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語:走過坎坷

作者:青松
當我們經歷種種磨難時,其實只是上天在磨礪我們的韌性與毅力。(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04
【字號】    
   標籤: tags: , ,

這些年來,工作中經常遇到挫折。雖然整體來說我們在上升,但上升途中時不時要墜下去。

外人的視角和自己往往不同,評價的標準也有差異。在外人眼中,我們團隊很順利,想要做的項目都能做成,所以在同行圈裡還是挺有威望的。在我們自己眼中,卻是連連碰壁,幾次申請經費都沒通過。

靠著前期的積累,我們工作還在推進,成果也陸續在出。只是,很難想通為什麼,我們明明有扎實的基礎,努力做著有益的工作,但申請經費回回都失敗。如果一直拿不到經費,長遠來看肯定會遇到困難。

我們用心準備每一次申請材料,但不敢過多期待結果。畢竟,評審過程中有很多我們難以預見的因素。我鼓勵團隊裡年紀稍輕的同事,用平常心對待一切,我們只需盡全力去做,至於結果如何還是交由老天處理。

最近一次提交申請時,內心有些沮喪也有些忐忑。已經失敗好幾回,來路依然未知。前幾天看到結果,提交的申請再次失敗。大概是被磨得太久了,我甚至沒有過多的失望,只是思考下一步工作該如何進展。

偶然的機緣,看到還有別的申請機會,經費數量少一點,但我們還是決定試試。其實,我們只是碰碰運氣,並沒有報什麼希望。手頭殘留的經費還夠支撐一段時間,我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儘量多做些有意義的事。

晚上,正在加班,突然收到同事發來的祝賀消息。我匆忙打開看,是我們提交的申請被批准,經費可以續上了。這個消息仿佛久旱之後的甘霖,但我沒有過多的喜悅,只是知道下一步工作有著落了。

回顧這麼長時間以來的坎坷,我深深感受到,這個結果是上天留給我們的出路。也許真的像俗語中所講,天無絕人之路。當我們經歷種種磨難時,其實只是上天在磨礪我們的韌性與毅力。只要我們秉承初心,扎實做事,即便遇到苦難與艱險,最終會絕處逢生。不同的是,經歷過磨煉的內心再面對得到與失去時,會更為坦然,不再大起大落,這也許就是成長吧……@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弱軍面對強敵,沒有怯戰的權利,只有英勇頑強才能打敗敵人;地震時身處將傾大廈的人,沒有喊暈猶豫的權利,只有不怕暈,果敢自救,才能逃離危樓,保全性命;不幸溺水者,沒有嫌溫怕冷的權利,只有不怕水冷徹骨,搏濤擊浪,才不會被水淹沒而絕處逢生。同樣,病殘在身的我,沒有悲觀的權利,只有樂觀自信地頑強生活,才能戰勝病殘,鑄造生命輝煌,創造豐富的人生。
  • 二十幾年來,董娘的乾癬,都在西醫皮膚科打轉。有一次跟著朋友,從北部來看診。董娘的整隻手,整條腿,和頸部,像鱷魚皮一樣粗糙,部份皮膚呈一塊塊魚鱗狀紅斑,好像一不小心,就會皮屑紛飛。還有鼻子過敏,膝蓋痛,飛蚊症,眼睛乾澀,左眼比右眼小,左眼眼皮有點下垂,常呃逆。
  • 話說唐憲宗皇帝元和十三年,裴度領兵削平了淮西反賊吳元濟,還朝拜為首相,進爵晉國公。又有兩處積久負固的藩鎮,都懼怕裴度威名,上表獻地贖罪:恆冀節度使王承宗願獻德、隸二州;淄青節度使李師道願獻沂、密、海三州。
  • 你去過西湖嗎?你知道遊覽西湖的最佳視角和路線嗎?中唐時期的大詩人白居易,送來了一份來自一千多年前的遊湖攻略。
  • 月到中秋分外圓!黃曆八月十五日圍繞著月亮的許多民俗傳說,尤其是中秋節的神奇事兒紛紛湧上記憶的時空,讓人回味中秋節的神奇時空!它們跨越了幾千年的記憶,搭起仙凡之間的橋梁。
  • 六朝煙水滋養著金陵古城,秦淮月色籠罩著長干巷陌。走進這座名城,可以走訪歷史遺跡,憑弔千古興亡;可以流連山水形勝,遙想名士風流;亦可攜一部詩集,漫步在最尋常的街邊水畔,尋找最質樸動人的民間故事。
  • 魔鬼藏在畫皮下。別以為古人口裡的「淫書」是多下流的黃色書刊才算,也許就是你我曾感覺無比浪漫的言情小說,這些書其實是刺激人的情感、感官、荷爾蒙,勾人的色慾心,才把人弄得顛三倒四。現代大量言情劇都涉及毀三觀的早戀、三角戀、多角戀、出軌找「真愛」等橋段。可見,秉持傳統價值觀的古人與現代人之間,道德差距有多大。可天理是不變不動的,現代人也許急需腦補很多傳統知識,才不至於稀裡糊塗隨世風下滑而害了自己。
  • 元和十一年(816年),見證了大唐音樂與詩歌領域的一件盛事。一位異國高僧,踏上了中土長安。他隨身攜帶一張八尺長的古琴,憑藉精湛高超的琴藝轟動了京城。
  • 時光荏苒,滄海桑田,這位人類歷史上的智者,卻在他親自奠基創建,並且為之服務了一生的國家,逐漸地被塑造成一個偽君子,一個言行不一致的種族歧視者,一個具備兩面性人格的複雜的偽君子。後世人還為他找出來一群黑皮膚的子孫後代,並且認為美國有一位黑皮膚的國母。
  • 他能得出這般深切的感悟,因為他本人也是個「癡心」之人。他有著坎坷不平的遭遇,依然不忘初心和理想。李商隱把這種看似狂放的執念,融入筆下的癡情女子,融入這首廣為流傳的《無題》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