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雍正大展 從文物見英明

人氣 51
標籤:

清  雍正朝服像




清世宗雍正皇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三代君主,姓:愛新覺羅,名:胤禛,「胤」是康熙皇帝諸皇子的排行,「禛」是以真受福之意。一代衣冠、一朝人,清代滿族的君臣服飾,傳承了中國古代文化精髓,將「衣作繡,錦為緣」、「續衽鉤邊」和「朝服祭服」等形制,巧妙的融入了滿族風格的「披肩領」與「馬蹄袖」、成為了滿漢融合的典型改革服飾。

故宮此次展出有兩張皇帝朝服肖像畫,一坐姿、夏朝服(本圖),一立姿、冬朝服,依清代冠服制度規定,朝服分:明黃、月白、紅、藍
四色,根據不同禮儀和場合穿用不同顏色之朝服,明黃色朝服一般用於典禮與祭祀兩種場合,本圖雍正著明黃色朝服而衣袖為石青色,用於:元旦、登基、萬壽等大典場合。

畫面上雍正皇帝神態端莊威嚴,身著明黃色彩雲金龍夏朝服,頭戴夏朝服,冠前有金佛飾,胸前佩戴東北特有的一百零八顆東珠朝珠,腰繫朝帶,足登石青色朝靴,是雍正皇帝參加盛典時的裝扮。此畫用筆精斂工整,敷色華麗明豔,應是宮廷畫家精心創作的皇帝像上乘作品。

文 ◎ 白亞士



兩岸故宮首度合作的「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呈現雍正大帝使用的地圖、奏摺、繪畫、瓷器、瑪瑙、琺瑯等二百四十六組件文物,讓文物說話,全方位詮釋雍正皇帝。



受國際矚目的故宮跨年大展:「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是兩岸故宮首度攜手合作,有別於以往故宮多以工藝美術為主題,這次的以「人」為主,以雍正為研究重心,展場分「雍正皇帝的一生」和「雍正朝的文化藝術」兩部份,展出文物包括:地圖、奏摺、繪畫、瓷器、瑪瑙、琺瑯等二百四十六組件,故宮首創以兩岸院藏之清宮文物代替言辭,全方位來詮釋與解讀雍正皇帝。


《大清世宗憲皇帝本紀》。(故宮博物院提供)

展出以人為軸 以教育為本


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院長表示,「雍正」大展緣起於兩岸故宮皆曾以康熙、乾隆為題展出多次,對盛清三帝、具承先啟後的「雍正」卻付諸闕如,由於雍正從登基到賓天傳聞不斷,裨官野史有許多不同的述說,而院內研究清代史、清代工藝美術的同仁不少,院藏之雍正文物頗為豐富,正足以完整的鋪陳其一生的帝業與藝術品味。



故宮院長功鑫認為「教育」才是博物館的靈魂,典藏、研究、展覽、娛樂等功能也因教育而得以活化。(攝影/白亞士)

周功鑫希望藉此大展、讓文物自己來說話,在現世亂象橫生、政治貪腐的時代裡,讓觀眾經由參觀,研讀大展相關出版之書籍雜誌,重新來評價雍正帝的歷史地位。

故宮知性大展 萬言奏摺解謎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由於在位皇帝崇奉佛、道,深入經史,廣為吸收中原漢文化,並以儒治國,開創了清代初期至中期,長達一百三十多年的輝煌文治武功盛世。

清世宗雍正是清代歷史上最受爭議的皇帝,從四十五歲登基到五十八歲賓天(西元一七二三~一七三五年),在位短短十三年間、傳言不斷,民間野史與官方史料南轅北轍,呈兩極化的評價。

民間傳說中的雍正皇帝,是一位生性多疑、刻薄寡恩、手段殘酷、擅弄權術、酗酒好色、喜怒無常的皇帝。而史料上的清世宗,是一位勤於理政、勇於革新、剛毅果決、賞罰分明、講求務實、崇佛好道、品味甚高、具有承先啟後之英明君主。

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卻為後世留下洋洋灑灑數十萬言的「硃批奏摺」,這空前絕後的帝業,贏得了勤政皇帝的美譽,事過境遷、二百七四年後的今天,第一次由台北故宮公開這些歷史檔案,邀約全世界的華人共同批閱、審視這些親筆諭旨,透過文物解開歷史的謎、還原歷史的真相。

雍正對於輔佐功臣的整肅,如:年羹堯與隆科多,有許多人認為是「功臣」知道太多皇上的祕密,為了鳥盡弓藏而殺人滅口,但事實不然;雍正即位之初,對這兩位大臣極為寵信,不但委以重任、且受賞封贈,從雍正三年陜西涼州總兵宋可進的奏摺中,可以理解到這些功臣被處死的原因是:「仗功放縱」,由於恃功而驕、侵犯君權而招來殺機。

雍正:恩威並施 馭臣有術


君王剷除政敵、打擊權臣,依雍正自己的解釋多為:「抗違皇命,任意妄行」、「肆行悖亂,干犯法紀」、「密結匪黨,潛蓄邪謀」等罪,當允等宗室與年羹堯等大臣相繼去除後,對於忠貞不貳、實心為國的臣子,如:十三弟怡親王允祥,大臣田文鏡、楊宗仁等,雍正不吝誇獎、關懷備至且獎賞有加。



清,雍正三年,署陜西涼州總兵宋可進硃批奏摺,硃批原文:「知道了,用心做好官,操守要緊,不要仗著功勞放縱。如隆科多也,如年羹堯一般貪詐,負朕深恩,攬權柄,作威福,不堪的人。」(故宮博物院提供)

譬如:雍正八年,河東總督田文鏡獲得皇帝賞賜的鹿角與養益丹方,皇帝希望他年近七旬仍能得子。又如:依清宮規矩,滿人臣子對皇上自稱「奴才」,楊宗仁是漢人臣子,上奏時都寫「奴才」,雍正三番二次、不厭其煩的修正、批諭:稱「臣」得體。

綜觀雍正朝的君臣關係,他對待臣子賞罰分明,剛毅嚴厲中帶有至情至性的人味,以河南巡撫田文鏡奏摺中的批諭可以作結:

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的皇帝,
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大臣也。勉之!



胤禛:祥光煜爚 容貌奇偉


愛新覺羅.胤禛,生於康熙十七年(西元一六七八),為康熙皇帝三十五子中的第四位皇子,康熙六十一年(西元一七二二)雍正四十五歲登基皇位,卒於雍正十三年(西元一七三五),胤禛於圓明園逝世,在位十三年、享年五十八歲,死後追諡憲皇帝,年號雍正,廟號世宗。

胤禎一生與皇父康熙關係密切,民間流傳他篡改康熙遺詔,將「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于四子」,此次大展向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借展的〈康熙遺詔〉,裡面清楚記載「傳皇四子」,一下粉碎了傳言篡位之說。

《本紀》是傳統史書記載帝王生平大事的專書,《大清世宗憲皇帝本紀》,選自乾隆年所寫的初纂本,內容記載雍正皇的出身排行、母后封號等,有趣的是卷一文中描述胤禛出生前,母后受孕過程「夢月入懷,華彩四照」,而雍正誕生於半夜寅時,是夜「祥光煜爚,經久弗散,闔宮稱異」的種種瑞象,其後描述雍正容貌:

儀容奇偉、高挺鼻子、身材修長
雙耳豐垂、聲音洪亮、目光明亮有神。



出生種種瑞象、又具帝王相貌,這些似乎為胤禛後來取得皇位,於眾多兄弟宗室間能脫穎而出、埋下了伏筆。

文武撫育 受封贈賞


清代諸帝皆是熟讀經史、博學善學之士,宮廷內非常重視皇子們的教育,從六歲啟蒙讀書,不但滿漢兼習、且文武雙修;雍正從小蒙皇父康熙親自撫育,他的滿漢文造詣與經史子集,都受到康熙的肯定,在皇父的要求下,雍正自小勤臨書法,他善於模仿與體會,能融真、行二體入於規矩之中,當年曾受到皇父的嘉獎。

九歲時他隨康熙出巡,十九歲領正紅旗參軍,自此差勤不斷,二十一歲受封為貝勒,二十三歲賜宅第——即登基後之的「雍和宮」,三十二歲晉封雍親王;雍正於前半生歲月,培育出豐富的人生閱歷與處事經驗,為未來統理天下、勵精圖治打下深厚的基礎。


清,雍正,月白緞繡金龍銅釘棉甲。(故宮博物院提供)

人品貴重 戒急用忍

據《上諭》卷四十九記載,康熙:「朕之諸子,多令人視養,惟四阿哥(雍正)朕親自撫育,能體朕意,愛朕之心殷勤懇切,可謂誠孝。」

從展品中康熙賜贈胤禛的硯臺「松花石蒼龍教子硯」,硯背刻的銘文「一拳之石取其堅,一勺之水取其淨」,可以看出康熙皇父對雍正的勉勵與期許,頗有蒼龍教子、殷殷期盼之意涵。

雍正的誠孝與善體皇父的心意,也深深受到康熙的讚許,但胤禛早年個性喜怒不定,經皇父的諄諄教誨下,往後的居心行事也漸見穩定,即位後更無時無刻不遵循聖祖的教誨,「戒急用忍」便敬書於居室之所,日日觀瞻自警。

懸掛在雍正生活起居廳殿中的這塊掛屏——不只一片,依清宮造辦處活計檔的記錄,雍正元年製作銅胎吊牌與木作吊屏,雍正十年製作彩漆和琺瑯掛屏,由於雍正重視聖祖所賜的恩諭,且掛屏具有耳提面命之功效,他多次設計製作掛屏,卻皆以流雲紋為主體設計,此屏不但能讓我們鑑賞清初盛世的美術工藝,更可以呼吸到胤禛那精雅靜潔的藝術氣息。◇


清,雍正,木雕嵌琺瑯「戒急用忍」掛屏,長36.4,寬27.9,高1.3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雍正回憶當年藩邸時期:蒙聖祖垂訓,你很急,凡事只以忍好!因此朕刻「恩諭戒急用忍」六字於板,懸諸座之對面,時刻警惕,獲益不少!這掛屏看似平淡,卻蘊含精雅、細緻、靈動與渾圓的設計巧思,豐沛流轉的多彩雲紋飾片,加上結體工整緊湊的藍色篆字,整體觀之令人低迴盪漾,真是耐人尋味的一片東方座右銘。(攝影/白亞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