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組圖:陳天陽刀劍展 曾幫蔣公保養刀劍

人氣: 61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3年09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誰與爭鋒——陳天陽刀劍創作紀念展」即日起至11月17日於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少林嶺南派鑄劍一代宗師陳天陽(1940-2011)從先總統蔣中正三軍統帥劍的扣環開始修護刀劍,之後陸續幫蔣公保養收藏的刀劍。他是臺灣以刀劍藝術,榮獲多次國家工藝競賽前三等獎的唯一得主。

抗戰勝利紀念,蔣中正披掛彩帶勳章及佩劍的大元帥英姿,照片上為蔣中正親筆題贈的墨跡。(攝影:鍾元翻攝/大紀元)

陳天陽(1940-2011)幫蔣公保養收藏的刀劍

陳天陽(1940-2011),臺中沙鹿人,就讀臺北建國中學夜間部時,他在對面的植物園內巧遇穿著唐裝,幫人補缸補甕的了圓大師,當時已75歲了,相處3個月後,陳天陽鼓起勇氣請了圓師父收他為徒。

劍的各部名稱。(國立歷史博物館)

刀的各部名稱。(國立歷史博物館)

了圓大師是清末廣東曲江曹溪南華寺正宗少林兵器主行「法雨上人」的大弟子,精通各項兵器,更為該派鑄劍傳人,了圓大師曾因考上文秀才、武舉人,先後擔任清廷千總、兵備道守備、兵器廠監督等職,對刀劍冶製及使用技術精實廣博。

歷代十大名劍系列-單鋒龍虎劍(國立歷史博物館)。(鍾元翻攝/大紀元)

歷代十大名劍系列-昆吾劍(國立歷史博物館)。(鍾元翻攝/大紀元)

陳天陽被了圓大師收為入室弟子,承繼少室穎谷嶺南鑄劍法。他每天早晨起床後固定練查手、探腿、羅漢拳、滾翻,也學了劍法、拳術、棍法等。師父告誡他鑄劍第一要件就是要能吃得起苦,此外一定要常在自然的環境中修養身性、開闊心胸,有這種修習之後,才能打出一把好劍,真正學習鑄劍,比練劍要難上許多。

歷代十大名劍系列-三才尚方劍(國立歷史博物館)。(鍾元翻攝/大紀元)

歷代十大名劍系列-青萍劍(國立歷史博物館)。(鍾元翻攝/大紀元)

陳天陽跟隨了圓大師8年,一起雲遊四方為人修護寶劍,走遍臺北市大街小巷和全省各地,最常停留的地方是牯嶺街、和平東路、南海路一帶;因為住了不少高級將領,收藏的古刀劍也多,經常得做保養,比較有生意做。

歷代十大名劍系列-南斗五星降龍劍(國立歷史博物館)。(鍾元翻攝/大紀元)

歷代十大名劍系列-六和純陽劍(國立歷史博物館)。(鍾元翻攝/大紀元)

陳天陽潛心修習各類刀劍修護、製造,兼習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醫理、武術。當時值得一提的古刀劍有何應欽將軍的蟠龍劍等。1957年9月起,陳天陽從先總統蔣中正三軍統帥劍的扣環開始,第一次修護了刀劍,之後陸續幫蔣公保養收藏的刀劍。

歷代十大名劍系列-伏魔七星劍。(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代十大名劍系列-太極劍(國立歷史博物館)。(鍾元翻攝/大紀元)

陳天陽集少林南北派於一宗

1962年了圓大師以83歲高齡圓寂,囑其投身北禪少林北漸派吳修海師父門下,研習武術與鑄劍技藝。陳天陽集少林南北派於一宗,冶劍技藝與禪理結合,作品更加精湛與內斂。他認為:「不懂劍法,就不可能懂得鑄劍」,鑄造刀劍的精神講究人劍合一,重視習武修身,著重歷史考證,順應天時節氣。

歷代十大名劍系列-九色驚虹劍(國立歷史博物館)。(鍾元翻攝/大紀元)

歷代十大名劍系列-紫微劍(國立歷史博物館)。(鍾元翻攝/大紀元)

陳天陽一直認為一位優秀的劍師,就必須具備高尚的品德而一把劍藝製品,也需得充分表達出民族精神與浩然正氣,才是真正的上作。他說:「一件好的作品,當是作者心靈的呈現,若作者之心滯於名利,而欲於其中求得上品,實可謂緣木求魚,不可得也。」

百壽劍(國立歷史博物館)。(鍾元翻攝/大紀元)

陳天陽致力於刀劍藝術與為人處事相融和的生活哲理,他常說:「刀者(道)到也,劍者檢也。」要人以刀之明快省己,以劍之平衡自檢。「無圓不成規,無方不成矩,是乎方圓。」,亦名規矩,明是非,知禮儀。

戚家刀(國立歷史博物館)。(鍾元翻攝/大紀元)

貝勒刀(國立歷史博物館)。(鍾元翻攝/大紀元)

他認為「殺人的是人心,不是刀劍」,必須學到「手中有利器,而心中無殺意;手中無刀劍,而心中有慧劍;慧劍得以斬心魔。」

「誰與爭鋒——陳天陽刀劍創作紀念展」即日起至11月17日於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館長張譽騰(右二)代表接受陳天陽次子陳嘉宏(左一)及長孫陳重智(右一)捐贈陳天陽鑄造的百壽劍,左二為嶺南派大師歐豪年。(國立歷史博物館)

「誰與爭鋒—陳天陽刀劍創作紀念展」

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別策劃「誰與爭鋒—陳天陽刀劍創作紀念展」,館長張譽騰表示,陳天陽1994年依古傳劍譜用手工以106個角度磨出7顆星亮度的「伏魔七星劍」,榮獲第三屆民族工藝獎,1996年再以「戚家刀」獲得第五屆民族工藝獎。並於1998、2000年屢獲文建會傳統工藝獎鑄劍金工類獎項之肯定,作品深富藝術與歷史價值。

承天劍(國立歷史博物館)。(鍾元翻攝/大紀元)

本次展出展品,包括其歷屆民族工藝獎得獎刀劍作品、中華民國首屆民選總統紀念劍及1995年首創的百壽劍及各式長短刀,約計40組件。其中,最特別的是《承天劍》,是為紀念首屆民選總統而鑄造,當時鑄造兩對,一對贈與第一屆民選元首,意在望其承受天命、道統,以順應民心、造福百姓;一支自己珍藏,一支贈給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甚具歷史意義。

賴貫一牧師說,陳天陽雖然是鑄劍工匠,但他做人處事的態度,完全是個修道人,把人文精神融入刀劍之中。

黎畫廊總經理黎耀之表示,劍是屬於正的,有的人身體比較敏感,會感受到一種劍氣。「劍值得一生當中有一、兩把,可以當成傳家之用」。他說,在專心擦拭劍的時候,有一種很愉快感覺,你的心靈就會靜下來,煩惱拋開放到一邊。

蟠龍劍(國立歷史博物館)。(鍾元翻攝/大紀元)

第一屆民選總統選舉 從選劍知道誰當選的玄機

陳天陽鑄造的劍,還有段與國家元首的佳話:1996年中華民國第一屆民選總統選舉,需要競選經費,四組人馬都前往拜訪陳天陽想拿劍去募款,這四組總統候選人分別選了《純陽劍》(俠客格)、《三才劍》(將領格)、《紫微劍》和《伏魔七星劍》(軍師格)、《蟠龍劍》(天子格);最後果然是選了《蟠龍劍》的李登輝、連戰當選。

吳鉤刀(國立歷史博物館)。(鍾元翻攝/大紀元)

目前陳天陽一手創建的「青雲鑄劍藝術館」已由次子陳嘉宏及長孫陳重智接手管理,兩人將繼續傳承陳天陽大師的鑄劍技藝及藝術精神,讓世人得以欣賞到陳天陽遺世的刀劍藝術臻品,感受其令人景仰的大師精神。

(責任編輯:林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