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篇小說

一份厚重的聖誕禮物(一)

隨著耶誕節的臨近,洛杉磯的節日氣氛也逐漸濃郁。所有的街道和住宅區都裝點一新,大大小小的聖誕樹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商店、學校和許多家庭,高速公路堵車現象日益嚴重,超市裡購聖誕禮物的人潮洶湧,真是好一派節日的景象。

而住在西洛杉磯的王教授家裡,情景卻完全兩樣。王教授是山西太原一所大學的退休教師,為了發揮餘熱,去年和夫人來洛杉磯照顧剛上小學的孫子。

王教授的媳婦方玲,今年要借聖誕和元旦這點假期,帶著孩子回中國去看望生病的父母。王教授的兒子王森是搞科學研究的,他和妻子均在洛杉磯西邊一所科研機構工作;和他爸爸一樣,在家裡自願服從老婆領導,這次當然要與妻兒同行。

小倆口行前,除了忙著把自己手上的活幹完外,業餘時間差不多都到商店挑選回大陸送親朋好友的禮物。方玲幾年沒回老家了,除給父母買禮物外,還有兄弟、姐妹、叔叔、伯伯、舅舅、表弟、表姐一大堆,再加上昔日的老師、同事、同窗好友一大片,能空著手回去嗎?能忘掉哪一個嗎?小倆口整整忙碌了一個月,終於在十二月十八號那天下午,叫了一輛計程車,帶著孩子,拉著幾口大箱子去了機場。

他們走後,那座位於半山上的四室兩廳的獨立屋,就像被綠林好漢洗劫過一樣,床上、桌上、沙發上亂成一團;紙袋、垃圾、髒衣服丟了一地,王教授眼看著屋子裡一片亂象,皺著眉頭深深地歎了一口氣,緩緩地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喝悶茶。

王太太則在樓上樓下不停地收拾。她把髒衣服全部收到靠洗衣房的休閒廳,坐在老伴對面,一邊按衣服顏色分類,一邊說:「我想叫咱兒子留下來陪我們,你不讓我說。你看看,人家的父母才是父母,大包、小包,汽車都差點裝不下了。」

「我們一天到晚都和兒、孫在一起,人家父母不在美國,又生病了,利用假期回去看看,盡人子之道,有什麼好說的?」

「回去看父母我們不能反對。但我們兩個老人一不會開車,二不會說英語,住在這個孤零零的山上,連公共汽車都沒有,萬一有個病痛真是上天無門,下地無路啊。」

這個問題是近日來老倆口最擔心的問題,也是討論得最多的問題,至今沒有良策。所以王教授也不再出聲,一口氣連茶葉腳子都快喝光了。他站起身來,慢慢走到窗前,望著歸巢的鳥兒出神。◇(待續)

【編按】作者劉俊民女士,四川遂寧人,旅美前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一級作家。一九六二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以報告文學、中、短篇小說為主。作品分別編入《四川優秀小說選》、《中國當代女作家作品選》、《新時期中國女作家百人作品選》,一九九○年代旅居美國後,寫有不少反映移民生活的散文、報告文學、短篇小說,分別發表於國內外報刊,並出版長篇小說《相逢在洛杉磯》。原文刊登於「北美南加州華人寫作協會」2012年《文苑》。

責任編輯:古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