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典故

中華民族的標誌和象徵--華表

華表是中華民族一種古老的傳統建築形式,起源於上古的堯舜時期。在古代的橋樑、宮殿、城垣或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不單是古代帝王宮殿外的裝飾品,也是提醒古代帝王勤政為民的標誌。

華表的始源和發展

華表作為道路標識和供路人留言之用的巨大柱狀建築物,迄今已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早期的華表是人們在交通要道設立的一根木柱,並「以木貫穿,柱頭四出」,名為「桓」,用於識別和標誌道路,這是華表的雛形。

後來的郵亭、傳舍也用它作標識,被稱做「桓木」。據史書記載,堯時即出現以橫木交於柱頭的「桓木」,用於指示大路的方向。

華表在上古時又名「表木」、 「謗木」。《呂氏春秋》曰:「堯有欲諫之鼓,舜有誹謗之木」。原來誹、謗二字的古義相同,均指「言其過失」,或者說「直言批評」,與諫言屬同一含義,並無後世「無中生有,惡意中傷」的貶義。

相傳,堯、舜為了納諫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樹立木柱,讓人在上面書寫諫言,也就是鼓勵人們提意見。晉代崔豹在《古今注.問答釋義》中說:「程雅問曰:『堯設誹謗之木,何也?』答曰:『今華表木也,以橫木交柱頭,狀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謂之表木,以表王者納諫也,亦以表識衢路也。』」

因為古時的「桓」與「華」音相近,「桓木」、「表木」的稱謂就慢慢演變成了「華表」。

後來,華表的「謗木」作用漸漸消失,上面不再刻以諫言,而為象徵皇權的雲龍紋所代替,成為皇家建築的一種特殊標誌和裝飾性的附屬部分。流傳至今最富盛名的當屬北京明清故宮天安門前後的兩對漢白玉華表。在明十三陵、清東陵、清西陵以及盧溝橋等處也可以見到類似的華表,但造型略有差異,瑞獸有所不同。

皇家建築特殊標誌和裝飾

華表一般由底座、蟠龍柱、承露盤和其上的蹲獸組成。柱身多雕刻龍鳳等圖案,上部橫插著雕花的石板。底座是須彌座或蓮花座,底方盤圓,象徵天圓地方。

北京明清故宮「承天門」(即今「天安門」)前後的漢白玉華表,建於明永樂年間,迄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每根漢白玉華表由須彌座柱礎、柱身、承露盤和蹲態的瑞獸組成,通高為9.57米,其直徑為98釐米,重約20多噸。

華表柱頭上是圓型承露盤,盤上蹲一瑞獸,名字叫「犼」。「犼」是一種形似犬的瑞獸,性好望,根據所在方位的不同,表達的意義也不相同。天安門後面的一對華表上的石犼面朝北方,望著紫禁城,寓意是希望皇帝不要久居深宮不知人間疾苦,應該經常出宮體察民情,所以稱「望君出」。而天安門前面的一對石犼面朝南方,寓意皇帝不要久出不歸,故而稱「望君歸」。

華表筆直挺拔的柱身呈八角型,在層層回環不斷的雲朵石柱上,一條巨龍盤旋而上,鱗角崢嶸,臂爪勁健,龍身外佈滿雲紋,雕飾得綽約生動,躍然飛舞,給人以玉龍翱游雲天之感。在雕龍巨柱頂端,橫插著一塊白石雲翅,呈朵狀,上面雕滿祥雲。遠遠看上去,華表好像直插雲間,給人一種莊嚴古樸的感覺。

華表的基座為須彌座,這是借鑒佛教造像的基座形式,而且在基座外添加了一圈石欄杆,欄杆的四角石柱上各有一隻憨態可掬的小石獅,頭的朝向與上面的石犼相同。欄杆不但對華表起到保護作用,還將華表烘托得更加高聳和莊嚴。

古樸精美的華表與中華民族,及中國的傳統文化已經緊緊聯繫在一起,並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標誌和象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