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反聖嬰或增加流感爆發機會

人氣 5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編譯報導)美國科學家發現反聖嬰現象(又譯拉尼娜,La Nina)「可能」增加新型流感大爆發的機會,不過目前還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兩者有必然的關係。

據BBC報導,科學家觀察到,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1957年的亞洲流感、1958年的香港流感和2009年的豬流感,4次流感大爆發之前,都曾出現反聖嬰現象。這些流感的共同特徵是出現人類還沒有免疫力的新型病毒株。

新病毒最典型的成因,是兩種已有病毒同時感染一隻豬或一隻鳥,它們就可能交換基因物質形成新的種類。

聖嬰(又稱厄爾尼諾,El Nino)、反聖嬰對氣候、大氣壓力的影響統稱為「聖嬰-南方振盪」(ENSO)。哥倫比亞大學的學者夏曼(Jeffrey Shaman)說:聖嬰-南方振盪現象影響了世界的降雨、溼度,但它在世界各地的表現多所不同,沒有共同的樣貌。《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的研究推測,攜帶病毒的鳥類可能在反聖嬰現象時改變遷徙路徑。

研究發現,鳥類在聖嬰現象時,其遷徙路徑、停泊點、蛻變時間都會跟反聖嬰有所不同。科學家推測,反聖嬰現象讓平時沒有接觸的鳥類聚在一起,產生了交換基因的機會。

然而,反聖嬰現象出現的時間,並不必然伴隨著流感爆發,因此勢必還有其他因素牽涉其中,只能說,氣候的改變可能增加大流行的機率。

如果2009年的豬流感也適用這個模型,那麼豬身上應該也有類似的新病毒產生模式。候鳥可能在遷徙途中經過飼養家禽的農場,而在開發中國家,農場常常同時飼養了雞、鴨和豬。科學家推測,病毒可能因此有機會交換基因。

夏曼表示,現在把反聖嬰現象當成預測流感的工具還言之過早。不過,鑑於近幾年的多次流感,人、豬、鳥類及病毒都已在監控之中。未來將會知道這個假設是否正確。

聖嬰現象係指東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的不正常升溫現象。東太平洋的漁民發現,這個情形每隔幾年就會出現,又由於它通常發生於聖誕節附近,所以漁民以西班牙語「男嬰」命名之。若該區出現低溫水流,就以女嬰或反聖嬰現象稱之。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若反聖嬰再來 港冬凍且乾
反聖嬰現象發威 美國北冷南暖
學者:今年反聖嬰 冬天恐會很冷
反聖嬰捲土重來 影響料較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