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美國製造」捲土重來?

人氣 2941

【大紀元2020年02月26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James Gorrie撰寫/高杉編譯)美國的公司和企業正開始把製造業遷回美國本土。儘管這並不意味著美國企業會一股腦地蜂擁回國,但遷回率,或者說美國企業的「回流」正在逐步上升。

出現這種積極的趨勢有幾個原因,其中一些原因甚至會令人感到驚訝。

川普(特朗普)效應

無論他的政治傾向如何,唐納德‧川普總統所實施的對企業友好的稅收減免和放鬆管制政策,吸引了企業回到美國本土,這是值得讚揚的。

川普與中共的貿易戰——包括對中共商品全面徵收高額關稅——也是企業回遷的部分原因。然而,這個數字到底是多少還有待商榷。但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正是川普的一連串動作打破了美國公司將製造業外包給中共的這個魔咒。

不僅僅是成本問題

首先,中國距離美國和歐洲市場很遠。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其製造成本也在上升。但多年來,對於大多數美國公司來說,在那裡設立工廠仍然是明智之舉。但是,對供應鏈和製造業會中斷的擔憂越來越成為常態,而不是偶然的例外情況。

這些中斷是以包括美方的知識產權被盜竊的損失,生產技術流失,以及因為知識產權和生產技術被盜而導致中共的山寨產品侵占市場份額等等損失的形式所表現出來。此外,在電信和互聯網路由行業,中共通過華為和其它供應商的設備,使用和利用間諜軟件,也突顯出了依賴來自中共的技術會帶來商業和網絡威脅。它在二十年前還是個小問題,但如今已經迅速發展成為對企業的掠奪性威脅。

而且還不僅如此。商品供應鏈遠離銷售市場也有其本身的缺點。例如,客戶滿意度和產品反饋的敏捷性會因此受到影響。遠在千里之外的公司對客戶需求的反應遲緩,或者對市場需求所作出的調整會很遲緩。像卡特彼勒、通用電氣、英特爾、安德瑪等大公司已經開始意識到,商品供應鏈靠近他們的銷售市場所具有的有形市場優勢。

道德和環境問題

此外,還有社會責任的問題。在一月份的金球獎頒獎典禮上,喜劇演員瑞奇‧熱維斯(Ricky Gervais)指出了蘋果公司CEO提姆‧庫克(Tim Cook)在道德上的虛偽,他利用中共的血汗工廠的廉價勞動力賺取了數十億美元。但這不僅僅是一個諷刺性的玩笑,美國的公司和企業可能會迅速面臨新媒體世界的財務方面的報復——這個新媒體世界也是它們自己創造的——因為它們的這種非正義行為「喚醒」了消費群基礎。

環境問題也是另一個問題。近來,中國國內生產設施的污染和可持續性問題變得越來越被關注,不僅對企業而言如此,對其客戶群也是如此。中國是全球污染最嚴重的國家。那些曾經無足輕重的非經濟因素現在成了促使一些美國製造商回流美國的因素。

自動化生產使之成為可能

除了美國具有更加友好的商業環境這個原因之外——也許正因為如此——「本地到本地」(Local-to-local)的概念,即產品在其主要銷售市場內或附近生產的理念,在許多美國公司中越來越受歡迎。「本地到本地」是指產品在美國主要銷售市場所在地生產或靠近主要銷售市場。因此,他們正將生產設施遷回美國。

例如,運動品牌安德瑪(Under Armour)就是這種「本地到本地」趨勢的一部分,該公司計劃在巴爾的摩地區建立一家新工廠。

不過,儘管中國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但製造成本仍是工廠選址的一個關鍵因素。對於鞋業和服裝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的企業來說,如果不能獲得所需的利潤率,就很難回到勞動力成本很高的美國。而自動化製造技術的進步將有助於實現「本地到本地」這個可能性。

單一採購來源是否過時?

美中貿易戰不僅暴露了兩國之間貿易協定的不平等,同樣重要的是,它還表明,將80%的戰略關鍵材料依賴地緣政治對手的做法是愚蠢的。比如,用於飛機和導彈制導系統、手機和電動汽車的稀土等等。因此,新的稀土開採業務正在美國懷俄明州展開。

但美國幾乎完全依賴中國的不僅僅是稀土礦產。中國還是向美國提供抗生素等關鍵藥物和布洛芬(Ibuprofen)、阿司匹林(Aspirin)等普通非處方藥物,以及一些高質量的醫療技術和用品的單一採購來源。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來自中國的重要藥品和防護口罩現在卻無法使用,因為擔心它們被已遭病毒感染的工人們接觸過。就像正在進行的貿易戰一樣,中國的「武漢肺炎」COVID-19病毒的流行也凸顯了這種貿易政策的高風險和缺乏遠見。然而,美國製藥公司和醫藥供應公司是否會將生產遷回美國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沃爾瑪也會回來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引領了向中國外包商品生產的熱潮。這家總部位於阿肯色州的連鎖超市,被指憑藉其市場影響力和中國的較低的工資水平,一手導致了全美國各地的夫妻店(家庭經營的商店)破產,因為它們的價格低得無人能及。

但現在形勢發生了逆轉。對沃爾瑪來說,把紡織、服裝和消費品行業的勞動密集型工作帶回美國是當務之急。這家零售業巨頭正在積極評估其2013年成立的美國製造業創新基金(U.S.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Fund)的計劃。該基金旨在推動美國製造業的發展。沃爾瑪計劃到2023年購買價值2500億美元的美國製造產品,以增加自己對它的支持。

區域地方主義

我們所看到的回流趨勢有多大或者有多大的可持續性?

這實際上取決於你談論的是哪家公司。一些公司計劃只將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生產遷回美國,同時將他們在中國的工廠搬遷到鄰近的亞洲國家,如越南和馬來西亞。其它一些公司則計劃在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結束後再在中國開設新的工廠。然而,具體時間表仍然不得而知。

當然,隨著實地情況的變化,計劃也會改變。政治穩定也是企業做出決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傳染病疫情在中國的蔓延,中國社會的動盪加劇,這可能是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

要合理評估製造業回遷的趨勢,可能還需要考慮到區域地方主義的全球流行趨勢。一些地方的工廠不一定會遷回美國,而是會儘可能地遷移到主要銷售市場地區或其附近。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詹姆斯‧戈里(James Gorrie)是美國南加州的一名作家和演說家,他也是《中國(中共)危機》(The China Crisis)一書的作者。

原文Is 『Made in USA』 Making a Comeback?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所表達的是作者的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責任編輯:葉紫微 #◇

相關新聞
《美國好聲音》前燈光師:神韻不同凡響
「療癒心靈 引人深思」 神韻美國圖森爆滿
「這是美國需要的」公司老闆讚神韻精神內涵
美國TSA禁止僱員使用抖音海外版TikTok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