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

陽虎投奔趙簡子

宗廟失火

孔子在陳國的時候,有一天,孔子和陳侯在一起,忽然有人來稟告:「魯國的宗廟發生火災了。」

孔子說:「被燒燬的是桓公、僖公的宗廟吧!」

陳侯問:「你怎麼猜是桓公、僖公呢?」

孔子說:「依照禮法,年代久遠的宗廟,除非有不世的功業或了不起的德行,才能不拆毀。現在桓公、僖公的宗廟,年限早過了,又沒甚麼功業、德行,魯國卻不依禮拆毀,所以,我判斷遭到天災毀壞的,一定是桓公、僖公的宗廟。」

三天後,魯國的使者來到陳國報告災情。一問,果然是桓公、僖公的宗廟。

陳侯對子貢說:「我今天才知道聖人的可貴。」

子貢說:「光知道可貴,不如相信他說的道理,並用來教化百姓。您說不是嗎?!」

陽虎投奔趙簡子

陽虎從魯國出奔齊國,又逃到晉國,投奔晉國的當權大夫趙簡子。

孔子知道了這事,對子路說:「我看趙氏(即趙簡子)一門要出問題了。」

子路說:「趙簡子如今大權在握,如日中天,會有甚麼問題呢?」

孔子說:「這不是你能知道的。陽虎是個只認權勢地位,而不認同仁義的人。他原來是季孫的寵臣,卻想殺季孫,取而代之。陰謀失敗後逃到齊國,又被齊國囚禁起來。後來又逃到晉國。這等於是:把原來魯、齊的禍害,移到趙簡子那裏去。趙簡子是個貪求利益,又耳根子軟的人,一定會被陽虎蠱惑。這正是趙氏一門禍亂的開始。」

【附言】

孔子的話,深刻地教導人們:隨便收納壞人,就是招禍的根苗!(均據《孔子家語》)@*

責任編輯:梁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