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華裔收藏家魯振國和他的收藏本

收藏本請書畫家、名人題字作畫 成為「很土」的寶貴精神財富 可品味歲月留痕

華裔收藏家魯振國和他的收藏本。 (林丹/大紀元)

人氣: 4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7年09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丹紐約報導)華裔收藏家魯振國不僅收藏錢幣、郵票、火柴盒,還自己製作一本本的收藏本,把平常收集到的郵票、剪報貼在上面,請書畫家在上面直接題字作畫,閒暇之餘拿出來品味,是他人生的一大樂事。

華裔收藏家魯振國的收藏本。
華裔收藏家魯振國的收藏本。(林丹/大紀元)

家住紐約布碌崙的魯振國出生於1937年,他的家庭是南京的大戶,他的祖父魯士清畢業於杭州神學院,一戰爆發後,作為南京長老會的牧師被派往法國向當地華人傳道並當隨軍牧師。祖父的6個孩子就讀於南京金陵大學和南京金陵女子大學,受西學東漸的影響,他的家庭當時已是一個歐美化的家庭,常有外國朋友到他家做客,家裡有很多外國的郵票、明信片、錢幣、火柴盒,也收藏有很多中國字畫。魯振國從小耳濡目染,對收藏情有獨鍾。他收藏的錢幣有外國的、有清代的、還有金幣,以「捆」來打包。對家裡的字畫,他常常靜靜地揣摩欣賞,感到是一種享受。

華裔收藏家魯振國的收藏本。
華裔收藏家魯振國的收藏本。(林丹/大紀元)

但是在後來的政治運動中,魯振國的家人因為家裡的收藏品無端遭到中共的騷擾,「外國郵票」、「外國錢幣」成了「反革命的嫌疑」,被抄家沒收,令他痛心,家裡的幾棟洋樓也在「社會主義改造運動」中也被「共產」了。文革開始後,與他相依為命的母親天天要到「學習班」報到,被當作「活靶子」批鬥。到了70年代中後期,中美關係鬆動,他與母親馬上申請移民美國。

臺裔書法家蕭忠正在魯振國的收藏本上的題詞。
臺裔書法家蕭忠正在魯振國的收藏本上的題詞。(林丹/大紀元)

1980年來美後,魯振國忙於生計,在工作之餘又重拾收藏的愛好,喜歡看書報的他還有剪報的習慣。他在大陸時曾在印刷廠工作,懂得裝訂書本,從2008年起,他自己動手把白紙裝訂成線裝本,把自己喜歡的郵票、錢幣、剪報、圖片直接貼到本子上,內容包羅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還有自己所寫的隨想,他每去一個地方旅遊,也把旅遊紀念圖章蓋到上面,本子堪稱一個「百寶箱」。

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每年在過年期間,都給他郵寄來有親筆題詞和簽名的利是封和照片,他也把它們貼在了上面。他每年做一本收藏本,如今已有10本,他給每個本子取名——「百花集」、「百花齊放」、「小草集」、「鄉下人」、「雜感集」等。

魯振國經常參加華人社區的書畫展和文化活動,他把本子隨身帶著,當見到社區名人、政客和書畫家時,便請他們在上面簽名、題字、作畫,通過這個方式,他收集了不少名人簽名和墨寶,為收藏本增添姿色。

魯振國說,自己從小常聽母親說,「君子固其本,本立而道生」,成為他人生的座右銘,後來他才知道這句話出自孔子的《論語》。一次他在臺裔書法家蕭忠正的作品展上,請蕭忠正在他的「百花集」上題寫這兩句話,蕭忠正愉快地答應了。魯振國說,自己翻閱本子看到這兩句話,便會「好好思想咀嚼」。

但是魯振國求名家墨寶也並非每次都順利,有時會遇到對方不屑一顧、婉言拒絕或要求付費,有一次他等了6個小時,但卻空手而歸。在求字中,他也嚐到了人生百態和人心不古。他說,人們常以一個書法家的字寫得好不好來評價他,但他覺得,一個好的書法家不但要字寫得好,還要人品好。

歲月一去不復回,但是通過一本本的收藏本,如今80歲的魯振國,從中品味歲月的留痕,生命軌跡,人生感悟。他說本子雖然「很土」,但卻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責任編輯:艾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