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5耕地面積重污染 面臨糧食安全危機

人氣 17
標籤:

【大紀元09月19日訊】(大紀元綜合報道)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土壤研究專家多年的跟蹤研究發現,中國1/5的耕地面積遭受嚴重污染,中低產耕地占總面積的65%,而且耕地在逐年減少,人均耕地面積僅1.43畝。未來20年中國農業將面臨嚴峻挑戰,糧食安全沒有保障,同時威脅環境安全。

生產能力大於1000公斤/畝的耕地僅占6.09%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戴景瑞表示,預計未來中國人口以每年1000萬的速度增長,到2030年可能達到16億人口;那時,全國糧食需求將達到6.17億噸,糧食總產需要在目前的基礎上增長20%以上,肉、蛋、奶也分別要提高24%、28%、205%。

中共高層刊物《瞭望》雜志刊登記者孫英蘭的文章《中國耕地質量之憂》指出,耕地問題是中國農業面臨的巨大挑戰。中國人均耕地不到0.1公頃,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不到發達國家的1/4,只有美國的1/6、阿根廷的1/9、加拿大的1/14。而且耕地的分布和質量由集中、連片、優質逐步向破碎、零星、劣質轉變。全國生產能力大於1000公斤/畝的耕地僅占6.09%。

一位不願具名的農學家證實說,每年城鎮發展和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占用了大量高等級耕地,而補充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水熱、區位、地形條件相對較差的地區,總體質量不高。高等級耕地流失過快,補充耕地等級偏低,以次充好的情況很嚴重,耕地質量總體下降,已嚴重影響到耕地生產能力,威脅國家糧食安全。

此外,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突出。由於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亞硝酸鹽、重金屬等有毒物質進入食物鏈,危及人類健康。飼料安全和畜產品安全、動物疫病控制也是重要難題。

基礎地力不斷下降 「增肥低增產」唯一國家

據中國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近年來的調查顯示,全國各主要農區廣泛存在不合理耕作、過度種植、化學品投入過量,導致農田土壤耕層變薄,土壤板結,土壤生物性狀退化、酸化、鹽漬化,土壤基礎地力不斷下降,土壤污染問題十分突出。基礎地力是指不施肥時農田靠本身肥力可獲取的產量。

山東、雲南等省份一些蔬菜、花卉產區的農民不得不采取深翻底土、客土甚至更換地塊等方式減緩產量下降。

分析顯示,使用高氮化肥的國家中,中國是唯一的「增肥低增產」類型,2000~2008年九年中,中國的化肥總用量較90年代增長了35%,糧食單產淨增加315公斤/公頃。

德國、以色列、荷蘭在2000~2006年7年中氮肥總用量較90年代下降9%~26%,糧食單產增加約500公斤/公頃,屬於「減肥高增產」類型;韓國、丹麥、英國、法國在氮肥用量下降17%~33%,糧食單產增加為211~296公斤/公頃,為「減肥低增產」類型;越南、孟加拉、埃及、智利等國家同期化肥用量增加了20%~69%,糧食單產淨增加超過400公斤/公頃,最高達1173公斤/公頃,為「增肥高增產」類型。

按播種面積計算中國氮素化肥平均施用量分別是法國、德國、美國的151%、159%和329%,而糧食單產水平只有這些國家的1~3成。

1/5耕地被污染

研究顯示,污染土壤已占耕地面積的1/5,而且污染最嚴重的耕地主要集中在耕地土壤生產性狀最好、人口密集的城市周邊地帶和對土壤環境質量的要求應當更高的蔬菜、水果種植基地。

土壤污染主要來源於工業和城市排污,農田農藥、農膜等化學品的超高量和不合理使用,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高環境激素含量畜禽糞便和廢棄物的不合理使用。

資料顯示,目前中國農藥使用量已達130萬噸,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受農藥污染的耕地土壤面積達1.36億畝;地膜使用量達63萬噸,白色污染相當嚴重;畜、禽存欄量每10年增加1~2倍,畜禽糞便產生量已達到工業固廢量的3.8倍。在畜禽養殖業主產區,當地畜禽糞便及廢棄物產生量往往超出當地農田安全承載量數倍乃至百倍以上,造成嚴重的土壤重金屬和抗生素、激素等有機污染物的污染。

資料顯示,中耕地面積急劇下降,1996~2003年期間,由於建設用地等,全國耕地面積就減少近1億畝,平均每年減少0.8%。根據預測,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還將較目前減少7%,因而不可能靠擴大耕地面積實現不斷增長人口的糧食需求,而要實現90%的糧食安全保障率,糧食單產必須在現有基礎上提高30%,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相關新聞
中國缺糧  向菲租耕地受阻
中國耕地面積銳減 接近警戒線
誰養活中國?中國糧食安全受全球關注
德水利專家王維絡評論中國水土流失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