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重新上架 台食品公會:需識別標誌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5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越來越多含塑化劑飲料、食品被檢驗出來,風暴席捲整個食品業,台灣食品業公協會表示,問題產品已下架回收,而誤用有害添加物的食品改正後再上市時,會更換包材、顏色、識別標誌或明顯標示,讓消費者可辨識,保障食品安全。

台灣食品業公協會30日召開記者會發表共同聲明,5大食品公會,包括飲料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忠義、罐頭食品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天賜、糖果餅乾麵食工業同業公會潘明哲、食品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詹岳霖、食品良好作業規範發展協會理事長魏應允連袂出席。


台灣食品業公協會30日召開記者會發表共同聲明表示,問題產品已下架回收,而誤用有害添加物的食品改正後再上市時,會更換包材、顏色、識別標誌或明顯標示,讓消費者可辨識,保障食品安全。(攝影: 林伯東 / 大紀元)

源頭管理 鼓勵自主認證

聯合聲名指出,下架回收含黑心塑化劑食品,尚有庫存或備料者應妥為封存,若已被相關單位查驗及後續處理;並將協助受害業者,對違法添加物業者求償;並建議政府輔導業者建立產品履歷,建立「產品履歷」制度,以落實食品添加物源頭管理,及推動食品添加物工廠自願性GMP認證制度。

工業局副局長周能傳談到,過去沒有檢驗出來,是指針對能添加的查驗,違規添加物,並沒有列在查驗項目中,沒想過不肖業者竟會加入不能在食品添加的東西,根據這次經驗後,未來將會研究如何加強取締的,

有媒體提問,食品業者自身應注意這些原料來源,而不能總是以受害者自居。對此,周能傳回應,將以政府管制、輔導業者自主管理為方向,替民眾把關。他舉例,未來將加強原料的源頭管理,加上GMP認證從上游自主管理,以上中下供應鏈多管齊下方式杜絕。

經濟部次長黃重球也強調,塑化劑造成社會的不安,將輔導業者做源頭管理,並加強檢驗能力,重建消費者信心,建立完整食品履歷制度。

食品藥物管理局北區管處主任潘志寬說,環保局應主動通報這些管制毒物流向,讓業者明暸那些原料可以使用。塑化劑等於是一場災難,幾乎各部會都總動員,現在以恢復食品聲譽,維持市場秩序為首要。

問題飲料只占1%

在業者災損方面,目前還在統計當中,陳忠義表示,包裝飲料一年產出約225噸,發生問題的只有運動飲料和其中一種蘆筍汁2種,僅占總產量的1%,99%都沒有問題,所以損失不大,31日各衛生單位稽查後,架上飲料應該都是安全的。

許多業者因為來不及在期限內拿到認證,而急得跳腳,陳忠義則說,除了檢驗報告之外,若真來不及還可以先以切結書方式來聲明,或是以源頭廠商的檢驗報告為主。

魏應充則提到,現在食品檢驗量大幅增加,希望政府能協調擴增檢驗容量,以滿足食品業者的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