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競爭才有進步?

font print 人氣: 3056
【字號】    
   標籤: tags:

很多人以為人類的進步是由彼此競爭得來的,所以意識裡有一種願意與別人競爭的心態,認為競爭是一件正常的事,好像競爭的行為可以使人類進步,可是事實上人類的進步,真的只能由競爭帶來嗎?由競爭帶來的進步,真的能讓人類生活的品質提升得更高嗎?我想這是值得我們懷疑的地方。

自古以來有些讓我們生活便利的發明:蔡倫造紙,便利了人類的通信;張衡造渾天儀、地動儀,便利了人們對天體運行及天災的觀察;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讓印刷工作更為快速;諾貝爾發明炸藥,大大減低了硝化甘油運輸工人的危險性……。這些發明人的心態是什麼?仔細的想想,我們就能瞭解,真正能夠創造出讓人類生活產生突破性進步的發明,全都是為著他人的生活便利而想的,全都是出自一種無私為人的心理,他們未曾因自己的發明尋求自己的利益。而這些偉大的進步並不是靠人類的競爭行為才得到的,而是用一種無私無我,為人著想的心態,才能夠真正的帶來人類生活的進步。

再說說競爭真的能提高人類生活品質嗎?其實競爭本身就是一種為己為私的心理,就是一種執著,一種慾望,本身就不符合「真,善,忍」的宇宙特性,只是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為了自己的名利而和別人競爭,利用各種手段把競爭這種意識烘托得高尚而正當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達爾文的進化論提到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話,把競爭當作是生物的本性了,許多人也就因為認同了進化論而誤以為競爭是人類的本性了,再加上媒體、漫畫小說、名人語錄,等等的東西添油加醋的結果,導致現在許多人也都相信這一點了。然而競爭並不能夠提升人們「全面的」生活品質,並不能夠讓每一個人生活的更恬靜安適,因為競爭就是刺激人們慾望,加強自私心理的東西,這是不可能讓人心安定清靜下來的,反而會讓人生活得緊張忙碌,混亂不安。彼此的競爭還會不斷地積攢業力,迷失本性而不自知。

如果人們仍然帶著「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的心態繼續生活下去的話,人們純真善良的本性將會永遠被追逐慾望的偏誤思想所蒙蔽,永無清醒明白之日。

──摘編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隨著社會的繁榮進步以及家庭子女數目普遍減少,現代父母愈來愈重視孩子們的牙齒健康。
  • 〔自由時報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各位家長請注意!如果您曾經買過魚油膠囊或嚼錠給孩子吃,希望提升小朋友的腦力,帶動成績進步的話,今天起請不要再浪費錢了!
  • 18歲的華裔高中畢業生高曉彤(Deanna Ko),從148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獲得特林獎學金(Peter Terian Fine Arts Scholarship)一等獎5千美金,成為該項獎金的唯一華裔獲得者。
  • 名譽對外商來說非常重要。連章子怡的緋聞都能使請她做廣告的著名公司把合同轉移到別人身上,使她蒙受巨大經濟損失,更不要說那些請郭台銘加工電腦產品的世界著名廠商們,他們不可能不關注富士康的員工「自殺案」。

    實際上這些連環跳樓案和割腕自殺案是一場血腥的殺戮,是中方競爭對手為搞垮郭台銘、搞臭郭台銘,而有計劃的、裡應外合的、人為實施的謀殺案。

    要談清這個問題,還得從關鍵人物郭台銘說起。

  • (大紀元記者吳涔溪台灣台北報導)富士康接連自殺案件,在中共高層下令召回各大媒體記者後,趨向平靜。但對中共治下的「血汗社會」中底層工人悲慘命運的關注、對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深層經濟結構的討論,在各大國際媒體依舊方興未艾。

    與此同時,外界也指出,這波跳樓事件疑雲重重,政治力介入的斧鑿痕跡明顯,長期觀察中國政商結構的專家懷疑:富士康近期在大陸商場和對手間的競爭和法律訴訟,可能是這波「跳樓事件」導火線;突顯外資協助大陸企業壯大之後,一場國企競逐、取代、驅趕外資、台商的戲碼或許正在浮上檯面。

  • 以往認為是大手術的脊椎手術,現在藉由進步的微創技術,就能完成複雜的脊椎手術,讓原來的傳統大手術,變成老人家也可以承受的小手術。
  •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日電)鴻海富士康集團宣布調薪3成,超過市場預估,引發台商高度關注。不過,NB代工大廠廣達、仁寶、緯創等均表示,薪資水準具競爭優勢,不會跟進。
  • (大紀元記者平山加拿大埃德蒙頓報導)來自安大略省圭爾夫市的琳達.朱(Linda Zhu)和來自阿爾伯塔省埃德蒙頓市的凱瑞.孫(Kerry Sun)經過激烈競爭,囊括了第三屆加拿大蜜蜂大腦競賽( Canadian National Brain Bee) 的前二名。獲得第一名的朱將代表加拿大參加8月份在聖地亞哥舉行的國際「腦蜜蜂」競賽。
  • 21年前(1989年),北京彙聚了百萬學生、知識份子、市民,他們集體站出來,向中共當局和平請願,表達 追求民主,反貪污反腐敗的訴求。全國各地的民眾普遍回應。然而,中共保守派卻以政變方式,廢改革派,幽禁趙紫陽,然後對人 民的正義訴求答以血腥的鎮壓,舉國之殤,人神共憤。
  •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氣候變遷問題已是全世界必須共同面對的首要議題,立委與民間團體合作成立「台灣低碳競爭力對話平台」,希望讓環保議題透過此機制,促使產官學界針對低碳生活、綠能經濟等議題交換意見,以形成社會共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