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12月17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徐亦揚綜合報導)美國駐華大使館日前以中國各地染疫病例激增對業務運營造成影響為由,將所有常規簽證服務暫停。時政分析人士表示,不排除美國是因擔心疫情所帶來的潛在巨大風險而暫時關閉簽證通道。
美國駐華大使館12月15日在微博發布公告說,由於中國各地新冠病毒(中共病毒)感染病例激增對業務運營造成影響,美國駐華(北京)大使館和駐上海總領事館只提供護照和緊急公民服務。美國駐武漢、瀋陽和廣州總領事館將只提供緊急領事服務,直至另行通知。
公告還表示,除上海總領事館已計劃提供的部分簽證服務外,所有常規簽證服務暫停;駐北京大使館和其他總領事館的所有常規預約都已取消。
這已經是美國駐華大使館連續第四天宣布調整簽證業務。自12月12日起,美國駐華大使館就接連宣布相關調整措施。
除美國駐華大使館外,德國駐華大使館也採取了相似的措施。德國駐華大使館12月14日發布公告說,由於北京疫情,德國駐華大使館簽證處暫停對外開放,預計閉館至2023年1月6日。
公告沒有提及德國駐中國上海、成都、廣州、瀋陽的四個總領事館是否也暫停簽證業務,但強調簽證申請是由各使領館按管轄劃分來處理,因此申請人不能在其它德國領事館提交簽證申請。
分析:美國怕潛在巨大風險
旅美中國問題專家、時政評論人士唐靖遠認為,中共的清零政策會導致疫情洩洪式爆發,規模空前,不排除美國是因擔心潛在巨大風險而暫時關閉簽證通道。
唐靖遠12月16日在其Youtube自媒體頻道「遠見快評」中表示,在中國出現疫情爆發高峰的時候,美國等一些國家並不希望大量中國人為了躲避疫情而把病毒帶入自己國家。
唐靖遠表示,美國當前的疫情在「與病毒共存」的狀態下已經基本達到了一種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他當然不想突然殺出來一股人馬打破這種平衡」。
他表示,這種規模的爆發很有可能會導致病毒再次發生變異。「所以我們不能夠排除,美國也是因為擔心這種潛在的巨大風險而暫時關閉了簽證通道。」他說,「我們甚至可以稍微誇張一點說,不排除美國有可能已經了解到某些嚴重的情況,只不過他們現在不便於公開,於是先閉門謝客,這種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唐靖遠還表示,中國的疫情最終到底是會複製歐美的模式,平安度過這次的衝擊,還是又會走一條和別人不同的「特色之路」,還需要進一步的密切觀察。
中共防疫政策急轉 感染人數暴增
美國之音形容,中共是在「無預警、無準備、無計劃」的情況下突然放棄清零政策。
中共在發布放鬆疫情防控措施的「二十條」和「新十條」政策後,外界認為,中共是結束了一貫堅持的清零政策,轉向與病毒共存。然而政策大轉向後,中國多地出現感染人數出現暴增的現象。
12月14日,中共疾控中心專家稱,不再統計無症狀感染者數據。許多無症狀感染者不再參加核酸檢測,也無需去醫療機構就診,因此難以準確掌握無症狀感染者的實際數量。
即使中共官方的數字沒有實際意義,但中共官方也從當日起不再公布無症狀感染者數據。
在此前的12月12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昂也承認,中共的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後,發熱門診就診量和流感樣病例數明顯攀升,120急救呼叫量急劇增長。12月11日,全北京市發熱門診就診患者2.2萬人次,是一週前的16倍。
李昂稱,從中共病毒傳播的速度和波及範圍上看,當前北京市疫情快速擴散蔓延的趨勢仍然存在;疫情的快速發展導致醫療服務在短期內面臨較大的壓力。
突然的政策轉向和感染激增也引爆了民眾的恐慌情緒。在中國多地,醫院大排長龍,感冒藥、發燒藥等防疫物品,甚至黃桃罐頭和電解質水都遭到民眾恐慌性瘋搶。
搶購潮甚至蔓延到香港、澳門、澳洲等地。人們瘋搶藥物,以應對冬季潛在的新一波疫情高峰。據悉,香港一些藥房已經開始對「必理痛」等感冒藥進行限購。
中共喉舌媒體央視近日稱,中國各地近期對治療發熱、咳嗽等症狀的各類藥物需求增長十分迅速,中國醫藥企業正在擴大產能。國藥集團旗下160餘家工業企業正在24小時運轉增產,特別是一些重點品種,產能已擴大到日常的三倍。
此外,中國的醫護人員也出現了集體感染的情況。
中國媒體財新網12月15日說,近期北京已有幾家大醫院致電掛號預約的門診患者,建議他們將就診時間延期或改為線上問診,因為院內有陽性感染者。醫生們發現,身邊不斷有同事出現症狀,人手越來越緊張。
小城市醫院的情況也不樂觀。報導說,湖北某縣級市三甲醫院的一位醫生估計,像發熱門診、感染科、兒科和急診科這類高風險科室,已經有50%的醫護人員感染,整個醫院大概有20%的醫護人員感染。
唐靖遠表示,中共病毒的出現已經打破了很多人類過去對傳染病,尤其是對病毒流行的一些認知的規律。即便是站在純醫學的角度來看,中共實施了三年嚴格的清零封控,這是史無前例的。現在中共又突然來一個大轉彎躺平,這個可以說也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案例。
「也就是說,這二者都沒有先例可以參照。所以誰都不知道,就這種鐘擺似的極端操作之下,它會不會又折騰出什麼么蛾子來。」他說。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