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英聽能力差 寫作更讓人擔憂

人氣: 7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1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4日電)104學年度高中英語聽力考試,僅有17%學生達到「幾乎完全聽懂」的A級,但學者認為最該擔心的不是英聽,而是寫作能力。

台灣學生的英語能力,一直備受批評,大考中心13日公布104學年度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第一次考試成績統計,12萬多名考生中,只有2萬多人達到「幾乎完全聽懂」的A級,5萬多位考生落在「約略聽懂」的C級或「僅能聽懂少部分」的F級。

英語四項能力聽、說、讀、寫中,傳統教育偏重閱讀,聽、說能力差,而寫作能力也正逐漸下滑。擁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曙光女中教師葉健芬表示,台灣考試領導教學,而不論是基測還是會考,都只有選擇題,長久以來訓練出學生「靠語感」解題,要拼單字或寫出完整句子,就有困難。

葉健芬表示,她曾碰到學生,小時候經常出國,基測英文滿分,上了高中後卻每次段考都不及格,讓父母親錯愕不已。深究原因,就是補習班都只訓練答題技巧和語感,一旦題目加深加廣、變得靈活,就無法應付。

東吳大學英文系教授林茂松也表示,全民英檢考了十幾年,台灣學生最差的永遠是寫作。因為寫作必須小班教學,台灣國中每班卻多是30多人,台灣老師教聽、說、讀就已經很費力,顧不了寫作,「生吃都不夠,哪有可能曬乾」。

林茂松認為,現代職場寫作和聽力一樣重要,「寫E-mail溝通的機會比打電話還要多。」他發現很多年輕人,無法寫出一個完整的英文句子,或是文法錯誤連篇、辭不達意。

林茂松說,語言學習與智商無關,關鍵是有沒有環境。學生學寫作要按部就班,先學「信」和「達」,行有餘力再求「雅」。

葉健芬表示,學習英語最重要的是「態度」和「信心」,台灣的學校教育卻常常摧毀這兩項。很多學生很小就開始補英文,中小學課程愛聽不聽,以為考試分數漂亮就好。

然而,考試成績不等於能力,葉健芬發現許多學生到高中、大學階段,英文突然跟不上,從而產生嚴重的挫折感,甚至從此放棄學習。

另一種狀況則常發生在技職體系、較弱勢的學生,從小學英文就不斷被打擊,產生嚴重的刻板印象。葉健芬努力開導,就被回嗆,「你們人生勝利組不懂啦。」

葉健芬建議,年輕人應把語文當「工具」,而非當成績在炫耀,不要以為考過英檢就代表能力很好,因為語言是一個持續練習的能力,不進則退。

遇到挫折時,葉健芬建議給自己不斷信心喊話,並按部就班學習、不要想找捷徑,永遠不要怕來不及。她的妹妹30歲才開始學英文,從最簡單的「大家說英語」開始聽,現在已能在外商公司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