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邀參加美國之音「時事大家談」節目

黃慈萍:「六四」23週年,中國人是否忘記?

黃慈萍

人氣 8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6月19日訊】今天6月4日,是1989年中共鎮壓民主運動的血腥事件的23週年,但是「六四」仍然是中國當局禁忌的敏感話題。如今中國年輕一代有多少人瞭解當年那場震驚世界的風波?二十多年來,以「天安門母親」為代表的民間團體為平反「六四」奔走呼號。處在權力交接的北京最高層會不會重新評價「六四」?

2012年6月4日,美國之音邀請曾任全美學自聯主席的黃慈萍女士和非政府組織公民力量的韓聯潮博士一起參與討論這個由林森主持的一小時長的「時事大家談」叩應節目。

節目首先播出了美國之音駐香港記者黎堡就香港六四紀念23週年活動的專題報導。另外還播出了對學生運動領袖王丹及北京之春主編胡平的專訪。

在討論時,黃慈萍開門見山地指出,23年來,人們並沒有忘記六四。她舉例說,這些年來,全美學自聯每年六四都要舉行紀念活動。她又舉例說,魏京生基金會有關六四的文獻片已經上網,這3年來的訪問量有好幾十萬,許多都是從中國大陸來的。這說明,人們非常想瞭解歷史真相。

黃慈萍還指出,六四對中國民主進程的很重要的一個貢獻是:以前人們還希望共產黨平反、開恩,因為他們對共產黨的制度還抱有信心。但共產黨用六四屠殺,用血喚醒和教育了人民-我們必須自己來爭取民主與自由,而不是寄希望於共產黨身上。

黃慈萍進一步指出:六四的教訓之一就是:寄希望於所謂的黨內改革派是行不通的。比如趙紫陽雖說是所謂「開明」的官員,但其實他還是有「黨性」的底線,這使得他最後情願保持沉默,也沒有能堅定地和人民站在一起,反抗暴政和屠殺。其實當時,絕大多數人包括黨員和軍人都拒絕屠殺。人民子弟兵怎麼能屠殺人民?因此許多人還受到了懲罰。從陳希同、李鵬、楊尚昆等在六四鎮壓的反應上,說明這些決策和執行人心裏都很有愧。這也說明這個問題上的民心所向。

韓連潮指出:六四的教訓之一就是當時的公民社會還未形成及學生自身素質的問題。

就重新評估六四的時間表,韓連潮表示,改不改革,共產黨都是死路一條。黃慈萍表示:共產黨其實不願主動進入民主進程。改革的時間表其實是由共產黨決定,它要選擇是長痛還是短痛。但其上層領導人還想進行一黨專政,結果就會是人民起來造反。如果中共主動些,人民可能還會原諒他們一些。所以現在正是共產黨應做出一個明智的選擇的時候。

聽眾們紛紛譴責中共一黨專制,並告誡大家千萬不要對中共保持幻想。更有聽眾指出,中共不僅搞專制,還有很大的欺騙性。作為一個利益集團,中共不會輕易放棄一黨專制。

就有關溫家寶提出平反六四及政改的傳言,黃慈萍告誡人們不應只聽他說甚麼,更重要的是看他做甚麼。而韓連潮則強調:中國民間力量還不足,還不夠,人們只在乎賺錢,需要把所有的包括黨內的民主力量都團結起來。

就一位聽眾有關奧巴馬政府向中共屈服的話題,黃慈萍回應道:不僅僅是奧巴馬當局,現在的歐美政府普遍都有這種傾向。這是因為西方的大企業喜歡中國的「低人權優勢」,好賺大錢。他們轉過來為中共遊說,要求西方政府不關心中國的人權和民主。

黃慈萍和韓連潮還就中國的知識份子的角色表示了不同看法。黃慈萍認為,1989年的教訓之一是學生還不成熟,而知識份子作為精英在當時沒有起到應起的作用。中國公民社會的問題是中共這些年來一直壓制公民權利和公民社會。中共政府是真正的罪魁禍首。黃慈萍進一步指出,中共用「三個代表」收買知識份子,把他們變成御用文人。而一般中國的老百姓卻是相當有覺悟的。像六四大屠殺,這是一個不需要知識份子來告訴大家,人們也知道是錯的事情。問問北京市民,他們都是反對殺人的。除了鄧小平,有良知、有人性的人都知道殺人是不對的,而並不需要知識份子來闡明。

黃慈萍最後回應一位聽眾說:中國的事情還是需要中國人自己來做。我們不能寄希望於共產黨良心發現,但我們可以推動他們。她特別強調:徹底解決六四問題的前提是必須結束中共一黨專制。否則,就是給六四平反了,也並非是真正地解決了問題,中共還是可以隨時進行鎮壓。

在最後的討論時,美國播放了全美學自聯2012年在華盛頓舉行的六四紀念活動。

相關錄像:
http://www.weijingsheng.org/interviews/interviews2012/HuangCOon64Massacre 120604VOAprogram1.mp4

http://www.weijingsheng.org/interviews/interviews2012/HuangCOon64Massacre 120604VOAprogram2.mp4

(轉載自魏京生基金會www.weiji ngsheng.org)@

相關新聞
芥子:六四八九悟玄解
貴州異議人士:今年六四監控力度更大
法廣:應更關注李旺陽式的六四無名英雄
王超華:工運領袖李旺陽與六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