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府將撥款1.7億美元修復華埠火災樓

比去年承諾的8千萬元修復費用翻倍 保留外牆歷史特徵 增加兩層樓 擴大空間

人氣 156
標籤:

【大紀元2021年10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市長白思豪5日宣布將撥款1.7億美元修復華埠茂比利街70號大樓,比去年7月市長承諾的8,000萬美元修復費用翻了一倍多。此外,5日宣布的修復計畫,將保護和修復舊樓的部分外牆,還比原建築增加兩層樓,最終將打造逾6.8萬平方英尺(6,317 平方公尺)的空間。

茂比利街70號是位於華埠中心的一棟歷史悠久的市屬建築,建成於1900年,當時用於第23公立學校,可用空間有12,512平方英尺,產權歸紐約市政府行政事務局(NYC Department of Citywide Administrative Services)擁有,於2020年1月遭受火災,損壞嚴重。

茂比利街70號的修復工程將包括:為租戶提供超過5萬平方英尺(4,645 平方公尺)的空間;一個新的多功能空間,可以用作禮堂和體育館;超過6,500平方英尺(603 平方公尺)的額外辦公和社區空間;建築功能優化,以確保擁有更多無障礙設計,包括一部電梯。

修復工程預計2027年基本完工。市管理服務局去年9月啟動重建案社區願景計畫,由茂比利街70號諮詢委員會協助指導重建過程,「3X3 Design」機構負責推動與社區的協商工作,開展線上座談與工作坊。要查看社區願景過程中的演示文檔,可參閱鏈接:nyc.gov/70mulberry。

多年來,這棟樓是五個社區服務及文化組織——人力中心、華策會、美東體育會、陳學同舞蹈中心和美華博物館的所在地,修復後,這些機構將以原租戶身分搬回原址。其中四個非牟利組織代表5日一一對市長表示感謝。陳學同說,修復後的場地將成為社區的文化和教育中心。人力中心行政總監李康誠說,會進一步敦促市政府「在建築的規劃、設計、供應和建造過程中讓當地供應商、承包商和勞工參與進來,使這個社區中心真正由社區建造。」

市長白思豪和華埠市議員陳倩雯5日在視頻會議上。
市長白思豪和華埠市議員陳倩雯5日在視頻會議上。(視頻截圖)

華埠市議員陳倩雯感謝市長白思豪對華埠這個遭受特別苦難的社區進行歷史性投資,保留建築物的外牆和建造最先進的設施,讓華埠可以首次擁有一個完全無障礙的禮堂/體育館和一個藝術家社區空間。

火災後針對該樓是重建還是修復,社區曾意見紛爭。第三社區委員、當地居民陳家齡曾在火災大樓外搞了三場集會活動,呼籲儘量保留大樓外貌,因為火災並沒有完全燒毀大樓,這棟樓的底層石磚堡壘牆有2英尺厚,位處歷史悠久的五點區,曾經是一所「有29個民族的學校」、教育過幾代移民。「大樓修復而不是全拆重建,這是最好的消息。」陳家齡5日說。

有資料顯示,這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是由CBJ Snyder於1893年設計和建造的。CBJ Snyder以其設計的哥特式建築而聞名,他在1891年至1923年間擔任紐約市教育委員會學校建築總監,為紐約市設計的第一所大型公立學校就是茂比利街70號,當時是公立第23小學。以此為模型,他此後30多年間設計了700多棟教學樓。

針對火災樓是全部推倒重建還是修復,陳家齡在茂比利街70號大樓外搞了三場示威,呼籲修復保留外牆,民主黨市長候選人亞當斯曾參加他的示威活動。
針對火災樓是全部推倒重建還是修復,陳家齡在茂比利街70號大樓外搞了三場示威,呼籲修復保留外牆,民主黨市長候選人亞當斯曾參加他的示威活動。(陳家齡提供)

陳家齡說,這棟橙色磚外牆、有著氣勢宏偉角樓的舊樓已成了附近珍貴的文化地標,他很高興新建案將保護和修復舊樓的部分外牆,保留其歷史特徵,也希望紐約市設計和建築部(DDC)能給華人建築公司機會完成項目,希望新樓能留一層作為社區的文化表演中心。◇

責任編輯:李悅

相關新聞
重建還是修復?華埠火災樓重建方案爭議
市長:斥資8千萬重建華埠火災樓
華埠火災樓重建方案 開放討論
中華公所及七大僑團呼籲拆卸重建火災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