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花也可以當貨幣?一種花曾被當錢使用

圖為瑞士 vreneli 金幣和黃金條塊。(Shutterstock)
人氣: 447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3年1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世勳編譯)花兒賞心悅目,可以用來裝飾、觀看。但有一種花曾經被當成貨幣來使用,大家猜得出是哪一種花嗎?

就是鼎鼎大名的鬱金香。它曾在17世紀荷蘭的「鬱金香狂熱」時價格不斐,當時鬱金香球莖甚至比鑽石昂貴,還一度被當成貨幣來交易。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圖為第71屆加拿大鬱金香節。(任僑生/大紀元)

說到「鬱金香」,大家都想到荷蘭。其實鬱金香本來源自帕米爾高原,在鄂圖曼帝國裡被人種植,並擺放在宮殿或花園裡當裝飾。

那麼鬱金香如何到荷蘭的?說法眾說紛紜,但據《德國之聲》報導, 16世紀時,奧匈帝國大使布茲柏克(Ogier Ghiselin de Busbecq)在拜訪蘇萊曼一世時,被賜與鬱金香帶回維也納。

回到維也納後,布茲柏克將鬱金香交給他的朋友——植物學家克盧修斯(Charles de l’Écluse),克盧修斯後來到萊頓大學(Universiteit Leiden)任職後,在校內設置植物園,栽培和研究鬱金香,鬱金香就是在這情況下受到當地富人的喜愛。

很快的,鬱金香成了寶物,人人都搶購,價格高漲。根據BBC報導,到了17世紀,花的各種交易開始出現在仕紳、學者的人際網絡裡,這網絡越滾來越大。

鬱金香的崛起剛好也適逢荷蘭共和國(The United Provinces of the Netherlands)的崛起,當時荷蘭商業遍及世界,成了歐洲最富有的國度,從貴族到市民、富商與中產階級,手頭都有餘裕加入這場奢侈品的交易。

到了1623年,鬱金香中價值極高的品種「永遠的奧古斯都」(Semper Augustus),10個球莖的價格就相當於12,000荷蘭盾,價格比當時的阿姆斯特丹的一棟聯排別墅還高。

就在這個時期,鬱金香本身還被用來當作貨幣用,可以拿來交易,購買真實的商品。

到了1633年,一球莖的「永遠的奧古斯都」就高達 5,500 荷蘭盾。到了1637年的1月,這價格已翻倍,高達一萬荷蘭盾,這價錢足夠讓荷蘭一個家庭半生不愁吃穿,也可以在阿姆斯特丹最時髦的河邊買棟豪宅。

1636-37年的冬季是鬱金香熱的高峰,這時荷蘭的工匠、木匠等各種職業的人都聚集在酒館裡瘋狂的交易,有些球莖一天還被轉手高達十次。

來自荷蘭北部的鬱金香佈滿了阿姆斯特丹王宮前的水壩廣場。(Neirfy/Shutterstock)

突然,1637年的一夜間,當價格高到交易者都買不起,需求瞬間消失,交易崩盤、泡沫破裂,價格大跌到先前的1/10,成了世界最早的泡沫經濟事件。

有趣的是,鬱金香泡沫並未減少荷蘭人對鬱金香的喜愛,繪畫中以鬱金香為主題的情況持續了兩世紀。

奇特的是,雖然荷蘭繪畫藝術中有很多關於鬱金香的畫,但來自1630年代,也就是「鬱金香狂熱」時期的作品竟都沒留存下來。

荷蘭國家畫廊的策展人魏絲蔓(Betsy Wieseman)對BBC說:「1630年代、1640年代荷蘭的花卉畫作有個中斷,我也無法解釋原因。」報導中提到,可能是因為當時泡沫的創傷太大,畫作會讓人想起這段時間的慘況,收藏家無法直視,所以沒留存下來。

責任編輯:齊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