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博覽

孔孟之道判釋(23)

三、孔學三大組成部分

我們說了孔子「知禮、知人、知天命」這三大學說,就知道孔子的為學宗旨是什麼了。他是以「知天命」作為最高理念,以禮作為實踐行為,以知人之辯作知識論來鞏固禮的實踐行為。這三者是互相連繫的有機體:不知禮,無以為立,做人就沒有立足點;有了禮,但不知人,不懂得辨別人世間的善惡、是非、小人、君子等,就不能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質,沒有崇高的道德品質,就失去禮與天命通達的橋梁。正如《中庸》所說的:「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1儒學的三大內容,就是「知禮、知人(知言)、知天命」。在我看來,後儒對孔子學說的解釋是有偏差的。孟子把孔子學說的內容理解為「仁、義、禮、智」四大部分,他把此比喻為人的「四體」。他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體也。」2後儒把儒學總括為「仁義禮智信」五字,大概來源於孟子這「四端」。但孔子雖以仁來貫穿其整個學說的內容,但其講的並不限於這「義、禮、智、信」。在《論語》裡,孔子講義不多,講「誠」,講「恭、寬、信、敏、惠」,講「小人、君子、士、鄉愿、黨人」等,何限於「義、禮、智、信」?如以《周易》、《大學》、《中庸》解孔子的學說,即是「知禮、知人、知天命」三大部分,孔子以仁來貫徹這三大內容。在整部《論語》,大部分是講「知人」學說。早在遠古的堯舜時期,帝王將相,就非常注重這個「知人」學說。《尚書.皋陶謨》有說:「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黎民懷之。」3堯年老用人不當,聽了百工的話,用鯀治水,非常失敗。後來舜帝善用人才,任人唯賢,治權獲得很大的成功。他用鯀的兒子禹治水就是一列。皋陶對禹說這番話,意在強調知人的重要性。後來的君師,都強調做帝王的要「知人」才算是一個明君。《論語.堯曰》說:「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在孔子時代,顯然也是非常重視這個「知人」學說的。孟子也強調他「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4荀子也非常注重講「辯言」,實質也是在講「知人」學說。不過孟子以義來「知人」,荀子則以禮來「知人」。前者注重內在的心性義理, 後者注重外在的禮法行為。兩者都是在說堯舜「知人則哲」的學說。

我之所以將孔子的儒學內容定為「知禮、知人、知天命」三大部分,是我讀《論語》後產生一個迷思:後儒說孔子的學說是講「仁、義、禮、智、信」,但我發現《論語》不單講這五者,還講許多做人的道理。特別是用「智、信」來概括孔子「知人」學說的內容最有欠缺。在《論語》裡,與其說講「智」的內容很多,倒不如說講「君子、小人」的內容更多;與其說講「信」的內容很多,倒不如說講「誠」的內容更多。而且還有講「士、鄉黨、孝、悌、勇、廉、恥、恭、寬、敏、惠、」等,這些都是孔子的「知人」學問。孔子的學生在《論語》最後章節以聖人堯曰「知禮、知人、知天命」來總結孔子的學說是有其深遠意義的:孔子自稱「述而不作」,表明這個道不是孔子自創,他是在發揚繼承聖人的道,其由來是有根據的。而孔子既已完成聖人所行的道,那麼孔子就同等於聖人堯的地位了。(待續)@

1《大學、中庸》,華語教學出版社,1966年第一版,91頁。

2《孟子》,臺灣智揚出版社,民國83年版,87頁。

3《尚書.今古文全璧》岳麓書社出版,2006年3月第1版,011頁。

4《孟子》,臺灣智揚出版社,民國83年版,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