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領袖蔣介石》第五章——運籌帷幄 開闢第二戰場

《抗日領袖蔣介石》連載(20)八百壯士

作者:袁定華
font print 人氣: 826
【字號】    
   標籤: tags:

第一節 發動全面抗戰時的嚴峻形勢

西安事變之後,中日之戰一觸即發的跡象已經十分明顯。九一八事變已經五年,日寇侵華的鐵蹄,正在一天天的深入中華大地,由東北而華北,由瀋陽而平津,中華民族正處於絕續存亡之秋。舉國上下一片同仇敵愾的肅殺之氣,要求抗日、收復失地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近年來,我國家、我民族,已處在千鈞一髮的生死關頭。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抗日救國,已成為每個同胞的神聖天職!
「然而最痛心的,在我們偉大民族中間,卻發現著少數人面獸心的敗類!蔣介石、汪精衛、張學良等賣國賊,黃郛、楊永泰、王揖唐、張群等老漢奸,數年以來,以「不抵抗」政策出賣我領土,以「逆來順受」主張接受日寇一切要求,以「攘外必先安內」武斷宣傳來進行內戰和壓迫一切反帝運動,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準備復仇」等騙人口號來制止人民抗日救國行動,以「等待世界第二次大戰來了再說」的狡計來迫使我國人民坐以待亡。
……

「領土一省又一省地被人侵佔,人民千萬又千萬地被人奴役,城村一處又一處地被人血洗,僑胞一批又一批地被人驅逐,一切內政外交處處被人干涉,這還能算甚麼國家!?這還能算甚麼民族!?

「同胞們!中國是我們的祖國!中國民族就是我們全體同胞!我們能坐視國亡族滅而不起來救國自救嗎?」 (中共《八一宣言》)

如此的政治宣傳,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確確實實能鼓動人心,文字的功能真是奇妙無窮!奇妙之處即在於行文者那生花之筆。這樣的鼓動恰恰迎合了當時正滿腔怒火的國人之心,於是,抗戰!抗戰!出征!出征!把日本侵略者趕出國門的呼聲,此伏彼起,席捲全國。就這樣,給國民政府和蔣介石造成了政治輿論上的巨大壓力。

中國在那個特殊的歷史年代,內憂未除,外患又生,面對日寇的步步入侵,國人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處於極度憤怒的熾熱之中,這一腔視死如歸的豪情是人類史上所僅見的。然而一手掌握軍政大權的蔣介石,這時卻憂心忡忡,因為他知道中日之間這個仗一定要打,但現在還不能打,因為戰爭畢竟是硬碰硬的實力抗衡,而決非一時激情即能達到預期的目的的。

【也許後人對當時中日之間的強弱和懸殊還只是模糊概念,現在讓我們撇開兩國的總體國力評估不提,但就雙方軍備從資料上來看看兩國在1937年的實力比較:在陸軍方面,按總人數論來說勉強可以稱得上是1:2
1937年
中華民國 陸軍 日本
170萬 現役兵 38萬
無 預備役兵 73.8萬
無 後備役兵 87.9萬
50萬 補充兵 248.4萬
220萬 總計 448.1萬

但作戰並不只是數人頭就可以算數的,因為部隊的裝備、訓練、士氣等等,都是決勝的重要因素,在這裏姑且撇開訓練不談,我們的裝備又如何呢?

1937年7月
中 國(師) 日 本(師團)
11000 人 人 員 22000人
無(自備不計) 馬 匹 5800匹
3800支 步 槍 9500支
328挺 機 槍 600挺
46門 火 炮 108門
無 戰 車 24輛

這就是當時一個戰爭單位「師」的簡單比較。問題是武器仍然不能以量來衡定戰力的。因為它們有優劣之分。比如,一挺經常「卡彈」的機關鎗,還不如步槍來得方便,這便是一個十分簡單的道理。至於海軍:

1937年7月
中 國 海 軍 日 本
6萬餘噸 (1:30) 190萬餘噸

假如以噸位論,我們和日軍相比應該為1:30,不過這裏邊還是存在著「質」的問題。因為即使你有一百萬噸漁船,事實上也敵不過五萬噸戰鬥艦,更何況我們在噸位上已經瞠乎其後了呢?所以在八年抗戰中,如果說在海上我們海軍的軍力是零的話,一點也不為過。
在空軍方面,統計數字有很大出入:

1937年7月
中 國 空 軍 日 本
300架 (1:9) 2700架

但一般認為,開戰之初我軍軍機在三百架左右 應該是比較客觀的統計。不過這三百架飛機裏面,還包括有一部份教練機和不堪作戰的飛機在內。假如根據陳納德當時的估計,可以擔任作戰任務的軍機,實際上還不足一百架。更嚴重的問題是,這些飛機是向好幾個國家東拼西湊分批買來的,也就是說,砸了一架就少一架。所以在空軍戰力方面,我們不能以1:9來評估。】(紀實性歷史紀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第六集.最後關頭)

如此懸殊的戰鬥力,中日兩國當局是心知肚明的,尤其是日本軍方,更是瞭若指掌。因此在一群激進的軍頭心目中,支那軍隊不堪一擊,幾乎已形成了毫不思考的刻板印象,倭寇據此印象所衍生的輕敵心態,在戰爭初期顯露無遺。日本軍人萬萬沒有想到,他們要為自己所觸犯的兵家大忌,付出多大的代價!

然而,以當時的中國而言,還有甚麼能讓敵人不可以輕視的呢?有!當然有!!那便是整個民族同仇敵愾的一股氣,這股浩然正氣,蔣介石深深地感受到了。

1935年11月12日蔣委員長在國民黨五全大會上,發表了著名的「最後關頭」演說。同時提出:

和平未到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關頭,亦決不輕言犧牲!也就是:「時時可死,步步求生」的政略方針。

這篇演說,相比於民國二十三年在「敵乎?友乎?」一文中,苦勸日本懸崖勒馬的用心,雖然是一致的,但在態度上則強硬了。他強烈暗示日本,中國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此一轉變,便是受到全國民眾這一股浩然正氣的影響。但不幸的是,日本軍閥低估了蔣介石所指的「和平絕望時期」和「犧牲的最後關頭」的底線,從而釀成了一場人間大悲劇!

第二節 淞滬會戰

「七.七」事變,雖說是發生在盧溝橋畔,但日本的目標則是攻佔宛平縣城,進而占平津,控制整個華北地區。

盧溝橋事變後,日軍緊急動員,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竟能迅速集結到18萬餘眾投入戰場,其主要原因在於靠他們有利的地理因素。因為華北緊鄰東北,東北緊鄰朝鮮,朝鮮一水之隔便是日本本土。如此一來,大本營與戰場之間,已連成一線,互為一體,兵員、物資的輸送暢通無阻,自然神速。

7月底,平津失陷,日寇攻擊矛頭直指中國鐵路兩大動脈:平漢線與津浦線。照這樣發展下去,華北日軍可由山東而安徽,由河南而湖北,將直接插向國民政府的戰略後方武漢。武漢若失,日軍可進而直逼廣州。若果如是,中國將被分割為東西兩個部份,京滬杭一帶,中國百萬大軍將處於日軍的東西夾擊之中,沿海一帶的各類工業、軍事設施、戰備物資等亦將落入日軍之手。如此一來,中國的元氣,將會為之大傷!全國抗戰最後取勝的希望,就會喪失殆盡。

為了從根本上扭轉這一不利的戰局,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果斷做出在上海開闢第二戰場的戰略部署。有關這一戰略構想,蔣緯國將軍分析說:【假定華北這許多的空間丟掉,對爾後的作戰,是不起一個戰略性的影響,那可以忍耐,拿這一段時間來爭取我們改善國軍建軍備戰。但是,如果讓他們從北一直向南打下來,主力順著平漢路,有力之一部順著津浦路,這樣下來,國軍便被逼到東南沿海,就被包圍而殲滅了。這仗就打完了。因此,委員長的戰略,要如何的使日軍的主力,他的作戰線從北向南打,變成由東向西打。我們背對自己的基地,邊打邊退,邊打邊退,這樣子以空間來換取的時間才起作用。那麼我們主動在淞滬地區引起另外一個作戰,這等於是外國人說,開闢第二戰場一樣的重要。】(紀實性歷史紀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第七集.淞滬會戰(上))

這一役便是「九一八」以來,中日之間第一場驚天動地的戰略性大會戰 ——淞滬會戰。

據說,上海原是當年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地。它是長江千里物產彙聚,萬商雲集的唯一出海港口。700年前築城設治以來,從黃浦江和蘇州河的交彙口處起家,逐漸發展,到了抗戰初期已經是個350萬人口的大都市。鴉片戰爭打開了大清帝國的門戶,上海便一躍而為東方的世界航運中心,一個河口海港城,開不夜的十裏洋場,她是我國經濟金融的樞紐,也是防禦首都南京的屏障。

當時的上海市區,並不全在中國政府的管轄之下,因為蘇州河以東是公共租界區,這裏有英租界,有法租界,有日租界。在尚未完全擺脫半殖民地的狀況下,所謂租界,是被視為各租借國的領土的,在租界行使租借國的法律,租借國在租界可以駐軍,擁有警力。

其實,日本侵略者對於上海,已是久有覬覦之心,因為上海是中國沿海的一個最大港口,戰略地位極為重要。5年之前中日在此處曾打過一仗,簽訂過一個「一二八停戰協定」。根據協定,我國國軍是不能越過昆山以東的。所以在淞滬會戰之前,上海的防務只有靠吉章簡的保安部隊,和日軍海軍陸戰隊沿著租界防衛線上呈對峙狀態。

開戰之初,淞滬一役的總司令官是由馮玉祥擔任,馮屬西北軍,蔣介石擔心他調不動派系複雜的各路人馬,特別調遣身兼西北、西南兩處行營主任的顧祝同將軍,趕赴上海任副司令長官,以協調源源而來的各地軍隊。

孫元良的88師和王敬久的87師最先到達上海。88師到達上海時孫元良即命令其先頭部隊262旅直指閘北,佔據了北火車站。隨後張發奎的56、57師也到達浦東地區。其他各路人馬也相繼趕到淞滬。

淞滬之役,首先由所謂的「虹口機場事件」引發,雙方摩擦開始。

8月13日上午,日軍的艦炮就開始向閘北轟擊,下午3點,國軍巡邏隊在八字橋與日軍遭遇,正式展開了昏天黑地的淞滬大戰。

八字橋,其實只是一條無名水溝上的小橋,長度不足20米,怎麼看都不起眼,但由於70年前「八一三」那個下午,中日雙方巡邏隊在這裏發生衝突,繼而揭開了中日淞滬大戰的序幕,致使這座小小的「八字橋」有幸名垂青史!

閘北是個高樓林立的都會區,所以淞滬會戰一開始,就是以短兵相接的巷戰型態揭開序幕的。日軍把大炮架在大馬路上,在上百萬人口的閘北區平行射擊,造成了難以數計的平民傷亡。

8月14日,國民政府發表了「自衛抗戰聲明書」,莊嚴地向全世界宣佈:「中國為日本無止境之侵略所逼迫,茲已不得不施行自衛,抵抗暴力。
……

「中國今日鄭重聲明,中國之領土主權,已橫受日本之侵略;國際盟約,九國公約,非戰公約,已為日本所破壞無餘。

「此等條約,其最大目的,在維持正義與和平。中國以責任所在,自應盡其能力,以維護其領土主權及維護上述各種條約之尊嚴。中國決不放棄領土之任何部份,遇有侵略,惟有實行天賦之自衛權以應之。」

當天上午,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即向集結於上海的所有部隊下達了總攻擊令。88師、87師前仆後繼,奮力奪回頭一天被日軍佔領的持志大學、五洲公墓、滬江大學和八字橋等據點,並向日軍盤踞的紗廠進攻。

參加這一波攻擊的88師弟兄蔣堂華回憶當時的情況說:【8月13日打的,我們8月15日到的,把上海所有的失地,讓日本人佔據的地方,統統拿回來了,就一個大紗廠沒能拿回來。我們523團攻進去一個營,中了他們的電網,一個營整個死在那個大紗廠裏頭。】(紀實性歷史紀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第七集.淞滬會戰(上))

由此可見,淞滬之戰開打的頭幾天,國軍乘日軍援兵未到,陣腳不穩的間隙,以88、87兩個師加上地方守備部隊,和日軍在虹口到楊樹浦這一條戰線上,進行一座橋又一座橋,一幢樓房又一幢樓房的爭奪戰。國軍打的堅決頑強。這是日軍在中國戰場上第一次吃到我軍強力攻堅的苦頭。

日本侵略者,除了陸軍訓練有素之外,他的空軍、海軍更具優勢。這時候日本以他的空軍和艦炮,向湧入上海的中國軍隊進行反擊。從8月15日開始,日軍憑著優勢的空軍戰力,開始密集轟炸上海市區,十里洋場,一日之間竟淪為十里火場。以往人潮熙攘的閘北區,立即變成了處處硝煙的人間煉獄。滬杭甬鐵路上海南站,這一天被炸得片瓦無存。當時在車站裏候車的旅客,200多人當場被炸死。

【一個失去親人的幼兒,無助地坐在廢墟之中嚎啕大哭,完全不知道這個世界究竟發生了甚麼事。戰爭的殘酷,在攝影記者王小亭的快門之下,留下了永恆的證言。這張照片當時曾經披露於世界各大報刊,使國際友人對日本侵華的事實,多少產生一點人道的關懷。】(紀實性歷史紀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第七集.淞滬會戰(上))

日軍在侵華之初,擁有近3000架戰機,狂轟濫炸,是其侵華戰爭中的戰術之一,所以,在抗戰期間,「空襲」一直是中國老百姓的夢魘。當時的上海,在一波又一波轟炸的間隙時刻,總有成千上萬的居民擁上街頭,四處奔逃,他們不知道甚麼地方安全,甚至不知道該往甚麼方向逃。大家只是隨波逐流,希望能躲過「死在當頭」的厄運。後來有人聽說,日本飛機不敢轟炸租界區,於是大家便一窩蜂搶渡蘇州河,擁向公共租界。起初老外也確實發揮了人溺己溺的人道精神,先後收容了5萬多名難民。但是,後來由於人數實在太多了,他們只好關上閘門,從此陰陽路斷,把一雙雙失望的眼神,隔絕於冷冰冰的柵欄之外。

為向國際昭告中華民族抗日御侮的決心,張治中的第9集團軍,宋希濂的36師,夏楚中的98師,周碞(yan)的第6師,鍾松的獨立第2旅,還有11師、55師、77師等國軍部隊都奉命先後投入淞滬大戰。從8月13日開始,我軍一直是採取攻勢作戰。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逐步走上軍國主義道路,建立起相當完備的軍事體系。淞滬之役打響之後,日軍充分發揮了他們驚人的動員能力,到8月23日,增援部隊紛紛趕到上海。

經過10天的激烈鏖戰,日本軍閥已深深感覺到: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遠不是他們原來所估計的那樣不堪一擊。所以從8月下旬開始,一個月之間,他們陸陸續續投入淞滬戰場的軍隊,計有:籐田的第3師團,山室的第11師團,伊東的101師團,吉住的第9師團,和第8師團的鷹森旅團,第1師團的安森和竹內旅團,以及來自臺灣的重籐支隊。根據日本戰史記載,這些部隊都是在「緊急動員」的狀況下,奉命前來支援的。

很顯然,在淞滬開戰之初,日軍並沒有預期到這場戰爭的規模是如此的龐大。在我國這一方面,此時全國也進入了倉促的動員狀態之中。除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軍隊陸續投入淞滬之役而外,為了因應整個局勢的轉變,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於8月20日,把全國被戰火延燒的地區劃成了5個戰區。它們分別是:
第1戰區:河北、豫北; 第2戰區:山西、察哈爾、綏遠;
第3戰區:江蘇、浙江; 第4戰區:福建、廣東;
第五戰區:山東、淮北。

淞滬之役屬於第3戰區,正面臨著敵人大軍壓境的嚴重危機。

日本部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陸海空立體聯合作戰,在空曠平坦的郊區,凶猛異常,銳不可當。我軍冒著猛烈的炮火,一面構築工事,一面迎接來敵。此時此地國軍要保住一寸山河土地,除了手中簡陋的武器之外,唯有憑著一份感天動地的浩然之氣與視死如歸的衝天豪情!

10月25日,日機出動了150架次輪番轟炸大場。26日,日軍聲稱「難攻不落」的大場終於陷落了。大場的陷落,使淞滬戰局發生了決定性的轉變。由於大場的陷落,而使閘北一帶的防區也失去了死守的意義。國軍自26日開始各路除留下少數兵力掩護之外,大部隊便沿著京滬鐵路和蘇州河這兩條路線退出戰場。88師524團的八百壯士,就是在這種狀況下留在四行倉庫的。孫元良將軍說:【這八百壯士啊,完全是88師524團第1營,其他的部隊啊,友軍啊,都是奉到命令啊轉移陣地了,向第2線退了,這樣子的,所以這叫做孤軍啊,四行孤軍哪!】(紀實性歷史紀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第八集.淞滬會戰(下))

副團長謝晉元受命之後,率領部隊進入陣地,他問大家:這是甚麼地方?戰士們同聲回答說:這是四行倉庫!這是88師司令部!謝晉元高聲說道:不是,都不是。這裏不是四行倉庫,也不是88師司令部,這裡是我們400人的墳墓!

謝晉元部苦守四行倉庫,對外號稱「八百壯士」,那是自壯軍威的對外宣傳,更是說給日本人聽的。其實苦守四行倉庫的國軍只有400人。

四行倉庫是大陸、金城、鹽業、中南4家銀行的儲備倉庫,位於蘇州河北岸西藏路附近,是一座鋼筋水泥結構的7層大樓,樓高牆厚,易守難攻。這裏曾是第88師司令部駐地,儲備了不少彈藥和糧食。

四行倉庫內有大量的大豆、小麥,這些包裝糧食的麻包成了理想的構築工事的材料。他們用麻包堵住了倉庫的大門,封閉了所有的窗戶,留出了射擊孔,派人分層據守。為了隱蔽部隊,還把大樓的電燈全部破壞掉,同時焚燒了倉庫周圍的房屋,防止日軍據此向大樓進攻。

為掩護部隊撤退,堅守四行倉庫的戰鬥打響了,很多外國使節和軍事觀察員以及上海市民在蘇州河南岸觀戰。其中一位名叫楊惠敏的女童子軍,見四行倉庫前方是日本的太陽旗,後方是英國的米字旗,遂萌生應該讓四行倉庫房頂上升起中華民國國旗的念頭。10月28日深夜,楊惠敏將一面巨大的國旗裹在身上,冒著性命危險爬過分界線,從窗口鑽進四行倉庫,她脫下外衣,將浸著汗水的國旗呈現給將士們。在朦朧的燈光下,這一群捍衛祖國的英雄,面對一位十幾歲的女童子軍,不顧生死送來國旗的壯舉,都激動得熱淚盈眶。屋頂沒有旗桿,臨時用兩根竹竿連接紮成旗桿。這時東方已現魚腹白,在曙色微茫中,樓頂平臺上站立了數十位滿身硝煙的壯士,莊重舉手,向國旗敬禮,悲壯而肅穆。當時隔著蘇州河,遙望四行倉庫房頂上迎風飄揚的國旗,這是租界內難民們的一線希望。而冒死送旗的女童軍也因此而流芳千古!

經過3晝夜浴血奮戰,將士們已疲憊之極,但士氣仍然十分高昂。謝晉元在陣地上賦詩一首:「勇敢殺敵八百兵,抗敵豪情以詩鳴;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倭奴氣不平。」用以激勵大家奮勇殺敵。營長楊瑞符召集官兵講話,說:「望各位愛國的男兒都抱定必死的決心,和謝團副、本營長死在一塊吧!大家可以簡單地寫遺書一封,通知家中。寫好後,收集起來,等待將來設法送到郵局去,以表示大家精忠報國的決心。」

「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的悲壯氣概,令上海民眾無限敬仰,當中華民國國旗在四行倉庫屋頂升起的時候,不知是哪位愛國音樂人創作的一首《歌八百壯士》的歌曲,開始在上海傳唱起來。

《歌八百壯士》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
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
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
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
我們的國旗在重圍中飄蕩!
飄蕩!飄蕩!飄蕩!飄蕩!

八百壯士一條心,十萬強敵不敢當。
我們的行動偉烈!我們的氣節豪壯!
同胞們!起來!同胞們!起來!
快快上戰場,拿八百壯士做榜樣。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

「八百壯士」從10月27日到30日,堅守倉庫,嚴陣以待。敵軍6次衝入陣地,均被擊退。謝晉元和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4天4夜後,奉命撤入英租界。中國士兵撤出四行倉庫,也意味著「淞滬會戰」即將落下大幕。

日寇為了儘快佔領上海,不斷向淞滬增兵,11月5日,日本柳川的先頭部隊中島師團和谷壽夫師團在杭州灣的金山衛登陸,隨後敵第16師團等部又從白茆口登陸,朝常熟方向推進,國軍且戰且退,67軍軍長吳克仁在掩護金山衛守軍撤退時壯烈成仁。

吳克仁是我國8年抗戰中第一位殉國的中將軍長。

1937年11月13日,隨著國民政府發佈自上海撤退的聲明,歷時3個月的「淞滬會戰」終告結束。

「淞滬會戰」,中日雙方共投入兵力近百萬。激戰3個月。是全面抗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

【淞滬一役,雙方傷亡人數官方沒有正式統計,據孫元良將軍計算,日軍約為5萬人,我軍為18萬人左右。這裏麵團長以上陣亡者至少有28位之多,營長至少有44人,至於連排長則難以計數了。這些人用他們的生命粉碎了日軍3月亡華的狂言,為國家爭取了90天寶貴的時間,用他們的鮮血鑄造了中國軍人威武不屈的形象。讓國際社會認真思考,鴉片戰爭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八國聯軍的時代也已經過去了!更重要的是,他們扭轉了日本由北向南推進的侵華策略,而被動的被我們牽著由東向西走。

因此我們雖然丟了上海,但對整個國家的存亡而言淞滬之役仍可說是決勝的第一。】(紀實性歷史紀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第八集.淞滬會戰(下))

(未完待續)

——轉自《黃花崗雜誌》第四十五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隔海相望,是由蔚藍的大海「連結」起來的兩個鄰邦。那浩淼無垠碧浪騰空的滄海,閱歷了多少盪氣迴腸的人生歲月,歷史煙塵?古往今來,蘊涵著幾許中日之間難以理清的歷史往事?中日兩國開始交往的日子實在是太遙遠太遙遠了,遙遠到誰也無法說清的時刻。
  • 民國三十四年(1945)八月十五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中華民國浴血抗戰八年,最終取得勝利。蔣介石滿懷喜悅,加快民主建國的步伐。
  • 日本大和民族,自古以來深受中華優秀傳統文明的熏陶,無時無地不在學習中華民族的優良思想及禮儀典制。公元一八六七年,睦仁天皇即位,取《易經》(說卦傳‧第五章)中的「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一語中的「明治」二字作為年號,是為明治天皇。
  • 一九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張學良通電全國,宣佈東北易幟,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從此中華民國的國旗開始飄揚在全國各地的上空,從而實現了全國政權形式上的統一。蔣介石先生在一九二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日記中這樣寫道:「幸全國已告統一,我堂堂中國必能獨立自由平等於現時代也。」(7)《歷史關口‧蔣介石日記‧1931—1945》第一集。(鳳凰電視台視頻)
  • 日本侵華是處心積慮,謀劃良久的既定國策,手段是武力攻取,目的是永久佔有,要佔有礦藏資源、佔有農業物產、佔有土地和人民。為了真正佔領中國,日本向中國派來的,不光只是軍隊,還有大量的移民。有計劃地向中國東北移民,是日本既定國策的內容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日本在侵佔中國東北期間,共派遣「開拓團」860多個、33萬多人。
  • 征服中國,佔領中國,是日本明治時代制定的對外擴張的國策,一九三一年發動的「九一八事變」是對中華民國的公然侵略,在時間上,倭寇選定的恰是國民政府北伐剛剛完成,中華民國在行政上剛剛實現統一的時機。製造九一八事變,只是日本侵略者蠶食中國的第一步,為了炮製滿洲傀儡偽政權,四個月後,即在東方國際大都會上海發動「一二八淞滬戰爭」,為偽滿洲國的建立,爭取世界輿論的空間。
  • 中國軍隊在長城一線,與日軍激戰兩個多月,終因傷亡慘重,後援不繼,而不得不撤出長城各關口。日軍入關作戰,於一九三三年五月下旬相繼佔領冀東各縣,直抵北平郊外的密雲、懷柔一帶,對平津構成威脅。
  • 一九O八年,二十二歲的蔣介石東渡日本,入讀日本振武學校,並與陳其美、黃郛結為兄弟,由陳其美引導加入同盟會。振武學校卒業,入高田陸軍第十三師團野砲兵第十九聯隊為士官候補生。一段艱苦軍旅生涯,使蔣介石對日本的國防、軍力以及軍方情緒都有所瞭解。當時他就深感中日未來難免會有一戰,對兩國關係的發展深以為憂。
  • 「敵乎?友乎?」的良言規勸,日本當局內心無任何自責,更無愧疚,邪魔附體,無任何良知反應。中日兩國間的僵局,日益加劇,已成死結。
  • 時光老人的步伐踏入了一九三六年,中華民國黃金十年的後期。中日之間的戰爭風雲,起起伏伏,讓人捉摸不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