文之際,卻身不由己地提前出了局,只象征性地留了個“首席顧問”的虛職。

從中文之星到Richwin,從四通利方到新浪网,再到此番突然离場,不斷朝前走的王志東鬼使神差般地,仿佛又回到了起點。

离職的背后

王志東离職的消息被發布后,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促使其离職的原因不外乎這么几個:一是他与管理層內部對新浪网的發展方向意見相左;二是新浪業績不佳;三是王志東對新浪和中華网合并持反對態度,削弱了董事會對他的支持。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者透露,新浪网董事會在美國開會研究同中華网的合并方案時,因為意見不統一,王志東一時意气用事,“義憤填膺”地中途离場,隨后,董事會即決定將王志東解職。也許在王出發赴美前,董事會就已作出了這樣的決定。

其實,關于新浪网的并購事宜,王志東個人態度一直是開放的,只要條件合适他并不反對并購。此前,新浪网也曾与雅虎、MSN以及AOL進行接触。至于何以獨對中華网耿耿于怀王志東沒有表態,外人也不得而知。

促使新浪董事會最后下定出手決心的是新浪2001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表。在該季度,新浪收入大幅下降30%,据預測,下季度還會至少下滑10%。另外新浪的股价也一直無甚起色,一度比网易還低些。資本市場的陰晴影響著股東的判斷。

固然,新浪在新聞服務上的品牌优勢還在;固然,新浪此前升級搜索引擎、推廣在線聊天室,尤其是推出在線巨型廣告、全屏廣告以及与傳統厂商的廣告合作,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但投資者覺得這些還遠遠不夠。他們要求的是利潤,是現金回報,而王志東領導下的新浪在短期內還不能達到投資人的預期。

有專家認為,由于王志東主要將盈利的法寶押在了廣告上,可即使以現在的廣告業務增長率來計算,新浪起碼要再等3年以上才能實現收支平衡。另一方面,新浪本年度以來的支出卻沒有得到控制,“同樣是門戶网站,搜狐的開支僅是新浪的一半。”此外,新浪在拓展新業務方面也一直顯得畏首畏尾。凡此种种,王志東本人自然要負全責。

不過,不管离職的真實原因是什么,王的离開還是顯得太突然和太不正常。比如,在是否兼任董事的問題上。“一般情況下正常离職,創業者都會在一段時間內兼任董事,以完成許多善后事宜,而王志東此次連董事都不兼任,可就有點不正常了。”一位業內人士評論說。

中華网入局

中華网一位高層人士透露,目前雙方的合作意向已經基本敲定,剩下的只是些細枝末節的問題了。該人士透露,如果沒有太大的意外,中華网位于深圳的內容業務部門可能會在年內進京,与新浪网最具有實力的編輯部展開深入合作。

作為Nasdaq第一支中國概念股,中華网早就放出風說要并購國內門戶。雖然中華网的大中華業務尤其是中國大陸業務做得乏善可陳,它的胃口卻極大。中華网急欲憑借手頭的4.8億美元現金儲備在山雨欲來的門戶之爭中以合縱或者連橫的手段跑馬圈地,以便角逐大中國區’第一門戶’的寶座。

不管是打“民族牌”,還是出于某种戰略目的,亦或僅僅是個人意气使然,王志東一直反對中華网入主新浪。就是合作,他也主張通過股權置換的方式進行,而不是一方并購另一方。但是王志東在董事會的發言權已經不比往日了。以其稀釋到僅剩6%的股權,董事會完全可以對其動議不予重視。

對新浪董事會來說,此時的机會明擺著千載難逢:這個有著4.8億美金的收購者肯在新浪股价如此之低的時候出手接盤,讓套牢已久的眾股東輕松套現,夫复何求?—對于以投資回報為第一要義的股東而言,面對現實和未來的不确定性,要想在花光儲備現金之前看到新浪盈利是越來越難了,而作為退而求其次的選擇,能把這個“燙手的山芋”轉手出去也不錯。

一位風險投資家分析,作為新浪主要股東的華登集團最初之所以投資新浪,本意就是套現走人,并沒有打持久戰的意思。但是上市后受’禁售期’的限制,失去了新浪股票走高時套現的時机。在茅道林出任CEO后,不論以何种方式,套現的目的總算可以圓滿實現了。

資本的發言權

早先,王志東剛剛与風險資本接触的時候,曾對其“一切向錢看”的作風大加贊賞,乃至不分良莠地統統稱之為“好錢”,以區別于那些總想指手划腳、控制項目進程的產業資本。但現在,想必他的看法也已有所改變。在IT界,技術、管理永遠是老二,錢才是老大。在這一回合,王志東成了追求股東財富最大化的董事會的局外人和犧牲品。

其實,作為風險投資退出的一條途徑,企業間的并購本身并無可厚非。雖然它是一种失敗的、不得已而為之的退出方式,雖然其收益率一般僅為IPO的20%,但至少可以全身而退,不至于搞得血本無歸。由此看來,中華网并購新浪本身并不難理解。

但王志東在遭人并購時的抵触本能也同樣容易理解:一個憑借自己的天份和人格魅力辛勤孕育的品牌,眼見著要從自己手里易人,任其“雨打風吹去”,這意味著新浪的“王志東時代”及其种种傳奇也要就此划上句號。不幸的是,資本已經作出了自己的選擇,而王除了服從,別無他路可行。

天極网總裁李志高說:“王志東离開新浪,至少這件事情里邊資本意志占据了很大成分。對于創業者而言,這是一個啟示。如果你希望爭取到別人的投資,你必然要有所犧牲;如果創業者的意愿和資本發生了沖突,最終只能靠投票權解決問題。”

离職的預示

無須回避,正像新浪新任總裁汪延所說的那樣,“新浪的王志東時代已成為歷史,新浪网從此將不再有王志東這樣的符號性人物。”

隨著舊人的离去,新浪董事會又有新人加入—原本新浪网董事會中就是台灣人占多數,茅道林的加入,使得華登國際投資在新浪董事會中占有的席位更是達到了三分之一。

与此同時,更大的裁員計划也在進行之中。6月6日這天,有70名員工被要求60分鐘內走人。据知情人士透露,裁員從早上8點半陸續開始,采取“快刀斬亂麻”的方式:被裁者通過電話得知消息,隨后是和部門負責人進行短暫的面談,然后必須在一個小時內离開。

被收購后的新浪品牌會繼續保留,還是与中華网的品牌并列發展?或者干脆被“關停并轉”?我們還不得而知。反正,离開王志東的新浪以及中國IT界,眼下還依舊太平。但一些嗅覺靈敏的業內人士,已經從中察覺到了大并購即將來臨的某种征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我終于失去了你” — 新浪被裁員工內心獨白 (6/21/2001)    
  • 傳聞:王志東籌款欲回購新浪 (6/21/2001)    
  • 張朝陽:三大門戶網站中,搜狐為什么沒有亂? (6/20/2001)    
  • 新浪絕情 創始人王志東郵箱將在48小時內被取消 (6/20/2001)    
  • 互聯網業加快洗牌 新經濟浮華過后始見真 (6/19/2001)    
  • 大陸IT業CEO們的黑色六月 (6/18/2001)    
  • 中國大陸网絡經濟的“多事之周” (6/16/2001)    
  • 另類解讀:金庸語境下的當前中國互聯網 (6/16/2001)    
  • 大陸CEO并非真正的CEO 王志東是畸形体制犧牲品 (6/15/2001)    
  • 大陸門戶網站結束三國時代 (6/14/2001)    
  • 評論﹕网絡公司頻換將治標難治本 (6/14/2001)    
  • 中國互聯网地震為哪般? (6/14/2001)    
  • 中華网高層有重大人事變動 新人被任命 (6/13/2001)    
  • 一紙合約限前程 王志東將被封殺五年 (6/13/2001)    
  • 大陸網路公司頻換將 治標難治本 (6/12/2001)    
  • 中國經濟學家吳敬璉說:王志東离職是很正常的現象 (6/12/2001)    
  • 悲情英雄王志東 (6/12/2001)    
  • 面對聯想AOL 新浪能否安然無恙? (6/12/2001)    
  • 內幕報道:新浪董事會硅谷會議与王志東辭職 (6/11/2001)    
  • 比王志東去職來得更惊人 丁磊決定要賤賣网易 (6/9/2001)
  • 相關新聞
    比王志東去職來得更惊人 丁磊決定要賤賣网易
    內幕報道:新浪董事會硅谷會議与王志東辭職
    面對聯想AOL 新浪能否安然無恙?
    悲情英雄王志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