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步調不一?釐清3條界線 找到職場共感

作者:澤渡海音(工作效率改善、職場溝通專家)

人氣 315

拿不出成果的職場,常常欠缺的一個部分—那就是「共感」。

首先,我們將在這邊一次公開,沒有共感的職場中常常可以看到的4種病症!

①意識分離症候群

A先生:認為這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也燃起了熊熊的鬥志。
B先生:認為這只是個需要隨便應付就可以交差的工作,反而保持冷靜。
C先生:只是靜默著,有人叫他做什麼,他才做什麼。
D先生:雖然對這個工作不是沒有興趣,但就是沒辦法認真的面對這項工作。

就像這樣子,每個人對於工作都有著各式各樣不同的認知,不是嗎?

② 只有一部分的人向前猛衝的病

你應該有這種經驗吧?在國中還是高中舉辦校慶的時候,總會有人熱血地大喊著:「讓我們為青春寫下開心的一頁吧!」……接著,就只有一部分的人熱烈地討論著,並開心地決定要辦什麼活動。擅自地主導活動,最後連開始做準備時,都是那群人。那剩下的人應該做些什麼呢?於是只好在一旁閒得發慌,晃來晃去,結果變成--

「拜託你們去找點事情做好嗎!你看那些人,他們都那麼努力了,你們難道不會覺得丟臉嗎?」

可是就算你聽到這些,還是不知道該做什麼,因為這原本就是那群人一廂情願的,不是嗎?誰才是受害者啊……被罵的人想必會有這樣的想法吧!
只有一部分的人向前猛衝,這問題在公司組織內也是會發生的。

‧ 只有部長一個人的情緒莫名其妙高昂。

‧ 課長和副課長兩個人就做了所有的決定與方向,其他人都像是局外人一樣。
‧ 只有領導者和副領導者兩個人向前猛衝,加班到深夜,還累得要死。

在工作上,如果熱度的差距越來越大,就不可能會產生共感。

③看不到終點症

「這種繁忙的工作狀態,到底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啊?」
「這個專案到底什麼時候才會結束啊?」

如果只是忙一陣子,還能夠接受;或者可以看到終點的話,那麼就有繼續努力下去的動力,但是……

‧ 長時間勞動變成常態,一直持續著。
‧ 照理來說應該是短期的企畫案,卻不斷延長、延長、再延長……完全不知道何時才能從中解脫。

什麼時候才會結束呢?提心吊膽地提問之後……

「嗯……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呢?其實我也不知道。沒關係啦,反正遲早會結束的!」

居然是這麼讓人沮喪的答案!
「黑夜雖長,但黎明終將到來……」你也只能這麼想。

④動力過低症

待在這種沒有「共感」的職場裡,是沒有辦法讓自己提升動力的(除了那一部分向前猛衝的人)。因為大家沒有動力,所以產生不了共感;因為沒有共感,動力也就跟著下降。惡性循環就這麼出現了!

如此的不協調,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
在這樣的職場上,幾乎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所有事情都是在狀況不明的情形下進行著。

●找出工作中的3條「界線」

那麼遇到這種狀況時,到底該怎麼辦才好呢?
充滿拚勁、鬥志還有青春物語的主管,一臉正經的這麼說著:

「沒有共感!?這樣的話,就大家每天晚上一起喝一杯吧!」
「不然來決定團隊裡的規矩,大家每天早上都來精神答數!」
「不打招呼是不行的啊!讓我們來進行打招呼運動吧!」

不對,這麼做是沒有用的……所謂的對策應該是要──

找出「界線」!

至少,應該要能找出下面這3條界線:

①找出共同的目的!

那件工作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對誰有什麼樣的價值呢?
我們做這些事有意義嗎?
結束時的成果應是如何?

首先,要讓團隊中的所有成員,都能夠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

「你說的我都理解,但是大家一開始不也都不清楚目的,不是嗎?而且,目的還會常常變來變去……」

嗯,你說得滿有道理的……但不可以這樣就被說服!
該有責任去確認目的人是誰呢?應該是領導者或是管理階層吧!領導者或是管理階層應該要去確實地確認,並設定工作目的。
反之,身為部屬的人,若不知道工作目的,一定要懂得發問,而且在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之前,絕不可以輕言放棄!

但不可否認,有時的確會因為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的變化、做事朝令夕改的主管,或是其他各式各樣的因素,而產生改變。所以在確認目的之後,就丟到一邊絕對是大忌。主管應該要定期確認目的,並且分享給所有的成員。

在執行大型企畫案時,可以把目的大大地寫在紙上,並張貼在辦公室的牆上,這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如此一來,全體人員就可以時常確認工作目的,一旦目的改變時,管理者自己也會發現到。這個技巧是很重要的。

②讓大家有看到終點線的機會!

不管是多令人感到開心的工作,在長時間持續的轟炸下,只要是人都會感到疲憊。看不到終點,人就會感到不安,久而久之,這種不安感就會轉變成對組織的不信任感。

「什麼時候才會結束?」適時拋出這個話題,對於維持組織與成員之間的信賴關係,是極為重要的。

「大家看起來都還滿開心的樣子,這樣的話,就算要求他們加班到半夜應該也不成問題吧!」
「因為是工作的關係,大家應該都會毫不猶豫地跟上腳步吧!」

其實,這些不過都是管理者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如果是以前那個還流行終身雇用制的年代,搞不好員工會願意犧牲;但是,時代已經不一樣了,有「毫不猶豫地跟上腳步」的人,同樣就會有「毫不猶豫地辭掉工作」的人,用過時的常識來作思考或是決定,是很危險的。

就讓我們終結這場「沒有終點的戰鬥」吧!

③讓成員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與被賦予的期待!

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是什麼?自己在這項工作中,被他人期待要做些什麼?
這部分的內容如果太過模糊的話,就沒有辦法採取適切的行動。

「我一定是負責擔任支援角色,所以先待機等待指令。」
「咦?我們也可以主動思考和提案嗎?」

這是期待所有的成員都能夠主動,但大家都很被動的情形。
相反的,有的工作明明只要輕輕鬆鬆、簡單地帶過就可以了,但卻遇到有成員浪費大把精力在上面空轉。

部屬:「這是我們昨天晚上,一直熬夜拚命到半夜的成果!」
主管:「咦!?其實不用做到這麼仔細也沒關係……」
部屬:「……原來我們的努力,都是白費力氣啊……」
主管:「……」

這種狀況真的很討厭,對吧?雙方都會有種「搞砸了」的感覺,然後,部屬與領導者之間的溝通就出現問題了。這全都肇因於「不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麼」這個原因而已,還真是令人感到難過啊。

向所有的成員傳達他們應該扮演的角色,以及對他們的期待,這應該是身為主管率先要做的要務之一。

在這世上,分不清「界線」的狀況,常常是導致問題發生的主因。例如:邊走路邊用手機、地方首長將金錢使用在用途不明的地方,以及我們工作時的工作方法。所以當工作狀況不明時,請先好好與它們釐清界線吧!⊙

<本文摘自《每天準時下班的超強工作術:日本效率專家帶著你突破常見十大工作難題,從此不拖延、零迷失、零挫折》,財經傳訊提供>

責任編輯:茉莉

相關新聞
影響你職場生產力的5個時間管理誤區
40歲還在做加退保工作?職場競爭力超前佈署
怎樣踏出你的舒適圈?創業家4個成功的要素
賈伯斯使用的說服技巧 善用「框架」的威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