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7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今天(7月19日)是近代著名畫家徐悲鴻誕辰120週年。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屺亭鎮人。他是近代中國美術界具有重大影響的畫家之一,尤以畫馬享名於世,他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傑」。
徐悲鴻出身貧寒,自幼隨父親徐達章學習詩文書畫,父親徐達章是私塾先生,能詩文,善書法,自習繪畫,常應鄉人之邀作畫,謀取薄利以補家用。17歲時,由於父親得了重病,他獨自挑起全家8口人的生活重擔,在宜興三個學校同時擔任圖畫教師。
因為家裏無錢供給他讀書,徐悲鴻沒有進過正規學校,也談不上學歷和文憑,為此常遭人奚落。這使他深感前途渺茫,世態炎涼,不禁悲從中來,猶如鴻雁哀鳴,於是將原名徐壽康改為「悲鴻」,並以哀鴻自況,發憤繪畫。
1919年徐悲鴻赴法國留學,抵歐之初,他參觀了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國家畫廊、皇家學院的展覽會以及法國的盧浮宮(法語:Musée du Louvre)美術館,目睹了大量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優秀作品。徐悲鴻感到自己過去所作的畫是「體物不精而手放佚,動不中繩,如無韁之馬難以控制。」
之後他考入巴黎美術學校,受教於弗拉芒格先生,開始接受正規的西方繪畫教育。弗拉芒格擅長於歷史題材的人物畫,其畫作注重色彩的和諧搭配與互襯,對徐悲鴻日後油畫風格的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
畫風強調寫實傳達神情
在繪畫上,徐悲鴻主張現實主義美術,強調寫實,提倡師法造化。「盡精微、致廣大」。反對因循守舊,注重兼蓄並收,對中國畫主張「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繪畫可采入者融之」。
徐悲鴻擅長素描、油畫、中國畫。其素描多作人物、肖像,造型精練、準確,注重線與面的結合,人物造型,注重寫實,傳達神情;油畫長於人物、風景;他的創作題材廣泛,山水、花鳥、走獸、人物、歷史、神話,無不落筆有神,栩栩如生。所畫花鳥、風景、走獸,簡練明快,富有生氣,尤以畫馬馳譽中外。
對馬情有獨鍾
有道是鄭板橋的竹、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徐悲鴻畫馬,筆墨淋漓瀟灑,無論是奔馬、立馬、走馬、飲馬、群馬,都賦予了充沛的生命力。可貴的是徐悲鴻的水墨奔馬圖畫面大都簡淡高逸,用筆潑辣凝重,間參西法。
在法國巴黎和德國柏林學習時,徐悲鴻經常到動物園「看馬」。他對馬的習性、動態作了長期觀察,並對馬的肌肉、骨骼作了精心研究,期間他畫了大量素描,打下了日後畫馬的基礎。
徐悲鴻畫馬真正成熟,還是1940年訪問印度以後。他在印講學時遊歷了長吉嶺和克甚米爾等出產良馬的地方,在那裏他看到了許多罕見的駿馬,它們高頭、長眼、寬胸、皮毛似緞一樣閃光。它們奔放有力,卻不讓人畏懼,它們康健柔順,卻不任人欺凌。他經常騎著這些駿馬遠遊,並由此瞭解了其剽悍、勇猛、馴良、耐勞、忠實的特點。此間他對著駿馬做了大量的寫生,反覆捕捉其各種神態,從而塑造出千姿百態的奔馬,達到了「盡妙」之境界。據說徐悲鴻自己認為,他畫馬真正的成就,始自此次印度之行。
徐悲鴻曾總結說:「我愛畫動物,皆對實物用過極長時間的功。即以馬論,速寫稿不下千幅,並學過馬的解剖,熟悉馬的骨架、肌肉、組織。又然後詳審其動態及神情,乃能有得」。他覺得毛筆太軟,畫不出鬃尾的質感和勁力,所以他常用硬筆掃出鬃尾,使之纖毫畢露,而呈現出動力的美感。
徐悲鴻尤喜畫野馬,為的是表現野馬的豪放不羈的氣質,藉以抒發自己的情懷。所以,1940年他在遊歷克甚米爾時,見到當地的駿馬格外興奮,也就在這一年他創作了精品之作——《群馬》。
徐悲鴻畫的馬不僅外形逼真,而且神態雄健,給人以躍動的感覺,而他借馬的形象所表達的高尚情操和他在藝術作品中所寄託的內涵更成為鼓舞人們奮進的精神力量。
贈「馬」
1934年春,徐悲鴻赴歐洲舉辦個人畫展。在莫斯科國立博物館展出時,徐悲鴻被請求在畫展揭幕式上為觀眾現場畫馬。徐悲鴻欣然同意。
開幕那天,觀眾把展廳擠得水洩不通。只見徐悲鴻從容吮筆理紙,行筆走墨,片刻一匹神形兼備、勢若游龍的奔馬躍然紙上。觀眾為他的絕藝所傾倒,整個藝術大廳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布瓊尼興奮地撥開人群,疾步走到徐悲鴻面前,舉手向他敬了一個軍禮,然後懇求說:「徐先生,請您把這匹馬送給我吧,否則我會發瘋的。」徐悲鴻被布瓊尼誠懇而又幽默的話逗笑了,點頭答應並落款簽章,將《奔馬》圖贈給了布瓊尼。
布瓊尼熱烈擁抱徐悲鴻並大聲稱讚道:「徐先生,你不僅是東方的一支神筆,也是世界的一支神筆。你筆下的奔馬,比我所騎過的那些戰馬更加奔放,更加健美。」
慧眼識「千里馬」
在中國近代畫壇上,向來有南北二石之說,北指齊白石、南則傅抱石。這「兩匹千里馬」也是由徐悲鴻這個「伯樂」發現,並從旁幫助,才最終揚名天下。
1917年,57歲的齊白石定居北京,以刻印賣畫為生。當時的京派正宗畫家根本瞧不起木匠出身的齊白石,致使齊白石的畫雖然定價很低,但仍很少有人購買。他自己回憶道:「我的潤格(賣畫的價錢),一個扇面實價銀幣二元,比平時一般畫家的價碼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問津,生涯落寞得很。」
1929年9月,34歲的徐悲鴻受聘擔任北平藝術學院院長,一天,應幾位朋友相邀,去參觀在京舉辦的一個中國畫展覽。寬敞的大廳裡,一幅幅裝裱精緻的畫令人眼花繚亂,徐悲鴻看了一會兒,感到興味索然。忽然,掛在角落裡的一幅小畫引起了他濃烈的興趣,畫面上畫著幾對蝦,只見它們通體透明,搖須晃尾,生動、逼真、傳神。他被眼前這個無名作者嫻熟筆法所感歎,暗暗地對著「齊白石」三個字點了點頭。
後來徐悲鴻曾三次到齊白石家,邀請他擔任北平藝術學院的教授,一時轟動京城。每逢畫展,徐悲鴻總是在齊白石的作品下面貼上「徐悲鴻定」的條子,表示對他畫的評定。
一年後,由徐悲鴻親自編輯、作序的《齊白石畫集》問世。它似一陣春雷,震撼了當時保守氣氛籠罩的中國畫壇。齊白石對此非常感激,寫詩:「我法何辭萬口罵,江南獨傾瞻徐君。……最憐一口反萬眾,使我衰顏滿汗淋。」表達了他對徐悲鴻「識拔於困厄之中」的感激之情。
傅抱石出身貧寒,雖然畫得一手好畫,卻無人賞識。1933年,傅抱石帶著一包袱畫作去請教客居南昌的徐悲鴻。因初訪未遇,只好留畫怏怏而去。徐悲鴻看了他的畫後,不勝歡喜。徐悲鴻不顧天下大雨,跑遍南昌城,終於找到了傅抱石。
為培養傅抱石,徐悲鴻找到當時江西省主席熊式輝,希望提供經費,讓傅抱石出國深造,熊式輝對此並不感興趣。徐悲鴻只得拿出自己的一張畫說:「就當你們買的一張畫吧。」熊式輝勉強同意出一筆錢。但這筆錢不夠傅抱石去法國留學的費用,只好改去日本留學。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