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資料經濟發展 乏工法與心法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5年0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惠萱台灣台北報導)台灣在4G網路的發展中,在國際上一直處於追逐別國的角色,那麼當前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發展大數據應用,台灣在大數據這塊是否能夠取得先機?精誠資訊分析台灣資料經濟發展的成熟度與要素,發現台灣在資料的工具與知識方面仍然不足。

資料經濟要發展,必須要資料擁有者、資料產品團隊、領域專家、工法與心法五個面向同時成熟,才能在競爭的大數據國際市場中取得先機。精誠資訊負責人蔣居裕分析發現,雖然台灣在大數據與資料分析的專家散布各處,不過必須要讓這些人的能見度提高,這些人跟產品團隊的合作模式也需要建立。

政府目前看到大數據的趨勢,發展開放資料(Open Data)希望迎頭趕上國際,但是目前開放資料可以經濟化的挑戰還是相當多,蔣居裕說,資料的授權、品質、格式、更新以及發展資料經濟的成本都是相當大的議題與挑戰。

那麼回歸到產業面,雖然許多大型企業跟網路服務業都擁有多結構化的大數據,但是產品團隊的完整性普遍不足,蔣居裕建議,目前具有市場進入策略與專業的團隊多集中在網路業以及軟體業,必須讓這些團隊擴散到更多的行業,補足台灣在這塊的缺口。

除此之外,資料分析的工法部分,蔣居裕說,新的大數據工具與應用還沒有建立,且企業普遍沒有具有資料導向的文化、態度與行為準則,他建議,企業必須將既有的企業工具跟大數據的平台進行整合,也要打破資料產品的知識與作業框架,還必須跨越資料分析領域與知識之間的隔閡。

CIO別一味Cost-Down

當然,大數據要如何創造價值,跟許多企業的CIO(資訊長)也有密切關係。日立數據系統台灣區總經理宋政勳發現,台灣目前多數企業的CIO有點像是企業的水電工,什麼壞了就去修什麼,過去也許還可以,但是當前大數據時代來臨或是資訊化的時代,CIO的工作就不能只是這樣。

宋政勳指出,調查發現,台灣超過兩成(22%)企業的CIO耗費他大部分的時間在協助公司降低成本(Cost Down),每10家企業就有9家的CIO在公司兼具IT管理職責與其他業務的策略角色。

「許多受訪者(52%台灣受訪者,59%總受訪者)都認同創新是營收成長的主要動力,但這當中仍有許多阻力,包括IT預算與資源不足(18%)、現有IT基礎架構的規格低落(14%),以及缺乏專業技能與人才(12%)。」HDS亞太區資深副總裁暨總經理內維爾(Neville Vincent)表示。不過,24%的台灣受訪者認為缺乏人才與專業技能是創新進步的主要障礙,這個比重比其他地區高。

宋政勳建議,當前企業的CIO必須扭轉目前的現況,轉換成創造價值的部門或決策者展現領導力,著手掌握資訊的所有權,讓IT更符合企業需求,進而達成投資報酬率,除了協助創新之外,更要引領創新。◇

責任編輯:吳明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