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恐嚇香港 美航母未通報駛入

人氣 13

【大紀元2014年06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報導)中共「國新辦」近日發表了《「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該白皮書首次改動了「一國兩制」說法,內容中提及駐港部隊由中央軍委領導等。就在中共推出「白皮書」引發香港震動之際,中共駐港部隊總部的外牆燈飾日前亮起一個「武」字,被輿論稱為駐港部隊有炫耀武力之意。與此同時,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航母戰鬥群16日駛入香港。

中共駐港部隊「炫武」 美航母敏感時刻入港

中共「國新辦」6月10日發表香港白皮書,重彈「23條立法」老調,首次變相改動「一國兩制」定義,要求香港法官和司法人員所謂的「愛國」,威脅法治,使得整個香港都「炸了鍋」。

作為香港核心價值的重要防線,司法界昨日提出明確反駁,強調司法界不是政府機器一部份,不會執行政治任務,並拒絕對基本法「一錘定音」式的解讀。

近日,多個民間團體和政黨以各種形式在中聯辦(中共駐港聯絡辦公室)前抗議,批評中共違反《中英聯合聲明》中的國際承諾,呼籲港人踴躍參加「6•22」公投及「七•一」大遊行,捍衛香港的核心價值。

就在香港「白皮書」事件引起香港震動之際,日前,在香港添馬艦的中共軍隊駐港部隊總部的外牆燈飾亮起一個「武」字。有市民14日下午向港媒《蘋果日報》表示,在駐港部隊總部的外牆燈飾亮起一個「武」字,但還不知是否配合其他字詞及句子出現。此事被曝光後,引髮網絡熱議。有民眾表示,「駐港部隊總部大廈通體亮出一個『武』字,炫耀武力之意溢於言表。」


6月16日,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航母及其伴隨艦船駛入香港。據俄塔社(Itar-Tass)報導,該通訊社記者親眼看到標號為73的「喬治•華盛頓」號航母與四艘伴隨艦艇駛向港口設施。報導稱,美國第7艦隊「華盛頓」號航母戰鬥群並未正式通報訪問香港的計劃。

報導指,美國總領館出於安全考慮,沒有評論該艦隊抵達香港的事實,通常類似訪問會持續4天。美國軍艦會定期停靠香港,這有進行必要維護和為水手提供休息機會的考慮,其計劃停靠經過中共當局允許。

另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6月15日報導,美國海軍邀請4名中共軍官,登上即將訪港的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參觀。報導稱,喬治華盛頓號將於16日在香港水域停泊。

「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空母艦(USS George Washington CVN-73),是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六號艦。「華盛頓」號於2008年編入第七艦隊,艦載約80架飛機,是美國海軍唯一一艘永久在海外駐紮的航空母艦。

中共推出「白皮書」引發香港震動之際,中共駐港部隊總部的外牆燈飾日前亮起一個「武」字,被輿論稱為駐港部隊有炫耀武力之意。與此同時,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航母戰鬥群16日駛入香港。圖為,2012年7月10日,停靠在香港的「喬治•華盛頓」號航母。(aaron tam/AFP/GettyImages)

中共「國新辦」拋白皮書 恐嚇港人

6月10日,中共「國新辦」發表了《「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該白皮書改動了「一國兩制」說法,稱「兩制」從屬「一國」,內容強調中共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愛國」是對治港者的基本政治要求。內容中也提及駐港部隊由中央軍委領導等,此白皮書被香港媒體解讀為「京官治港」。

這個白皮書出台的時機是18萬人參加的香港「六•四」燭光集會落幕後,港人「佔領中環」行動在6月20至22日舉行政改方案全民投票,以及「七•一」大遊行前夕。香港支聯會呼籲民眾一起攜手平反「六‧四」,結束中共一黨專政。

相對於台灣的民主制度,香港的民主制度更帶有西洋血統,香港這種與西方主流社會接軌的司法體系能讓香港成為世界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和美國紐約、英國倫敦並駕齊驅。

據消息人士透露,白皮書出台背後涉習、江在中南海決鬥,江派意圖攪局香港,反而被習近平擺上台,中南海在香港問題上出現兩種聲音。

該消息稱,曾慶紅辦公室因其被軟禁後癱瘓,江澤民集團第二號實權人物無法對外發揮指揮作用,江派現由江澤民兒子江綿恆掌門,其權術手法遠比不上曾慶紅,最近江派屢屢要攪局的意圖被習近平陣營擺上台。

華府中國問題專家石藏山稱,白皮書的出台,外界明顯感到曾長期控制中共港澳辦、國新辦的中共江澤民集團試圖激怒香港人,在香港問題上給習近平難堪和壓力。從目前情況看,習那邊顯然同時在利用這次機會,讓江澤民集團做法曝光,同時也將其擺上台。

他說,江派勢力過去一直盤據在中共國新辦、外交部、港澳辦,這次選擇國新辦作為釋放此消息的機構,更凸顯江派在背後的運作。

(責任編輯:謝東延)

相關新聞
【思想領袖】勿讓制藥業控制公共衛生體系
葉曉:怕當炮灰 中共軍隊文職離職率高企
今年首季35萬中共官員被查 為去年同期3倍
德國情報機構警告企業:別對中共太天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