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刺激效果不明顯 中國明年通縮壓力大

人氣 2321

【大紀元2015年11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中共官方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1.3%,再次低於市場普遍預期;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5.9%,已經連續44個月為負值。業界普遍認為,大陸經濟依舊面臨下行壓力,通縮壓力加大,貨幣政策將持續寬鬆,降息、降準仍是必要手段。但也有觀點認為2014年下半年以來中共央行已經多次降息、降準,但對經濟增長刺激效果並不明顯,明年中國依舊面臨通縮壓力。

數據低迷 降息、降準機會仍存

中共統計局11月10日發布了今年10月份的CPI和PPI數據。數據顯示CPI同比上漲1.3%,較9月份下降0.3個百分點,這已經是連續第二個月下降,也再次低於1.4%的市場普遍預期;PPI同比下降5.9%,已連續三個月保持在近六年的最低位。

CPI和PPI數據公布之後,業界普遍認為當前低通脹壓力明顯增大。

卓創資訊分析師劉傑認為,隨著物價上升壓力下降,在大陸經濟增長乏力和出口環境不利雙重因素影響下,貨幣寬鬆仍存在加碼空間。他說:「預計後期貨幣政策偏向寬鬆,年內再次降準、降息預期仍在。」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則表示,在這種情況下,寬鬆加碼刻不容緩。

有媒體表示,令人擔憂的是,9月、10月CPI同比漲幅的下降是和環比漲幅回落同步的,說明新漲價因素力量減弱是導致CPI回落的主要原因。有機構預測,不排除CPI在年內後幾個月繼續走低的可能,進而導致低通脹風險進一步加大。中信建投宏觀分析師胡艷妮認為明年通縮陰影存在,經濟下行概率較大。

降息、降準效果有限 應依靠改革

香港專欄作家江宗仁認為,中長期來看,會繼續減息、降準,但本輪(2014年下半年開始)已6次減息5次降準,力度較2009年救市更大,但既阻止不了PPI繼續深度下跌,亦攔不住CPI穩步下滑。若說中央不顧一切對抗通縮,最終採取零息政策的話,存款利率尚有1.5厘的下降空間,但在美息上升的環境下,這樣做會令資本出走加劇,人民幣亦會面對空前貶值壓力。因此,既要加碼寬鬆刺激物價,但又受制於息差引起的資本出走、匯率問題,明年政策、經濟及金融市場狀況,較今年更棘手。

中共體制內官員也認為僅僅靠降息、降準解決不了問題。路透社10日消息,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研究室主任牛犁說:「PPI持續44個月連續下降,顯示工業領域壓力很大,工業領域通縮已經明確。」他表示,目前最主要的是降低融資成本,但這不是靠降息、降準能解決的,仍要依靠改革。

貨幣政策之外 當局將展開財政強刺激

中共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日前在「財新峰會」上提,要反思「3%的赤字率紅線」和「60%的負債率紅線」。

大陸財經人士劉曉博認為,李克強所提的「用好財政政策空間相對較大的優勢」,就是要突破3%和60%的紅線。

劉曉博表示,這表明一輪新的財政強刺激將全面展開:赤字率會有所上升,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會擴大。因為在現行體制下(中國的投資主體是各級政府、國企),通過財政發力比通過貨幣政策放水也許短期效率更高(長期看未必)。

劉曉博說,希望在刺激政策加碼的同時,改革也能如期加碼。否則,新一輪刺激的最終結果必然是負債率的再度飆升。而中國的整體負債率已經高到了非常危險的程度。

3%的赤字率紅線是指一個國家年度財政赤字不能超過當年GDP的3%,超過了就意味著赤字率偏高,有風險。按照西方通行的標準,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總和不應該超過GDP的60%,如果超過,就有債務偏高的風險。中共財政部長樓繼偉曾稱,2015年的預算赤字率實際上是2.7%。中共各級政府的實際債務率剛好達到了60%。

另外由於實體經濟不好,很多經濟學者呼籲中央減稅。

中國經濟持續放緩

中國經濟增速在持續放緩。官方數據顯示,中國CPI同比漲幅在最近逾一年時間一直在2%下方徘徊,只有今年8月達到2%。同時,大陸大宗商品價格暴跌,以及海外部分行業產能過剩、持續去庫存,也導致PPI同比已經連續44個月下降。

最新發布的10月進出口數據雙雙遜於預期,中國以美元計價10月出口同比下降6.9%,結束此前三個月降幅逐步收窄之勢;進口同比下降18.8%,已經連續三個月保持雙位數跌幅。表明外貿已經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退出,經濟的另一支柱——房地產投資短期亦難見起色,經濟下滑可見一斑。

海通證券宏觀分析師姜超、顧瀟嘯認為,總體通縮已成現實風險,下調四季度CPI預測至1.2%,下調2016年CPI預測至1%。#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人行降息降準  三農小微企業再定向降準
中國股市再暴跌 央行25日宣布降息降準
陸股崩跌 央行宣布降息降準
陸降息降準刺激 新興市場創2年最大漲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