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冠小組第二輪:拜仁客場3:1完勝曼城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0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熔石綜合報導)本週中,歐冠聯賽小組賽進行了第二輪較量。在焦點中,衛冕冠軍拜仁慕尼黑戰力遠遠高出一籌,在客場3:1完勝曼城;梅西缺陣,內馬爾挑起大梁,助巴塞羅那客場1:0小勝凱爾特人。

曼城在主場完敗 被拜仁羞辱

拜仁慕尼黑和曼城的對決是本輪的焦點戰役,兩傢俱樂部有著市值8.4億英鎊(9.6億歐元)的豪華陣容。結果拜仁在客場3:1的完勝對手。也許這就是希望拿到冠軍同衛冕冠軍之間的差距。

上半場,「刀疤臉」裡貝裡突施冷箭,助拜仁取得1-0領先。而曼城在自個兒主場的控球率竟然只有24.7%。到了下半場第65分鐘時,「藍月亮」已經淨吞三蛋,此時拜仁邊鋒羅本個人已有了6次打門,居然比曼城全隊的總計還多。慘不忍睹的數據有很多:全場射門次數拜仁20-9曼城,贏得對抗次數60-40,傳球次數拜仁690-332曼城,全場控球率66.4%-33.6%,傳球成功率88.8%對79.2%。若不是拜仁主帥瓜迪奧拉後來撤下了羅本和「小豬」施魏因斯泰格明令收兵,對曼城來說,比分和場面估計還會難看下去。

本場比賽也是佩萊格裡尼(Manuel Pellegrini )與瓜迪奧拉(Josep Guardiola)的交鋒史上第九場較量,「工程師」一平八負無一勝績。此戰過後,曼城歐戰20場主場不敗記錄被終結,主場戰德甲球隊3勝2平不敗記錄作古,近三個賽季首次嚐到歐冠小組賽在主場失利。本賽季在英超,曼城已遭兩場敗仗,佩萊格裡尼的威望和人氣正在遭遇挑戰,對於阿布扎比財團而言,絕對無法忍受「藍月亮」連續三個賽季折戟小組賽。

上賽季歐冠半決賽拜仁7比0狂掃巴薩,將「宇宙隊」打回地球。而前巴薩教頭的瓜迪奧拉在親自拾起拜仁的教鞭後,用的雖然是海因克斯的老班底,卻已經在逐漸融入自己的指教理念,將拜仁的硬朗球風裡融入了西班牙式的柔情。或者說,瓜迪奧拉把拜仁的硬朗踢法融入了巴薩對比賽的控制力。

從運營到青訓,再到球隊的戰績,現在的拜仁堪稱全世界俱樂部的楷模,歐冠改制以來,還沒有一支球隊能夠衛冕,但四年三進決賽,並於上賽季奪冠的拜仁很有可能去完成這項壯舉。

巴薩兩連勝 內馬爾挑大樑

H組,巴塞羅那客場挑戰凱爾特人,在梅西因傷缺陣的情況下,內馬爾承擔起了責任。他的突破、射門、傳球,引領著巴薩1:0小勝對手,繼續前行。

在比賽中,內馬爾展現出了令人稱讚的品質,儘管他只有21歲,是巴薩場上年齡最小的球員,但他與梅西一樣,有著低調的表現,面對對手的侵犯,巴西人表現冷靜,不被激怒,更不會被恐嚇到。數據顯示,內馬爾全場比賽,5次射門,1次間接助攻,4次傳中,1次為隊友製造機會,90次觸球,62次傳球,傳球成功率87.1%。內馬爾全場共24次於對手一對一,14次成功,而他也是被侵犯最多的一個,4次被侵犯,並造成凱爾特人隊長布朗得到一張紅牌。

第75分鐘,巴薩反擊中,內馬爾在最前方拿球,控制住球之後,他向右送出穿透傳球,桑切斯插上後在禁區右側傳中,法佈雷加斯在門前6米處頭球破門。雖然本人沒有進球,但並不妨礙內馬爾成為場上主角。不過,內馬爾依然保持著謙虛的個性:「我不是球隊的領袖。每個人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我很高興能幫助球隊。」

H組另一場比賽,AC米蘭客場憑藉著巴洛特利在補時的點球,以1:1逼平阿賈克斯,雖然AC米蘭在上半場控球率一度只有三成,沒有一腳攻門。但AC米蘭主帥阿萊格裡仍然表示球隊踢得不錯,取得的一分也有利於球隊的出線形勢。

兩輪過後,巴薩兩連勝拿到6分、AC米蘭4分、阿賈克斯1分、凱爾特人0分。巴薩出線形勢一片明朗,其餘三支球隊呈現爭奪第二名的局面,而且三隊皆有可能成為首支出局球隊。

歐冠小組賽第二輪戰報

A組:頓涅茨克礦工(烏克蘭)1:1曼聯(英格蘭);勒沃庫森(德國)2:1皇家社會(西班牙)。

B組:皇馬(西班牙)4:0哥本哈根(丹麥);尤文圖斯(意大利)2:2加拉塔薩雷(土耳其)。

C組:巴黎聖日耳曼(法國)3:0本菲卡(葡萄牙);安德萊赫特(比利時)0:3奧林匹亞科斯(希臘)。

D組:曼城(英格蘭)1:3拜仁慕尼黑(德國);莫斯科中央陸軍(俄羅斯)3:2比爾森勝利(捷克)。

E組:布加勒斯特星(羅馬尼亞)0:4切爾西(英格蘭);巴塞爾(瑞士)0:1沙爾克04(德國)。

F組:阿森納(英格蘭)2:0那不勒斯(意大利);多特蒙德(德國)3:0馬賽(法國)。

G組:波爾圖(葡萄牙)1:2馬德里競技(西班牙);聖彼得堡澤尼特(俄羅斯)0:0維也納奧地利人(奧地利)。

H組:凱爾特人(蘇格蘭)0:1巴塞羅那(西班牙);阿賈克斯(荷蘭)1:1AC米蘭(意大利)。

相關新聞
英超第38輪展望
英超收官 阿森納保歐冠 弗爵爺尷尬謝幕
拜仁擊敗多特蒙德登頂歐冠 劍指三冠王
「太激動了  拜仁贏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