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讀唐詩】

哪些修仙得道的故事 讓黃鶴樓聲名鵲起?

作者:踏雪飛鴻
黃鶴樓古來仙蹤處處。(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1047
【字號】    
   標籤: tags: , , ,

黃鶴樓是個仙蹟勝地,輝映著名的修道成仙的傳說。唐代詩人崔顥在《黃鶴樓》詩中直敘仙跡:「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古人修道成仙的故事,讓黃鶴樓的聲名鵲起。

黃鶴樓」之名的由來

唐代閻伯瑾的《黃鶴樓記》和陸游《入蜀記‧卷五》都記載了蜀漢的大將軍費禕在黃鶴樓登仙。傳說費禕登仙後常乘黃鶴返回人間,在黃鶴樓稍事逗留,「黃鶴樓」之名也因此而起。現在黃鶴樓東北側建有一座「費禕亭」映襯這個傳說故事。

費禕登仙後常乘黃鶴返回人間,在黃鶴樓逗留。此為《黃鶴樓圖》,元 夏永繪。(公有領域)

費禕(?—253,字文偉) 是三國時蜀漢名臣,初任蜀漢黃門侍郎。諸葛亮很賞識他。他在蔣琬之後執政,與諸葛亮、蔣琬、董允被蜀人並稱為「四英」。

子安乘黃鶴經過

還有一個傳說是《南齊書‧志第七‧州郡下》記載的,世人傳說修道成仙的子安曾經乘黃鶴經過東吳所建夏口城樓的上方。樓的西南角黃鵠磯上的戍守樓即黃鶴樓。

三國逐鹿時代,漢水(漢江)下游入長江的夏口(也叫魯口,漢水下游古稱夏水),控接湘川兩地,是個兵家必爭的水陸攻防要地,也是劍指東吳的關鍵要害。

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孫權於夏口對岸興建夏口城,屯兵鎮守。城西臨長江,城西南角有黃鵠磯,「上則遠眺山川,下則激浪崎嶇」(《荊州圖記》),於是他在黃鵠磯上建造瞭望戍守樓——黃鶴樓,占得險要的制高點。(黃鶴樓在今之武昌城西南)。

「但見石城多草木,足知江夏久興亡」。三國鼎立的歷史如過眼煙雲,黃鶴樓在歷代也經過多次重建的命運。現在的黃鶴樓所在位置已不在原來的地點了。

孝子荀鑲遇見黃鶴仙人

南朝任昉《述異記》有一則荀鑲遇到黃鶴仙人的故事。荀鑲(叔瑋)是個孝子,喜好文章和道術,自己一人潛居修行,不食人間煙火(辟穀)。

他曾經遊憩江夏,在黃鶴樓上休息。他從樓上眺望八方,望見西南方有一物,飄飄然從雲霄降下,倏忽之間一位駕鶴而來的仙人就到了他眼前。鶴在戶外斂羽止步,仙人一身羽衣虹裳,進到樓室內和荀鑲對談,說說笑笑,兩人談得很投契。然後仙人辭別,跨鶴騰空,倏忽在長空下又失去了蹤影。

呂洞賓在黃鶴樓得道昇仙

唐朝的呂洞賓可說是中國知名度最高的仙人,他是中國道教八仙之一,本名叫呂嵒(嵒或作岩、巖、嵓),字洞賓,道號純陽子。他被全真派奉為純陽祖師。

圖:呂洞賓漢鍾離二仙歡會。(台灣 故宮博物院提供)

在《呂祖志‧卷一》中,載有鍾離權在收他為徒之前,「十試呂洞賓」的十道考驗,試驗呂洞賓的心純淨到什麼程度,能否達到修道人的標準要求:

第一試,歸家時,看到家人全部病死了。
第二試,賣貨時,遇到買方反悔,只願拿出一半錢。
第三試,新年元旦遇到乞丐求索不已,又出惡言漫罵且抽刀相向。
第四試,牧羊時遇到老虎追逐逼進。
第五試,在山中草舍讀書,遇到容華絕世的妙齡女子,連續三日對他百般調戲,且夜逼同寢。
第六試,家中遭盜賊洗劫一空,當他自行下田耕種時,在鋤下發現金餅數十個。
第七試,從市場買回銅器,回家後都變成金的。
第八試,遇一瘋道士賣藥,自言自語服藥的人立刻死,但十天都不賣。呂洞賓悟道將藥買回家,道士又告訴他:你可以速速準備後事了。
第九試,獨自駕舟到河心時,突遇狂風掀舟。
第十試,獨坐室中時,來了奇形怪狀的無數鬼神,要打他、殺他的都有。又有來討償索命的。

呂洞賓一一通過了試驗,鍾離權收了他當徒弟,又要教他點金術助人。但當呂洞賓知道三千年後黃金會變回原質地,他不想讓後人損失,於是就不學。鍾離權更加欣慰他的道心慧根深厚。

傳說呂洞賓曾在黃鶴樓傳道、修行。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說呂洞賓「登黃鶴樓,以五月二十日午刻昇天而去」。

仙人賞錢

宋朝時黃鶴樓就號稱天下絕景,有仙蹤遺跡,在附近的漢陽水門外有傳說中的仙洞。陸游曾經和友人到此遊賞,他見到傳說中仙洞所在的嶙峋龜裂的石壁,矗地數尺高。傳說隱身仙洞中的仙人有時會啟開洞門出遊,曾經有老兵碰上出遊的仙人,當時得到仙人贈送的黃金數枚,後來那些黃金都化為石頭。

駕黃鶴升天

《報應錄》中也記載了一則仙人駕黃鶴升天的傳奇故事:
在黃鶴樓起建前,那附近有一間酒館,老闆姓辛。一天,一個身材魁梧但衣著破爛的客人進了酒館,他問:「可以給我一杯酒喝嗎?」語氣從容不迫。辛老闆見他氣度不凡,盛了一大杯酒送上。後續的半年裡,這位客人總是來要酒喝,但是都沒有付錢,然而辛老闆從沒有怠慢他。

有一天,這個客人對辛老闆說:「我欠了你很多酒債呀,但又沒錢可以還你。」說著拿出一塊橘子皮,在酒館牆上畫了起來,畫出了一隻黃鶴來。然後他邊打節拍邊唱歌,這時牆上畫的黃鶴竟然合著節拍翩翩起舞!酒店裡其他客人看見這奇妙的景象,紛紛聚過來觀賞,留下賞錢。

牆上這隻會跳舞的黃鶴給辛老闆賺進了大筆財富。十年後的一天,客人又飄然來到,依舊是衣衫襤褸的模樣。辛老闆連忙上前致謝道:「先生,請讓我供養您吧,您想要怎麼生活都可以。」客人笑答:「我哪是為這個來的呢?」他從懷中取出笛子吹奏起來,不一會兒,一朵朵白雲就從天上飄下來了。這時畫中的黃鶴飛到客人身邊,客人跨上鶴背,飛天而去。後來,辛老闆為了紀念這位客人築起了一座樓,就叫黃鶴樓。

這些傳說讓黃鶴樓博得成仙聖地的盛名。昔日,黃鶴來時,黃鵠磯上的城郭戍樓與得道仙人的風采並盛。人生天地之間,白駒過隙,浮雲散去,人事俱非。盛唐詩人崔顥已經留詩感嘆:「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為何修仙的事蹟在後代成了神仙傳說呢?是什麼讓今天的我們離修仙得道的境界越來越遠呢?若剝開觀念的束縛,這些傳說中的神仙故事,應當會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給人深刻又奧妙的感悟和啟發。@*#

─點閱【愛讀唐詩】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王蘭英是楊延昭的第二位妻子,因父親為北漢名將王懷之故,也稱為王懷女。她天生神力,又被金刀聖母(也有一說為驪山老母)收為徒兒,武藝高強,在當時幾乎無人能敵。然而她與楊延昭又是如何結為夫妻的呢?這就得說起在當地流傳千年的一段情緣故事…...
  • 神通第一的目犍連為什麼會被亂石砸死?7月15中元節原來並非鬼節,原來背後有個感人的故事……
  • 南北朝劉宋元嘉年間,一個名叫求那跋陀羅的僧人從天竺,也就是古印度來到中國傳法。他有著怎樣神奇的經歷呢?
  • 提起白日飛升的詩人,你會想到誰呢?唐代詩人「玄真子」張志和是個中令許多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他的名作《漁父歌》是歸隱修仙的志向代言。他凡塵人生的高峰,停格在「白日飛升」的一幕,流傳千古。
  • 眾香國裡來,眾香國裡去」,這句詩文出自北宋名家米芾之口。詩文背後有著怎樣的傳奇?他坐棺舉拂的故事,又為什麼被後人津津樂道?
  • 千古一僧的傳奇經歷。生前,三位皇帝、兩場戰爭只為搶他一個人;去世後,唐太宗為他立碑提詞。他究竟有何非凡的本事?
  • 王遠知在母親胎中傳出了啼哭聲;有一出家人預言他將來會是位神仙。後來發生的事情,證實這個生命是帶著根基繼續來修行的,結果是否如出家人所言呢?
  • 王靈官為五百靈官之首,他師從「四大天師」之一的薩守堅薩天師,而他拜師的經歷也有一段廣為流傳的故事。
  • 中國歷朝歷代都出現過不少在山中隱居、修煉的得道高人,當他們走街串巷、閒步市井時,偶爾也會在因緣際會的安排下一展神通,或許是為了讓人身臨其境地感受一下仙術的精妙、道法的高深,亦或是想讓人明白,人性本就通達神性,修神通、煉神術本就是坊間市井中有緣人皆可為的。
  • 王重陽是北宋末年及金朝時期的著名修道人。按歷史記載,他在金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南宋乾道六年)就已經仙逝了。可是在明朝古籍《獪園》中卻記載,王重陽在明朝時期曾再次出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