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官:計生工作30年列前茅 現成痛苦根源

人氣 6588

【大紀元2016年08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湖南省常德市澧縣臨安中學(Linan Middle School)教師王鐵喬(Wang Tieqiao,音譯,化名),站在學校空蕩蕩的操場,嘆息地說:「今不如昔了!」

Sixth Tone報導,王鐵喬表示,過去學生人數全盛時期,教室擠得滿滿的,走路只能橫著走。現在學生人數不及2003年的一半,學校空空蕩蕩,讓他無法適應。

1981年開始任教的王先生說,當時大陸已在推廣計劃生育,不久後開始對未遵行一胎化的夫妻徵收懲罰性的「社會撫養費」後,地方官員帶勁了,卯起來做。

王表示,當時街道上到處是警示標語,學校每一次員工會議,領導都會提醒大家:「一胎化是絕不能逾越的紅線。」

副校長劉正進(Liu Zhengjin,音譯)相信,學生人數急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縣政府將官員的工作考評與計劃生育目標的達成度掛勾,常德市在1983年出台這個考評方法。

過去的驕傲種下當今的禍根

常德市數十年來厲行計劃生育政策,績效連續30年在湖南省名列前茅。轄下的澧縣,甚且獲頒4次「全國進步單位」。然而過去的驕傲,現在成為痛苦的根源。

現在澧縣中小學校的教室門可羅雀,養老院不敷需求,許多人申請計劃生育津貼,但縣政府財政已出現赤字。

澧縣計劃生育局職員曾榮(Zeng Rong,音譯),負責受一胎化政策影響申請財務補助案件,她表示,堆在辦公桌上的申請文件已有一米高,而且還在持續增長中。

她說:「過去我們積極推動一胎化,現在它已成為負擔。」

老齡化加速 護理機構及設施嚴重不足

一胎化政策造成出生率下降,另一方面衍生老齡化的社會問題。

車利平(Che Liping,音譯),1997年到2012年在常德計劃生育委員會工作,親眼見證了該市的人口結構變化。

他說,常德市大量的獨生子女家庭,造成該市的老年人口數量高於全國及湖南省的平均值,構成極大的財政負擔。

澧縣的養老基金在2011年出現赤字,這意味著縣政府不得不另撥預算支應。短缺金額迅速擴大,由2011年人民幣95萬元(約14萬美元),增長到2014年的人民幣3000萬元(約442萬美元)。

老齡化對護理和其它保健的需求構成極大挑戰,根據湖南省2013年發布的報告,常德市65歲以上的人口已達到115萬人,但是只有264家療養院,總計19,000床。

澧縣目前擁有35家老人護理機構,其中2家是民營,其餘都是國營,大多是地方政府的建築物或小學改裝,設備落後,品質低劣,照護人員及資金不足。

澧縣規模最大的養老院是私營的怡天園老年人服務(Yitianyuan Seniors Service),2011年開始運營,住在裡面能自我照料的老人,每月必須支付人民幣900至1040元。

主任張玉珊(Zhang Yushan,音譯)說,雖然養老院每年有拿到政府補貼,但運營仍相當困難,因為月薪人民幣2000元的工作吸引不了年輕人,因此護理人員大多數是40歲以上的下崗工人。

值得關注的是,怡天園開幕時只有50名老年入住,現在已增加到180人,其中有50人是今年住進來的。

失獨老人晚景淒涼

2010年的人口普查發現,常德市的家庭,生育一胎的比例為54.2%,在大陸名列前茅。這樣高的比例,導致常德市失獨父母的數量,在大陸也是數一數二。

積極推動計劃生育政策的澧縣,2015年有1,465戶居民因為失去獨生子女而領取計劃生育補貼。

劉慧瓊(Liu Huiqiong),53歲,8年前唯一的女兒去世,自此每月領取人民幣340元。她試了幾次體外受精,但都沒有成功。現在得了癌症,已完全放棄這個想法,現在最大的願望是,計劃生育補貼能增加。

許多失獨父母已接近退休年齡,隨著年歲的增長,他們越來越需要醫療保建及生活方面的照顧。

失獨老人黃秀萍(Huang Xiuping,音譯),71歲,先生已去世。她去年病了八個月,期間不得不依靠住在長沙已60多歲的妹妹。

黃女士的朋友龔平如(Gong Pingru,音譯,化名),也是失獨老人,今年70多歲了。龔女士希望政府將承擔贍養孤寡老人的責任。她現在健康情況尚佳,但朋友黃女士去年的困境,給她一個警訊:「黃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

大陸中央到地方出台強制孝順規定

在一胎化加速老齡化的中國,媒體上常常可以看到有關子女不探望老年父母、不承擔贍養老人責任、甚至是老人自殺的消息。

據2013年大陸所作的一項調查,有九成1980年後出生的人,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贍養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還表示需要父母資助。

2009年,湖南省常德市一名81歲的老人從自家二樓陽台跳下,被送到醫院後,向眾多圍觀的人講述了心裡話:「跳樓是因為一個人過得很辛苦,沒意思。」

為解決老齡化衍生的社會問題,北京當局2013年出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子女要贍養及經常探望父母,以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上海在今年初出台一項規定,要求未與父母同住的孩子,應經常探望或問候父母,否則將降低他們的信用評級。

中國四川省西南方的黃豐村今年也規定,強制村民盡孝道,不關心父母的不孝子(女),名字及照片將貼在布告欄,同時廣播他們的不孝行為。村領導不認為這個規定違反保護人民隱私權的相關規定。

有人認為這些規定無法執行,因為沒有定義符合「孝順標準」的探望次數,此外,內地經濟條件不佳,子女有可能被迫到數百英里遠的沿海城市工作,不可能經常探望父母。

強制孝順突顯二個原因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孝順和敬老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之一,如今要以法令規定強制子女孝順父母,突顯二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道德,中共統治這些年,把黨性擺到比人性和親情關係還更重要的地位,導致道德層面的急速下滑,沒有中華傳統道德倫理思想的年輕人,不願贍養父母。

另外一個原因是,多年來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使這個世代的夫婦,要獨力養育孩子、又要養四個父母,使他們在經濟上很難承擔贍養父母的責任。

再者,中共的養老保險制度不健全,各地區的養老保險金沒有非常嚴格的控制,勞工所繳納的養老金多數被貪官挪用,幾乎已經虧空。#

責任編輯:黃小渝

相關新聞
中國獨生子女政策問題的思考
中國放開二胎每年可多生多少?數字出人意料
倫敦客 :一胎政策的十惡與失獨家庭的悲痛
組圖:五省失獨家庭到計生辦抗議要政府養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