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灣區評論

王駿:若兵馬俑是活的 會問他甚麼?

人氣 5

【大紀元2013年02月25日訊】中華的祖宗給我們後代留下的太多東西。其中中餐讓華人走遍天下都有生活的手藝絕活,到處可以落地生根;而兵馬俑奇觀則讓世界不敢小覷中華古文化的輝煌。此番在舊金山的中國兵馬俑展覽,也將讓這裡的西人和華人們,大開眼界,近距離觀賞這一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中前來的貴客。

筆者曾去過坐落在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臨潼附近的兵馬俑坑。那整支地下軍隊的氣勢,還真的像那麼回事,從中可以一窺昔日王朝的輝煌,可以想像2000年前奮擊百萬、氣吞山河的磅礡的秦軍軍威。而眼下的兵馬俑坑中埋下的多少歷史的疑團,卻讓人唏噓。

此番舊金山的中國兵馬俑展覽中,主辦單位專門用演員扮成「活兵馬俑」。這個創意,又勾起了筆者往年的情懷:如果兵馬俑真的能活過來,你該會問他甚麼問題?

除了裝束、神態、髮式、手勢、面部的表情、各有差異兵馬俑外,俑坑中的銅車馬也是一絕。其工藝之複雜,製作之精巧,讓現代技藝也不禁肅然起敬。兩部銅車馬共有5000多個銅、金、銀的零部件,無論是大至2平方米以上的篷蓋、傘蓋及車輿、銅馬、銅俑等,還是不足0.2平方米的小攸勒管都是一次鑄造成型。那馬脖子下懸掛的纓絡,全是採用一根根細如髮絲的銅絲製作而成,銅絲表面無鍛打痕跡,粗細均勻,其工藝到現在還是一個迷。

兵馬俑攜帶的一批青銅劍,它們的製作工藝更是轟動了世界。讓世界轟動的原因有三個:

一是這些長度為86公分、共有8個稜面的青銅劍,其8個稜面誤差不足一根頭髮絲。

二是這些劍出土時,青銅劍結構緻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它們在黃土下沉睡了2200多年,出土時依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原來,劍的表面有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而「鉻鹽氧化」處理方法,是近代才出現的先進工藝,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先後發明,並獲專利,但防銹效果一般只有60年。

三是這些劍具有「形狀記憶合金」性質。原來,一把青銅劍被一尊重達150公斤的陶俑壓彎了,其彎曲的程度超過45度,當考古人員移開陶俑之後,令人驚詫的奇蹟出現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銅劍,竟在一瞬間反彈平直,自然恢復。這種當代冶金學家夢想的「形狀記憶合金」,竟然出現在22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裡。

古代的技術是如何得到的?「鉻鹽氧化」、「形狀記憶合金」是如何實現的?要問的當然還有許多。其實,筆者倒是一直有一個大疑問。那就是為甚麼古代皇帝要建如此堂皇的陵墓,就像古埃及的金字塔?難道那只是為了虛擬的消遣?還是古代真有一些高士,就像《燒餅歌》的作者劉伯溫等,可以看穿人世古今,參透龍脈皇氣,建陵墓和地下大軍以穩固江山、或者威震下界?

看著2200年前的兵馬俑,那真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封信,只是我們還沒有完全讀懂,想必我們也沒有必要裝懂或狂妄。倒是還有一個感嘆,兵馬俑最早的發現是在1974年,全面開放是在1979年。如果,兵馬俑的發現和展覽是在1966年文革以前,不知道這些「代表舊社會的瓦」,還可不可能留到今天?他們會不會也是所謂的「四舊」,被片瓦不留。

(責任編輯:洪逸夫)

相關新聞
王駿:縣警長馬格林利是不是被政治報復?
王駿:中國城奇事循跡
「秦朝巨人」身高2.5米 兵俑腋下工匠留名
組圖:秦始皇-地宮與兵馬俑大揭秘特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