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言相勸

周垂綸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昨日,選礦廠三車間的一位班長遇到我,問我:「你們公司沒給你準備吃的嗎?」我說:「準備了一些。」他說:「人家別的公司來人監料的時候,公司什麼都給買。既然你們公司不多給你買吃的東西,你就不必一個小時一採樣(監料工作的一種),別總是那麼賣力氣給他們幹。」

我聽了笑笑說:「其實多幹點兒也累不著。公司是『摳門』了一點。可是我沒有想很多。想當初第一次在這裏接樣的時候還什麼待遇都沒有呢,也挺過來了。」那位班長一看無可奈何的走了。

其實在當今社會像這位班長一樣的「好心人」可以說比比皆是。他真的為你好,為你打抱不平。可是他這種方式無意中就增強人的攀比心,有時反受其害。

有的時候我常想,古代人們道德標準很高的時候,一個人遇到不公,別人會勸他要韜光養晦,要懂得忍辱,因為只有做到忍辱,才可負重,才能堪當大任。而那些從中挑撥是非的人就會被稱為「小人」。而今天在道德標準扭曲了的時代,再談這些的時候,一般人遇到不公的時候,就會有所謂的「好」心人的幫腔,讓你討回公道或者採取一定的消極方式的措施來應對這種不公。

這種「好事」者與有「正義感」的人其實是有嚴格區別的。

有正義感的人為的不是哪個人,而是一件事情的是非曲直,維護的是社會公益,而這種「好事者」完全用自己的想法來衡量一切,那種看似「氣不公」其實是對人利益和感受而言,而維護的不是社會公益——人都應該遵守的標準。

就如同上文提到的班長。拿監料這份工作來說,是駐外,但是監料是作為公司職員的一份份內工作。沒有哪一條規定說,公司必須給監料人員買吃的。有的時候是公司老總或哪一位領導體恤員工,而額外的買了一些。那是領導有那份心思。而很多人卻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了。如果不給那就消極怠工。那怎麼行呢!

其實事情雖然不大,可是如果細細的想一想,此類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實在是太多了。

很多事情其實壞就壞在這些貌似「好心」的人身上。也許他們的出發點也的的確確是出於好心。但是如果經他們這樣一挑唆,有的人意志力不強的話,那就真的會中套,而採取一些不該有的措施或方式。結果自己反受其害。在各類新聞媒體中報導的那些走上邪道的人背後很多時候都有一個或幾個挑唆者。

人生在世,無論做什麼都一定要做到心裏有數。也就是說,都得要明白事理,明白做為一個人究竟是應該是怎樣的一種做法,這件事應該是一個怎樣的處理方法才妥當。 只有堅持原則,才不會為外界的環境所薰染,才能沉著理性的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份內之事,才會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少走彎路,少摔跟頭。

所以面對別人的「好」言相勸的時候,心裏要有一把衡量是非與好壞的尺子,才能辨別真正的好和真正的壞,才不會為表面的假象所動。

──轉載自看中國論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諾布爾的先生喬(Joe Kuniach)退休前是一位工程師。他說,演出非常好看。服裝優雅,很特別。演出充滿了歡樂。
  • 在人類政治文明進化史上,聯合國安理會第1970號和1973號決議,具有偉大的里程碑式的正面意義。2月26日,安理會全票通過的第 1970號決議,決定對利比亞卡扎菲政府實施三項制裁:武器禁運,禁止卡扎菲和家人及16名親信出國旅行,凍結相關人員的海外資產;並決定以涉嫌反人類罪將利比亞當局提交海牙國際刑事法庭進行處理。3月17日,安理會以10票贊成、5票棄權通過的第1973號決議,決定在聯合國成員國——利比亞上空建立禁飛區,目的是為了保護利比亞平民不遭受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軍隊的襲擊。決議授權聯合國其它成員國「採取一切必要手段」執行禁飛令。
  • 高齡化社會來臨,但根據主計處統計,退休年齡卻有逐年下滑趨勢,工作至60歲才退休的上班族已不到四成,如果以活到80歲來看,退休後還有超過20年的生活要過,因此退休理財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議題。
  • 進入秋天,從養生的角度來看,「潤肺解秋燥」是主要的原則,那麼具體上該怎麼吃才能健康?
  • 體型肥胖者:宜穿墨綠、深藍、深黑等深色系列的服裝;體型瘦小者:宜穿紅色、黃色、橙色等暖色調的衣服,暖色和明度高的色彩有膨脹感。
  • 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理想房產是很多人的夢想。不過,由於該決策數額巨大,買家需非常謹慎才可順利完成。下面是買房過程中的幾個重要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情,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多數病患被告知罹患慢性腎臟病時,疾病已惡化至需要立即洗腎的階段,再加上不正確的飲食習慣,三餐外食的比例提高,更加速疾病惡化,因此飲食管理成為控制慢性腎臟病的必要條件。
  •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朋友們, 法輪功講真相、反迫害已有13年了。13年來,中共迫害的並不簡單是法輪功學員的身體,中共要摧毀的也不簡單是法輪功的煉功形式,中共要迫害和摧毀的人類道德良知的底線,而「四二五」要維護的正是人類道德良知的底線。
  • 澳洲聯邦律法部長羅克松(Nicola Roxon,)近日宣佈,澳洲將對國家隱私原則進行改革,其中包括澳洲隱私專員將獲得更大的調查權和解決關於侵犯隱私的投訴,同時在瞭解和糾正信用報告機構所掌握的個人資料和信息方面,消費者也將擁有更大權力。
  • 在家庭生活中,我們無法避免因為某些事情與另一半發生爭吵,如果是發生在小孩面前,小孩很容易會理解成爸爸媽媽是因為彼此而情緒失控。實際上,這些爭吵很可能會驚嚇到孩子,並造成心理陰影,但同時,它也可能成為無價的教學工具。在吵架的時候,請記住以下的九大原則,也許你能讓你的小孩從父母的爭吵中得到學習的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