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前香港中西區區議員吳兆康

在地球另一邊「重操故業」

以英國自由民主黨地區議會參選人身份幫助國會參選人Clive Jones拍攝宣傳片。(吳的FB)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4年04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畢拿英國報導)2021年中,吳兆康第一次踏足英國,舉家搬來展開新生活。作為英國「新移民」,環境雖陌生、文化具差異也無阻他實踐小時心願——當議員。他在其居住的雷丁(Reading)西南方的Wokingham,參與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s,簡稱自民黨)地區工作,並準備出戰今年5月的地方選舉。

43歲的民主黨前中西區區議員吳兆康,重操故業,不過是在地球的另一邊。據他所知,現居英國的前香港區議員中,他是唯一尋求參選的人。2月於個人Facebook貼出宣傳地區事務的單張,引來港人關注,並接到很多港人鼓勵,家人亦「很贊成」,知他一向抱打不平,對其於英國延續過往工作,感到欣然。

吳兆康自小在家庭熏陶下關注政治,出席六四紀念活動、遊行等,民主自由價值深植腦海,並享受做義工幫助別人,早已立定心志成為議員。

2015年,吳兆康於半山東選區勝出,當選中西區區議員,與現時流亡澳洲的許智峯,並稱「中西區孖寶」,攜手同行民主路。經歷過2019年反送中運動,同年再獲選連任。到2021年,《港區國安法》陰霾下,掀起民主派區議員辭職潮,吳兆康於同年5月離任。

在雷丁落腳後,吳兆康約兩年前開始參與港人組織,期間接觸、認識市議員、地區工作,去年11月決定加入自民黨,開始於Maiden Erlegh & Whitegates選區「Canvassing」拉票。

說香港故事

該區有校譽頗佳的學校,吸引不少港人家庭落戶。吳兆康說,當地政壇較少華人面孔,居民對他感覺較陌生,他就述說自己的經歷,例如曾經在港擔任區議員。

吳說他接觸的當地人,知道香港有鎮壓、同情港人,支持港人爭取民主,「他們知道很多香港鄰居在這裏,但這些香港鄰居,未必有機會陳述這些事,我可以用我的身位,多些講香港發生的事,讓他們明白鄰居為何會來英」,「香港人今次移民,我形容是『走難』,要令本地居民明白,了解我們」,他亦說,居民因而改變對中國(中共)的印象,增加防範。

「這是漫長的工程,我決心盡量敲多些門,居民會知道哪個議員勤力,關心他們。」這裡情況異於香港,在港常於居民出入街頭「嗌咪」,或到住宅大廈「洗樓」;在英國這個中產為主的寧靜住宅區,吳兆康要逐家逐戶敲門「洗街」,到2月已敲了過千戶的門。除了當區的設施、交通等,選民亦關心政黨人士的價值觀,「一些世界大事、對中國的取態,是否關注人權自由,這亦是我希望同英國本地人多些交流關注點」。

「香港人不可以缺席」

吳兆康分享,他接觸的英國人對港人參政反應正面,他們認為在此生活的港人應該參與不同範疇,當中政治是重要一環。
吳認為港人自身的心態極之重要。他反駁有人認為,港人未必熟悉英國,但大量港人抵英,便有相應比例的代表在各類組織中,「一個民主社會是會包容這些聲音的」。他亦指出,英國人的教育中,宣揚平等、民主、包容,「他們覺得我們香港人在這裏,不應該只是繳稅、工作,香港人應該在這裏參與多一些,包括做義工、參與社區、講自己的意見,成為一個真正的英國人」,令他倍覺「香港人不可以缺席」。

吳表示,如果成為議員,有足夠的資源、身分,與居民、其他議員、及至黨內國會議員,在國會提出港人想問的問題,「即使不是執政黨,亦能監察政府,(就某些事情)一定要表態」。

「有經驗的新人」望助港人融入社區

吳兆康由兩名現任自民黨議員帶領從事地區工作。吳說自己在本地是「有經驗的新人」,認同自己在英國「從BB班開始學起」——兩名議員教導自己與人交談的技巧,如不同的開場白;對方覺得他在香港很有經驗,有見該區新選民大量港人登記(從姓氏估量),相信他會了解港人的想法,吳可發揮作用:「例如現在很多外國人不知道『ni hao』(普通話『你好』)不應該同香港人講,講Hello就可以」。他說,團隊中不同文化的人互相交流,更切合居民所需。

回想當初到達英國,吳兆康參與雷丁的港人組織。他說,在英國接觸到的港人,通常是學童入學、租屋等難題,他參與的組織會安排社工或各行各業的人互相協助。但談及向議會爭取資源,「如何爭取、準則怎樣?如何令議會了解更多香港人的需要,令他們的撥款更到位及更多?」除了請教現任議員,組織成員亦覺得,若議會能有代表取得文件,及反映真正的需要會更好,「我們在很多活動都有談及,我們每個人都盡我們的能力與經驗,在這裏實現我們的初衷,幫香港人、關注香港」,這成為他參選的考慮,並希望將來大力推展香港人融入社區的課程及活動。

除了地區民生問題,他亦關注,有市議會的閉路電視仍然採用中國大陸製造的器材,引發監控疑慮;另外,面對大陸控制的傳媒及社交平台,他希望能夠有資源教育市民分辨資訊;並監察對港人的撥款,是否落入適當的團體手中。

「洗樓」變「洗街」 港式口音侷限不大

吳兆康以往在香港的半山東選區,位於外國人聚集的蘇豪區,那裏亦有不少具投票權的外國人,故他已經習慣用中英雙語與居民溝通,現時亦如既往;英國選區也有多元種族,「我當作是擴大了半山(東)區,半山區可能是一成外國人選民,這裏再多點,都是來自不同國家的一代、二代」。

他又說,雖然自己的英語帶有港式口音,但英國不同人都有不同口音,認為口音並非很大的侷限,雖然要達至某個水平,但「最緊要講話要有自信,自信緊要過口音,是別人對你的印象」,黨友亦評價自己的英語能夠清楚表達意思,令人明白。

吳所屬的自民黨於Wokingham議會中佔多數,義工團隊亦有一定規模。同以往香港的地區工作不同,他們有手機應用程式,記錄曾經接觸哪一戶,故他們得知選區中住戶的大致政治取態、以往交流時得到的意見,「在香港做得沒有這麼厲害,可能因為敲門是很關鍵的一環,在香港我們很多黨車在巡來巡去,在嗌咪,但這裏做不到這麼多此類事情」。

吳兆康指出英國的政黨在地區層面的資源不及香港豐富,例如市議員有自己的辦事處並不普遍,津貼資助甚或更少一點;但是市議會的權力大過香港的區議會,例如可以否決警察的撥款、決定圖書館資源;不同於香港區議員只能提供意見。英國政府亦尊重議會,「同我們以往在中西區(區議會)被警察抬走不同」。

吳兆康覺得,港人在英國應做力所能及的事,堅持初衷,關注、影響香港。他說,他盡量做能力所及的事,「在地球另一邊參選議會,希望為香港人和當地人發聲,希望我們每個人亦能用盡我們可以做到的方法,勿忘初衷,為香港人加油!」◇

吳兆康正在其居住的雷丁西南方的Wokingham,參與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s,簡稱自民黨)的社區工作,準備今年5月的地方選舉。(畢拿/大紀元)
吳兆康在新春期間參與在Milton Keynes舉行的港人新春市集活動。(受訪者提供)
吳兆康在去年11月的和平紀念日,代表Reading UK Stands with Hong Kong及Reading Hongkongers CIC,參與雷丁議會的紀念活動。(受訪者提供)
去年11月,吳兆康參與在雷丁市中心舉行的港人聲援「47人案」的行動。(受訪者提供)

責任編輯:陳彬

 

 

 

評論