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失親童易生情緒病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06日訊】清明時節為家族人悼念、祭拜先人的日子,香港「贐明會」與中大社會工作學系一項研究發現,不少香港失親的兒童或青少年在面對親人去世後,在情緒、行為、社交或學業都會遇上困難,而近年因為喪親求助的個案更有上升趨勢,其中最年幼的求助個案才兩歲。喪親兒童求助有增加趨勢,研究機構建議家長對小朋友喪親後的反應,要多加關注。

贐明會跟蹤去年接獲的26宗喪親兒童求助個案,發現69.2%人喪親後會有情緒問題,包括抑鬱、容易憤怒或經常哭泣等;30.8%人則有尿床、怕黑、不肯獨自洗澡等行為問題。

今年1月1日起,贐明會正式開設名為「共童導過」兒童哀傷輔導服務,首3個月便已接獲20名個案,佔去年全年個案總數的75%,求助情況有上升的趨勢。贐明會相信隨著社會對喪親兒童需要的認識增加,這個趨勢將會繼續,估計本年全年的兒童求助數字,將會是去年個案總數的3倍,達80多人。

研究顯示,兒童和青少年面對親友離世,會出現不同方面的問題,包括抑鬱、發脾氣、對逝者產生憤怒、偷竊、與家人或朋友的關係轉差、逃學、不能集中精神、成績轉差等,原因是他們不懂表達及宣洩情緒,缺乏安全感。

贐明會又發現,部份家長會向兒童隱瞞死亡,以睡覺或去旅行等說法掩飾,令兒童更感混淆。該會指出,正確做法是解釋親人已經死亡,不會再回來,兒童如有需要,應接受情緒輔導,以接受親人死亡的事實,及學習如何表達情緒。

該會指出,本港普遍家長對子女或本身的身心需要缺乏認識,未能協助子女渡過哀傷,令喪親兒童出現問題。同時,本港亦缺乏提供相關專業服務的機構,使不少有需要的家庭,得不到適當的幫助。

該會建議增加兒童、家長及社會大眾對喪親反應的認識,和雙線介入,同時支援喪親兒童和青少年及其家長,以協助他們渡過哀傷和克服各種困難。

有學者建議政府考慮將生死教育納入教育範圍,讓小朋友早些認知生命與死亡的意義,並學習如何宣洩情緒,減低喪親所帶來的打擊。◇

相關新聞
921失依兒勉勵88災童走過傷痛
走出喪母痛  蕭亞軒代言婦癌防治
研究:摯愛死於醫院  給生者更多痛苦
忍喪親痛  士官潘國清八八救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