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春天

作者:吳小林

婚禮現場的每個人都哭了,因為這個婚禮展現了愛的真諦!這是對孩子真正的愛。圖為示意圖。(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389
【字號】    
   標籤: tags: , , ,

這是杜拉斯《情人》的不朽開頭:

「我已經上了年紀,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裡,有個男人朝我走過來。他在做了一番自我介紹之後對我說:『我始終認識您。大家都說您年輕的時候很漂亮,而我是想告訴您,依我看來,您現在比年輕的時候更漂亮,您從前那張少女的面孔遠不如今天這副被毀壞的容顏更使我喜歡。』」

這個「開頭」,我不知背誦過多少遍!只要把其中的第一人稱「我」變成第三人稱「她」,簡直就是專門為我「定製」的文字。

因為,「已經上了年紀」的我,在長長的記憶中,不止一次地對「她」說過與上面幾乎完全相同的話。

***

40年前的一個秋天,我母親患癌症接受放射治療後大出血。一張病危通知,將我從正在赤足勞動的麥田裡,喚到南京腫瘤醫院。我在那裡認識了她。

她也是一個癌症病人,和母親同住一個病房。母親只有我一個兒子。我當時才23歲,沒有服侍女病人的經歷。白天,我羞澀而笨拙地端著便盆進進出出;晚上,疲憊地倒在五張白色靠椅拼成的「床」上,睡在母親身邊。

一天,母親又出血了。看到我手足無措的樣子,她輕輕走過來,接過我手中的便盆,說:「讓我來吧。」

我感激地順從了她。

聽同室病友介紹,她患子宮上皮絨毛癌,已經擴散到腦部,但她一次次從死神手中掙脫出來,連醫生都感到驚訝。

看著被她洗得乾乾淨淨的便盆,我注意到她的手背上,紅一塊、紫一塊,布滿了吊針的淤血。我不禁心頭一熱,連聲道謝。

「你是男孩,你不方便。」

她安靜地朝我笑笑。她的笑,很溫暖,很真誠。

從這天起,每逢開飯,她總叮囑我到食堂去買容易消化的煨麵,然後由她一匙匙餵給母親吃;打開水的時候,她也從不忘記為我們捎上一瓶;她準時為我母親洗臉、擦身;她告誡我,腫瘤切忌加溫,不准我用熱水袋給母親取暖,也不准我帶母親外出曬太陽……

母親恢復得很快,兩星期後,已經能讓人攙扶著散步了。

這時,我和她也已經相熟。她說,她第一天看到我走進病房時,塑料鞋上沾滿了泥巴,就猜到了我是一個知青。她說她喜歡知青。

「你也是知青嗎?」

她點點頭。

我想起來了,每星期一次的專家查房:教授在前,醫生、助手、實習大夫和醫務處工作人員,浩浩蕩蕩出巡般走進病房時,只有她,與其他嘰嘰喳喳翹首以盼的女病員們不同,獨自一人在靜靜地看書等待。

我喜歡她的安靜。安靜的女人,與人為善,明理謙虛,寬暢的胸懷,最懂得珍惜人世的歡樂。

腫瘤醫院很美麗,我們常常在醫院的柏樹林中散步。化療脫光了她的頭髮,但她每次在散步前,總會將戴在頭上的藍色工作帽換成一塊彩色頭巾。我們踏著滿地的落英,聽著夢境似的小鳥的啼鳴,談著多姿多采的知青生活。

她的話,我像海綿吸水一樣全都記著,我在她身上,清楚地感覺到一種經過磨礪的力量。她聽我講的時候,理解與快樂的目光,使她的眼睛變得又大又亮,彷彿她再沒有比我更親近的人了。

這時候,我覺得她很美。有人的美是大自然的恩賜,但她的美,是她自己創造的。

我一點也不知道她過去的生活,我也不想去問她,我只覺得能和她在一起,很快樂。和她談談說說,或者什麼也不說,只是遠遠地看看她,或者想想她——只要近在她的身邊,我就很滿足了。

她的一舉一動的背後,總像有種無形的力量,在改變著我。有時,我發現,我在她面前,主意越堅定,講話的口氣卻越是柔和,我又發現,她對我越關心,越體貼,我卻對她越是敬重……

入冬的時候,經過反覆檢查,醫生同意我母親出院了。當我把這個消息告訴她的時候,她是那樣的替我高興。

她從枕邊拿出一個小布包,遞到我的手中,說:「留作一份永遠的紀念吧。」

我打開包,一條彩巾是她送給我母親的,一雙棉鞋是她送給我的,棉鞋裡還塞著一雙棉襪和一副手套。

剎那間,我內心一陣潮湧,我拼命咬著牙,不讓淚水湧出眼眶。

「冬天了,鄉下用得著。」

她一邊說,一邊輕輕拉過我的手,端詳著我。

良久,她沉靜地對我說:「恐怕我不會活多久了。」

看著她最近迅速浮腫起來的臉,淚水一下子奪眶而出,我哭了。

她是不會死的!她一輩子所做的準備只是為了活著,而不是為了死去。她本身能夠發光,她不怕走在暗處。

我緊緊握住她的手,彷彿要抓住那即將逝去的生命。她也緊緊握住我的手,彷彿要說出一句話,又彷佛要把所有的話都說完……

我和母親回家了。兩個月後的初春,我陪母親重回南京複查時,知道她已經去了。

早春二月,春寒料峭,靜靜的醫院裡很多地方都叫人觸景生情:我們有過溫存的話語,幾乎接近愛的表白;有過美妙的時刻,在我們之間結成溫柔纖細的繩結。可也許一切都沒有,一切都是我的想像。只有一點是真實的、刻骨銘心的:這就是她留給我的全部感覺。

或許,這種感覺,就是人類最可寶貴的東西,愛。

不知是化療曾經毀壞過她的容貌,還是美好的感覺始終在滋潤她的面龐?我至今不知道她的真實年齡。但她美麗的形象,永遠留駐在我的記憶之中,像春天裡悄悄綻放的花、靜靜生長的樹……

責任編輯:楊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所以,按費歐娜的規定,我應該要延續寬恕的循環,多放一顆石頭到袋子裡,送給我傷害過的人。」我取出費歐娜寄給我的象牙白石頭,把第二顆鵝卵石留在絲絨袋子裡。「我現在就按規矩來,把這顆石頭跟我誠摯的歉意送給妳。」
  • 2015年,《守望者》為全美賣得最好的書。「在二十世紀美國,《梅岡城故事》大概是最被廣為閱讀的種族相關書籍,而小說主角則塑造了種族正義最不朽的形象。」——評論家Crespino, Joseph
  • 安娜的父親努力讓她遠離城裡正在發生的事,但戰爭終歸是戰爭,不可能讓孩子永遠不受世態的打擾。街上有穿制服的人,有叫喊的人,有狗,有恐懼,偶爾還有槍聲。一個男人如果喜歡說話,她的女兒終究要聽見有人偷偷說出「戰爭」兩個字。「戰爭」,在每一種語言,都是沉重的字眼。
  • 我每天帶上槍,出門去巡視這黯淡的城市。這工作我做得太久,整個人已經和這工作融為一體,就像在冰天雪地裡提著水桶的手一樣。
  • 謠言流竄於巴黎的博物館中,散布的速度有如風中的圍巾,內容之精采也不下圍巾豔麗的色澤。館方正在考慮展示一顆特別的寶石,這件珍奇的珠寶比館中任何收藏都值錢。
  • 韋納八歲了,有天他在儲藏室後面的廢物堆尋寶,找到一大卷看起來像是線軸的東西。這件寶貝包括一個裹著電線的圓筒,圓筒夾在兩個木頭圓盤之間,上面冒出三條磨出鬚邊的電導線,其中一條的末端懸掛著一個小小的耳機。
  • 一雙雙腿憂愁地四處擺盪,來回擦撞荷妮;在這紛亂之中,唯有荷妮異常鎮靜。人們大都步行離家,他們的家當與老小,不是背在身上,就是放在推車裡。 父親與荷妮抵達廣場。他們衝上神父家門前的臺階,父親搖響門鈴,大門幾乎應聲開啟,神父高大的身影出現在門後。他招呼兩人進客廳,壁爐裡的火光打在他們身上,將他們化作牆板上的移動黑影。
  • 在這裡,人們過去和現在都有一種習慣,一種執著:耐心地把一些思想和形象壓進自己的頭腦,這給他們帶來難以描述的歡樂,也帶來更多的痛苦,我生活在這樣的人民中間,他們為了一包擠壓嚴實的「思想」甘願獻出生命。
  • 不過,由於他的一位恩師退休住到聖布里厄來,便找了個機會前來探訪他。就這樣他便決定前來看看這位不曾相識死去的親人,而且甚至執意先看墳墓,如此一來才能感到輕鬆自在些,然後再去與那位摯友相聚
  • 母親不提這些,反而不停地提起在布拉格發生的事,提到伊蓮娜同母異父的弟弟(母親和她剛過世不久的第二任丈夫生的),也提到其他人,有的伊蓮娜還記得,有的她連名字都沒聽過。她幾次試著要把她在法國生活的話題插進去,可母親用話語砌成的壁壘毫無間隙,伊蓮娜想說的話根本鑽不進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