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草本精油與美髮

人氣: 411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7年11月11日訊】文:勤宜・大紀元
健康的頭髮除了先天的基因,更有後天的內外養護。與草本融為一體的印度人,他們的頭髮又黑又濃密,就是得益於草本內外養護。印度每年出口真髮做假髮,賺進3億美元。頭髮和頭皮本身是天然的酸性,用草本維持酸鹼平衡,能為頭皮、頭髮的健康做基本而重要的保養。這一期我們主要給讀者分享一些如何使用草本植物油和精油來養護頭髮和頭皮。

橄欖油,亮麗護髮

首先介紹大家熟悉的橄欖油,有沒有注意到,在盛產橄欖油的地中海和中亞國家,女性的頭髮多半濃密而有光澤,他們不僅每天食用純正的橄欖油,橄欖油也是她們日常的護髮油。對於受損髮質,或是當頭髮需要特別呵護的時候,最好的保養成分之一就是特級純橄欖油。橄欖油能強韌髮絲並增加秀髮光澤。

蓖麻油,茂密頭髮

蓖麻油(Castor Oil)自古以來就用來增加頭髮厚度,也幫助頭髮變得油亮而有光澤,是一款很有效的毛髮增長油,塗抹在眼睫毛上也會讓你的眼睫毛長得更長更密。蓖麻油的黏性很強,但是很容易洗乾淨。

神奇灌木,荷荷芭油

4千多年前印地安人就將荷荷芭油,用於護膚護髮和食品。荷荷芭油含皮膚需要的天然維生素及高滋養度的膠原蛋白質和礦物質,柔軟並滋養頭髮,用來按摩頭皮,可溶去過多皮脂,促進頭髮健康生長、清潔和刺激頭皮、清除頭皮屑,幫助頭髮生長及護髮,它能十分有效地疏通頭髮毛囊和防止皮脂積聚在毛囊中,防止由此引起的脫髮。

三種護髮用植物油

另外三種植物油推薦給讀者做滋養頭髮,一個是核桃油,含有豐富的Ca、Zn、P、K等多種微量元素,使頭髮變得柔軟、光滑和秀美,防止枯黃、脫髮、減少頭皮屑。

還有幫助頭髮增加韌性的椰子油。甜杏仁油是維生素D和E的重要來源,對付乾燥、毛躁,以及對黯淡無光的頭髮最有幫助,還有隔離紫外線的防曬作用。

養護頭髮,自己調配方

哪種油最好?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根據自己的髮質、頭皮狀況,配合當地的氣候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植物油作為基底油,再搭配適當的精油來定期護理頭髮、頭皮效果更好。在家就可自行完成頭髮、頭皮的養護,方便又放心,堅持使用就會發現效果不錯。下面就介紹幾款養護頭髮、頭皮的芳療複方油,以及調理水的搭配。

一般髮質:
基底油:荷荷芭油、核桃油和杏仁油。
推薦精油:羅馬洋甘菊、天竺葵、薰衣草、迷迭香、橙花、苦橙葉和玫瑰精油。
建議配方:核桃油(50 ml,或者是另外一種自己更喜歡的基底油)、天竺葵3滴、橙花5滴、薰衣草8滴。

調理水:基底液可用蒸餾水,或者以1:1的比例用蒸餾水稀釋玫瑰花水、橙花水或蘋果醋。
建議配方:天竺葵3滴、橙花4滴、薰衣草5滴、苦橙葉3滴、橙花水300 ml、蘋果醋10 ml。

乾性髮質:
基底油:特級純橄欖油、荷荷芭油、核桃油、甜杏仁油、椰子油。
推薦精油:羅馬洋甘菊、薰衣草、玫瑰、檀香木、伊蘭伊蘭。
建議配方:基底油50 ml、檀香木12滴、伊蘭伊蘭5滴,這一款也可加入5 ml~45 ml小麥胚芽油到基底油裡。

調理水:基底液可用蒸餾水,或者以1:1的比例用蒸餾水稀釋玫瑰花水、蘋果醋。
建議配方:檀香木8滴、玫瑰1滴、伊蘭伊蘭4滴、玫瑰花水300 ml、蘋果醋10 ml。

稀疏及脆弱髮質:
基底油:特級純橄欖油、蓖麻油、杏仁油、荷荷芭油。
推薦精油:薰衣草、廣藿香、迷迭香、伊蘭伊蘭。

調理水:基底液可用蒸餾水、橙花水、玫瑰花水、蘋果醋。
建議配方:(中油性髮質)迷迭香6滴、廣藿香6滴、玫瑰花水300 ml、蘋果醋10 ml;或者(中乾性髮質)伊蘭伊蘭8滴、廣藿香5滴、蒸餾水300 ml、蘋果醋10 ml。

油性髮質:(僅調理水)
基底液:蒸餾水,或者以1:1的比例用蒸餾水稀釋金縷梅萃取液、玫瑰花水、橙花水、蘋果醋。
推薦配方:佛手柑4滴、乳香3滴、葡萄柚4滴、迷迭香4滴、橙花水150 ml、玫瑰花水150 ml、蘋果醋10 ml。

保養油與調理水的使用方法

使用複方油類養護頭髮及頭皮,一週一次即可,用調配好的複方油適量,抹在濕潤的頭髮及頭皮上,輕柔按摩3至5分鐘,之後用一條毛巾裹住或蓋住頭髮,停留約1小時後洗淨。

注意使用複方油調理後,頭髮和頭皮的徹底清潔也是必要的。油可以帶走頭皮上殘留的髒東西,但是若只用清水沖洗,恐怕油水分離的特性,沒有辦法沖乾淨。建議還是要用少量洗髮精洗淨,以免過多的油阻塞頭皮,適得其反。

頭髮和頭皮的調理水使用起來很方便,每次用之前搖一搖,讓精油均勻擴散於水中,然後倒一些在乾淨的手掌上,或者用噴霧瓶噴在頭皮、頭髮上,再用手輕柔按摩頭皮和頭髮。調理水一星期可使用數次,可以改善髮質,感覺頭皮舒爽,而且氣味芬芳宜人。使用前不需要打濕頭髮,使用後也不需要清洗。

本文刊載於舊金山10月28日健康版,請點閱
要想定期快速瀏覽一週新聞集錦,請點這裡。

責任編輯:李曜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