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產雞的危機與轉機

每一戶養雞場都會有獸醫師協助照顧雞隻的健康,獸醫師會依據疾病的需要開立合理的抗生素劑量,讓雞農養出最健康的雞供消費者使用。(123RF)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1年03月08日訊】近年來臺灣健身產業蓬勃發展,鏟肉團體大增,據財政部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臺灣健身場館增加了360家、會員數增加30萬人,低脂高蛋白的「雞肉料理」非常適合健身族群、長青族的長者及忙碌的上班族做日常的飲食控制,在健身與養生風潮下,促使雞肉消費量連年成長。

市場生態考驗國產雞發展

進口雞肉量民國95年為9.4萬餘噸,108年增加至22.5萬餘噸,成長139%;白肉雞屠宰量民國95年為1.64億餘隻,108年增加至2.4億餘隻,成長46%;這一波雞肉消費商機,因進口雞肉挾著低價優勢,似乎是進口雞得利,同時也威脅到國產雞養殖產業的發展空間。

台灣地窄人稠,雞農多以集約方式養殖,又地處亞熱帶,炎熱多濕,容易孳生各種病原及病媒,自主防疫管理顯得格外重要,再加上國產白肉雞飼料、小雞皆需仰賴進口,諸多原因造成飼養成本偏高。由於台灣養雞產業屬淺盤市場,貨源稍微不足即造成國產白肉雞價格飆升,當消費市場無法承受高價的壓力時,將改用進口雞肉。

然而,對於國產白肉雞產業 來說,消費者的食安是首要考量,但重視食品安全議題,不能僅止於口號,因此,務實地自我提升是將危機化為轉機的最佳策略,但也還得消費者對商品資訊有正確理解,近年來許多未經查證的謠言滿天飛,如「白雞肉被打了生長激素、抗生素殘留」,不僅讓國產雞蒙受莫名的委屈,也打擊養雞業者的信心,更引發社會對雞肉食安的恐慌,這樣的情況對臺灣發展在地禽畜牧產業並非正向。為了讓食品安全觀念被正確傳遞,到底有哪些迷思需要被釐清呢?

「育種技術」讓雛雞五週就能健康長大(123RF)

迷思一、「疫苗」「抗生素」「生長激素」搞不清

(一)雞隻為什麼需要疫苗
早期,一張小雞打疫苗的照片被誤傳為雞隻施打生長激素,這個天大的冤枉重創養雞產業,速食業龍頭麥當勞還為此推出系列「絕不施打生長激素」的自清廣告,反倒誤導民眾以為雞隻都施打生長激素,讓養雞業者雪上加霜,只能嚴正的抗議要求麥當勞下架廣告「還我清白」。

真實的情況是,新生的小雞和小嬰兒一樣,一離開母體保護就要迎戰各種傳染病的試煉,因此需要定期施打疫苗加強他們的保護傘,疫苗是在雞隻感染疾病前給予適當無害病原體,用以產生免疫力,防範疾病。有別於抗菌劑(俗稱抗生素)是用在雞隻感染疾病後作為殺死細菌的藥物。疫苗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使用噴霧、有的是用飲水口服、也有施打針劑,飼養時間越長,要做疫苗的防範也就越多,這一切的防範,為的是讓雞隻能夠健康的成長。

(二)白肉雞長得快 完全不用生長激素
許多消費者不理解白肉雞快速長大的原因,認為是打了「生長激素」的緣故,對於不斷追求養殖技術提升的養雞業者來說,他們的努力都被錯誤的資訊給掩蓋了,這真的是心中最大的痛點,「內行看門道」聽聽行家怎麼說?

台灣白肉雞產銷督導委員會顧問溫紹偉表示,「生長激素」只是一種動物體內本身就有的內分泌,若以人工施打的話,除了增加昂貴的生物技術成本及施打的人工成本外,施打生長激素還會使皮下脂肪增厚降低商業價值,對養雞業者來說成本效益完全「不具可行性」。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秘書長王建培說,消費者會有這樣的迷思,是因為一開始就把雞種搞錯了,白肉雞品種是從國外來的,育種中心隨時都在做品種的選拔,選換肉率、抗病力比較好的雞種留下來,白肉雞從雛雞開始,過去需要八週才能長到兩公斤的成雞,到今天只需短短33-35天就能達到2公斤的上市體重!這一切歸功於歷經了50年經驗「遺傳育種技術」的進步。

王建培強調,飼料的配方也是重點,從小雞到可以上市的成雞,飼料會依雞齡不同分為3-4期,每期給予不同的營養成分。小雞時蛋白質含量要高一點,隨著雞齡的增長,熱量需求會越來越高,蛋白質會降低,飼料都是國內畜牧獸醫本科系的專業人才精心調配,他們可以說是雞隻的營養師,營養均衡的飼料確實可以幫助雞隻達到最佳生長效率。

再加上提供雞隻先進的智慧環控飼養環境,以及學術單位不斷進行宣導,提升飼養者的技術,促使換肉率從早期的1.8,現在已經進步到1.4~1.3,屠宰重量的標準體重都是1.85 -2.1公斤,而換肉率卻一直在提升,當然飼養的天數一定會縮短。品種、設備、飼料、技術都在進步,才能造就33-35天的成長紀錄,所以根本不需要用生長激素。
(換肉率:指一段時間內投餵的飼料重除以體重增重之值,換肉率越低越好)

提供雞隻先進的智慧飼養環境,只要飼養管理做得好,每隻白肉雞就能都頭好壯壯的自然生長。(大紀元)

(三)雞隻為何要用抗生素
消費者也常常對雞隻用藥的事十分敏感,雞隻就和人類一樣,也會有生病的時候,每一戶養雞場都會有獸醫師協助照顧雞隻的健康,獸醫師會依據疾病的需要開立合法且合理的抗生素劑量,透過抗生素殺死細菌,雞隻們可以快速恢復體力並避免傳染其他雞隻。

消費者要關注的重點不在於是否使用抗生素?而是食用的雞肉是否有藥物殘留?針對這部分,台灣白肉雞產銷督導委員會顧問溫紹偉指出,只要有一段適當的「停藥期」,讓雞隻透過體內的自然代謝,就不會有殘留問題。

為了確保消費者的食安權益,避免有藥物殘留的疑慮,在養雞場會進行第一道的自主把關,雞隻屠宰前3天需經過藥物殘留檢驗,農場獸醫師確認整場雞群沒有任何病症出現,才會開立健康證明書准許雞群離場屠宰,過程中主管機關也會不定期抽驗畜牧場。

第二道把關必須由電宰廠依屠檢相關規定進行管理及駐廠獸醫師的層層品管,負責屠宰衛生的獸醫師會對剛到場的雞群再次確認健康狀態,將有問題之雞隻篩選出來。最後一道把關則是在屠宰過程中,還會進一步針對雞隻屠體及內臟一一確認沒有藥物殘留及禽流感等病徵才會上市。

經過這三道嚴格檢查後,合格者才能取得領有屠宰衛生檢查合格標誌章,所以在法規層層把關下,消費者沒有機會吃到殘留在雞肉中的抗生素。因此,只要選購貼有屠宰衛生檢查合格標誌(章)的雞肉產品都可以安心食用!

雞隻除了給予疫苗,並不會再施打任何針劑。因此,坊間謠傳注射藥物的部位如雞脖子、雞皮、內臟等會存在大量毒素與動物用藥殘留,吃了容易致癌,真的是空穴來風,且目前沒有科學證據明確顯示吃雞脖子、雞皮、內臟而導致癌症的發生,也就無需擔心食用會得癌症的風險。

迷思二、屠宰時的消毒方式真的安全嗎?

去年十月,有媒體以家禽屠宰場屠體泡「漂白水」做報導,令許多民眾緊張不已。事實上,生鮮食品在製程中不能經過加熱方式來減少微生物,為避免畜禽屠體於屠宰過程中受微生物汙染,可能導致食物中毒,因此,屠宰過程中有使用含氯消毒劑於冷卻水槽之需求。防檢局表示:「諸如CODEX、WHO及FAO等國際組織及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為有效降低屠宰場屠體微生物之污染,皆允許屠宰場常規使用含氯消毒劑於屠體清洗步驟。」衛生福利部「食品用洗潔劑衛生標準」亦允許清洗食品時,使用酸化亞氯酸鈉、二氧化氯、次氯酸及次氯酸鈉含量不得超過50 ppm。採用的次氯酸鈉進行殺菌時,一定要符合防檢局所制定公布之「屠宰場使用食品及含氯消毒劑應注意事項」,為消費者的食安做好最佳的保護。

迷思三、國產雞/進口雞標示不同調 消費者一頭霧水

政府推動各種標示的主要目的是保護消費者「知」的權利,進口雞肉少了產地、屠宰日期標示,對消費者來說,會造成認知上的混淆。防檢局曾經在海關抽檢到屠宰日期是1年半前的雞肉,這是為何需要強調標示屠宰日期的原因,但進口雞肉要經過理貨、分裝的過程,所以不容易分清楚屠宰日期,會有執行上的困難。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秘書長王建培提到,希望配合美豬、美牛模式,店家販售雞肉相關產品時至少要標示產地,畢竟進口雞肉跟國產雞肉有很明顯的價差,一般店家價格考慮下,很容易有混充的情形,經過調理加工後消費者也很難分辨,為了維護產業的發展及消費者權益,政府應該重視這部分,雖然難度很高,但不能不做,先做對的事,再把事做對。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邱時恩組長指出,國產雞在政府與養雞協會多年的努力下,透過法規及產業鏈的層層把關,目前所有環節的資訊透明公開。

政府推動各種標示的主要目的是保護消費者「知」的權利(123RF)

董事基金會許惠玉主任指出,進口農產品標示產地,這是最基本的消費資訊,目前牛肉、豬肉有較嚴謹的標示規範,雞隻應該也有必要納入。消費者最在意的是食安問題,接著才是新鮮美味,要達到食安的標準,必須是從屠宰到最後包裝等的每一道處理流程的加總,因此,對進口雞的把關,不僅是要求產地、屠宰日期的標示,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越詳細的標示越能保障消費者知的權益。

經養雞協會與農委會逐年推進,終於促成衛生福利部新訂「散裝食品標示規定」,自110年1月1日開始,為提供消費者正確選購資訊,針對消費者易誤認或混淆、不易辨識產地為國產或進口、以及易混合販售的20項農畜禽產品,強制規範標示「原產地(國)」資訊的對象,擴大到所有的食品販賣業者。若業者未依規定標示,可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新台幣3萬至300萬罰鍰;若標示不實,可處4萬至400萬罰鍰。

好的消費環境是大家共同開創的,所以,消費者購買時,要養成看清標示的好習慣,最好優先選擇有標示來源及有相關資訊的店家用餐消費,確保自己的權益。到賣場購買雞肉時,也可以優先選購有完整標示的國產雞,讓食安與口感兼具,目前,國產雞肉相關認證標章有以下3種:
(一) 屠宰衛生檢查合格標誌、(二) CAS 優良農產品標章、(三) 產銷履歷標章

選購國產雞有三口訣,並認明三個標章。(中華民國養雞協會提供)

迷思四、進口雞與國產雞有差嗎?

中華民國禽肉行銷發展協會理事長卓育生表示,進口雞與國產雞兩者並不適合直接做單方面的比較,基本上,不管進口雞或國產雞,從屠宰到冷凍的過程,只要確實是在安全衛生的環境下進行,且時間不要拉得太長,都可以降低發生食安問題的機率。

由於進口雞飼養的規模較大,雞隻分類篩選及整個作業方式皆與台灣中小規模的作業不同,因此就有價格上的優勢。但進口雞跨洋來台之前,會先經過長時間的運輸及二至三次的解凍,與國產雞相比,口感上還是會有明顯落差。

但除了價格以外,影響消費者選擇購買的最大考量因素不外乎就是「口感」。國產雞就近屠宰,肉質的保水度或是風味等都優於進口雞,尤其在法規的限制下從飼養到屠宰需經過多道的審核關卡,因此品質總是受到許多消費者的青睞,即使在價格高於進口雞的情況下,還是有著一群始終如一的鐵粉。

提昇自給率 國產雞有轉機

禽肉發展協會理事長卓育生認為,國內外的雞肉在市場上其實各有所需,由於國內雞隻產量無法全面滿足消費需求,進口雞肉可以穩定供應,適時平衡國內消費市場的供需。在價格優勢下,進口雞肉的確已逐步攻佔消費市場,國產雞肉的市佔率下降,的確打擊了國內養雞業者的信心,可能會陷入減養的惡性循環。

提昇國產雞自給率與市占率互為因果,綜整各方觀點,首要之務,還是得把國產雞的市占率再拉高。因此,國產雞業者必須透過「遺傳育種技術」、「智慧飼養管理」、「安全認證標章」等措施,將國產雞肉品質把關好,以及降低養雞場對環境衛生的衝擊才可以建立民眾更強的信心。

更重要的是讓價格維持穩定,習慣吃國產雞的消費者,才不會因為價格過高,退而求其次選擇購買進口雞。當然,不斷的宣導正確的消費資訊及國產雞的正面形象,不僅可以減少許多消費的迷思,更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同。

越多人願意站在支持在地產業的立場,未來國產雞在國內的佔比還會慢慢攀升,市場正向的動能,是促使產業調整與擴展的契機,當產業與消費雙贏,那麼國產雞自給率的提升,也指日可待。

延伸閱讀》農業循環經濟-養雞篇,台灣與世界一起成長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委託製作)

責任編輯:李妍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